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尋師

习武寻师

武術之家

關注武術之家,獲取全面的武術知識。

习武寻师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怎麼找師傅?尋訪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鑑別:這個師傅是否有真功夫。如果你有了明察秋毫的江湖眼,師傅來了,你肯定不會失之交臂。

當初,劉雲吉怎麼拜的李存義?就是這樣撞上的。劉雲吉是天津北辰劉快莊人。劉快莊是魚米之鄉,漕運碼頭,村民多以跑船為生。所謂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是碼頭,自然就少不了幫會,有幫會就有爭鬥。

雖然當時這裡是漕幫的地盤,跑船的村民,大都參加了漕幫,但也有很多其他幫派,惦記著往這裡插只腳進去,因此械鬥不斷。在這種環境中,天津北辰劉快莊,絕對可以說是民性彪悍,習武風盛。

又因為是碼頭,南來北往的客商眾多,現代話說是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的地方,各種武術流派的種子,不經意間,撒在了劉快莊這塊武術沃土上。於是,各種流派在劉快莊爭奇鬥豔,發展得枝繁葉茂,因此各種武術在這裡均有傳承,所以,我們常戲稱此地為“拳窩子”。

當年李存義因參加義和團運動,殺了洋人,被清政府通緝,不得已避禍出走,這天一行人,來到了天津北辰劉快莊,又渴又餓。李存義讓他的一個徒弟,到拳房去討口水喝。

劉快莊因練拳的人太多了,夏天可在外面練,冬天河流封凍,跑船的人都上岸了。在外面練拳太冷,流了很多熱汗後被冷風吹,不利於養生,所以集資蓋了間寬敞的大房子,讓人們冬天在室內練拳。

习武寻师

當時武林的規矩是武林同道相互照應,義字當先。來的都是朋友,做地主的,要好吃、好喝、好招待。那個徒弟到了拳房裡面討水喝,結果遇到了一個多事的人。

那個多事的人說吃飯、喝水沒問題,但你要亮亮你的功夫。贏了,你們好吃好喝,贏不了,你們哪裡來,就哪裡去。結果一動手,李存義徒弟被打了。徒弟被打,師傅臉上掛不住了。李存義上來說:“你這功夫不錯啊,你打我試試。”

那人看不起李存義,覺得他其貌不揚,就說你這麼大年紀了,我怕把你打壞了。李存義說無妨,你要是怕打壞我,咱不如這樣,李存義一指兵器架上的白蠟杆說,你用它頂我的肚子,你要是能把我頂動了,我就算輸。

那人還真就去頂,結果一下沒有頂動,兩下沒有頂動,第三下時,李存義丹田一較勁,一下子就把他給崩出去了。李存義說,你們不是人多嗎?一起來。於是拳房裡的人,總共有十來個,都一人拿一根竿子一起頂李存義。

結果李存義一發勁,十多個人倒了一地,這其中就有劉雲吉。劉雲吉機靈,當時一起身就給李存義跪下,納頭便拜,口稱師父,並招呼其他人說,這是師父來了,快磕頭啊。

就這樣,李存義收了劉雲吉,落腳劉快莊。劉快莊不光是李存義,還有薛顛、尚雲祥、孫祿堂都在劉快莊,住過一段時間,李旭洲、張貴良、劉雲吉、門廣興他們的故事,現在依然在鄉野流傳,令人神往。

但現在的武林,真是看不得了,隨便什麼人,就敢自稱大師,開館授徒。原來武林的傳統,可說是喪失殆盡。過去一個練武人,要想成名是很難的。不但成名難,守名更難。

习武寻师

孫祿堂被稱為“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那名望,不是大風颳來的,是經過多少次苦戰,才打出來的。而且練武的人,出門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把一個名人給打了,立刻就名滿武林,揚名立萬了。

李仲軒說武林嘴雜,傳事情快,如果薛顛敗了,一定會轟動京津,這是實情。當時武林的狀況,是成名的武師不但要自己拼命練武,而且還要教出頂門能打的徒弟,應付來訪的武林同道。

另一方面,沒成名的,就拼命練功,憋著一口氣,要揍那些名家來出名。所以,競爭的氣氛很濃,誰也不敢懈怠。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現在的武術圈就別提了,全是打嘴仗的。用天津俏皮話說,這叫狗掀簾子,拿嘴對付。爭論的方面,不外乎誰家的功夫理論高深,誰家的祖師爺功夫高…沒勁。

真正有本事的師傅,第一、自己有功夫,第二、善於教人。鑑別一個師傅,是否是真師傅呢?首先,看其言談話語,接人待物的風格。

與真師傅交談很輕鬆,相互之間距離很近,往往就是談談家常話。與假大師交流,他架子端的比皇帝還要高三級。為什麼?因為他水平不高,如果他不端著點架子,就一下子讓我們看出破綻來了。

其次,看其對武術,是否有自己的見解。很多大師的理論都是一套一套的,但都是抄拳譜的東西,讓他們給你詳細解釋一下,他們就或旁顧左右而言它,或雲山霧罩把你弄得如入五里雲霧。

最後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裡不明白,或者用“大道無問”、“我告訴你,終究還是我的,只有你自己練出來的,才是你的”這樣的官話來搪塞你。

而一個真有功夫的師傅,不會去給你背拳譜,他會把自己練功的經歷和拳譜上理論的東西結合起來,給你一個實實在在,能操作的東西,比如:“沉肩墜肘”,這是每本拳譜上都有的基本要求。

习武寻师

但如何做,才算是達標,自己怎樣才能檢查自己的外形,是否達標呢?拳譜上沒有,但有真功夫的老師,就會告訴你,應該怎麼去練。

第三,假大師講武功,多半玄之又玄,入手煩雜,但學了以後,發現其實什麼都沒有,非常的淺薄。有些大師甚至給你整出什麼“移魂大法”、“六脈神劍”之類的東西,讓你不知道這是武術,還是巫術。

真師傅給你講的入門東西,都是非常實在的,很基礎,甚至讓你看起來,簡直就是平平無齊,無甚可觀處。但練一段時間以後就會發現,這個東西太深了,剛達到這個基礎標準,後面還有新的要求,一梯梯的往上走,越練越覺得自己的功夫不足。

我練武的體會,就是隨著練習武術的深入,自己自然而然的生出謙虛之心,從另一個全新的角度,審視自己,重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位置,一方面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另一方面又認識到自己的潛力,是如此的巨大。

所以說,練武尤其是練內家拳,是改變人氣質的學問,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