明君也迷信:被百姓愛戴的好皇帝,卻不問蒼天問鬼神

李商隱有一句絕句,題目叫做《賈生》,是這樣寫的:“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首詩對封建帝王只關心虛無縹緲的鬼神之事,卻忽視民生之事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歷來為人所傳誦。

明君也迷信:被百姓愛戴的好皇帝,卻不問蒼天問鬼神

漢文帝可以說是歷史上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生活節儉,與民休息,勵精圖治,算是歷史上難得的一位好皇帝。所謂“文景之治”就說的是漢文帝和漢景帝對於國家出現治世做出貢獻的好評。但作為皇帝,難免會有利己之心。對於迷信鬼神這方面,漢文帝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明君也迷信:被百姓愛戴的好皇帝,卻不問蒼天問鬼神

漢文帝前元十五年,趙人新桓評胡編了一通鬼話,說“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彩”,就像一頂帽子一樣,這是大大的“祥瑞”,應當建立祠宇,祭祀上帝,“以和符應”。文帝便在渭陽蓋了一座五帝廟,“一宇之內而設五帝,各依其方帝別為一殿,而門各如帝色”。

明君也迷信:被百姓愛戴的好皇帝,卻不問蒼天問鬼神

這個新桓平到底是何方神聖呢?是漢文帝時期的一個方士,他靠騙術騙取漢文帝的信任。但他的道行比秦始皇時期的徐福可差太多了!漢文帝相信了他的話,建起了五帝廟,這也僅僅是為了江山社稷和後世子孫著想,也不足為道。在此期間新桓平不過是估計重施說了一些小方術來騙取漢文帝的信任罷了。

兩年後,有一天,新桓平說:“京城裡出現一股寶玉氣,必定是有人來獻寶了。”一會兒,果然有人拿著一個玉杯,要獻給皇帝,杯上刻著“人主延壽”四個字!他還胡說什麼“臣候日再中”,說他曾見到太陽已經過了中午,又到轉過來,結果師一天兩個中午。文帝也相信了,這一年按“前元”計算應為前元十七年,還因此而特意改為後元元年,並讓全國各地都大大慶祝了一番。

明君也迷信:被百姓愛戴的好皇帝,卻不問蒼天問鬼神

新桓平又嚐到甜頭,鬼話自然越編越玄。他說“臣望東北汾陰直有金寶氣”,大概是沉沒在泗水中的周鼎要出世了,漢文帝又趕忙在汾陰南蓋了一座廟,準備迎接周鼎。

不過鬼話終究是鬼話。新桓平越發得意之後,當然會引來一些人的妒忌甚至猜測,後來,新桓平的騙局終於被人揭穿了。丞相張蒼和廷尉張釋之暗地裡派人去監視新桓平的行動,還真的查出來了那個在玉杯上刻字的工匠。原來獻給皇帝的那個玉杯,是新桓平製作的,獻杯人也是他事先安排好的。

張蒼和張釋之讓人上書,告發新桓平所說的話沒有一句是實話,有憑有據的罪狀不得不叫漢文帝相信。他仔細地想一想,才從迷夢中醒來,他後悔自己的糊塗,痛恨方士的可惡,他立刻革去新桓平的職位,把他交送廷尉張釋之審問。

新桓平一見張釋之的威嚴,早已嚇得魂飛魄散,一經審問他沒抵賴,把他前後欺詐的經過和盤托出。張釋之判他個大逆不道的重罪,新桓平被捕入獄,隨後滅其三族。

自此,漢文帝便“怠於改正朔服色神明之事”,再也不去五帝廟祭拜了。從此一心治理朝政,愛惜子民,從而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盛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