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的國畫,趕快看看,因為值得你鑑賞

不用東奔西跑,不用風吹日曬,在家就可以欣賞國畫,難得一見,快請欣賞

難得一見的國畫,趕快看看,因為值得你鑑賞

《麻姑獻壽圖》清 任薰 紙本設色 縱172釐米 橫81.5釐米 江蘇省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藏

據葛洪《神仙傳》,麻姑修於牟州姑餘山,姿容美妙,成仙后居蓬萊仙島。三月三日,王母壽辰,麻姑用靈芝釀酒作壽禮,後來民間多畫此以賀女壽。任薰此畫很有陳洪綬筆意而出新,用工筆重彩繪出,敷色濃郁,頗能表現壽喜之日的熱鬧紛繁的場面。

難得一見的國畫,趕快看看,因為值得你鑑賞

《瑤池霓裳圖》清 任薰 紙本設色 縱243.5釐米 橫122.2釐米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瑤池霓裳圖》畫仙霧繚繞的瑤池盛宴場面。畫中裙裾飄舉若飛的眾仙女吹奏的天籟之音,似乎從畫面傳遞而出,令人心曠神怡、繞樑三日而不絕。雍容華貴的王母娘娘駕綵鳳乘祥雲、徐徐而來,場面很是幽雅熱烈。

難得一見的國畫,趕快看看,因為值得你鑑賞

《烹茶洗硯圖》清 錢慧安 紙本設色 縱62.1釐米 橫59.2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畫在兩株虯曲的松樹下,有傍石而建的水榭,一中年男子倚欄而坐。榭內琴桌上置有茶具、書函,一侍童在水邊滌硯,數條金魚正遊向硯前;另一侍童拿著蒲扇,對小爐扇風烹茶。人物線條尖細挺勁,轉折硬健,師法陳洪綬而不受所圍,其技法已臻純熟,儀容閒雅,設色清淡,為清末海上畫派的風格。這是同治十年(1871),作者三十九歲時,為友人文舟所作的肖像畫。

難得一見的國畫,趕快看看,因為值得你鑑賞

《簪花圖》錢慧安 絹本 設色 縱142釐米 橫80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聳立兩株青松,虯枝盤折,古藤披垂,氣勢非凡。松下湖石峻峭,芍藥盛開。此圖似是取意韓魏公邀客品賞芍藥名品—金帶之軼事。據說“此花開者,城中必出宰相”,後果如此言,品賞此花的人,後皆入相。此畫用筆工整,以錢線描寫衣紋,人物神態各異,均有生意。色彩古雅,韻味高遠。

難得一見的國畫,趕快看看,因為值得你鑑賞

《柳下曉妝圖》清 陳崇光 紙本設色 縱127釐米 橫43.5釐米 南京博物院藏

陳崇光(1838—1896),原名炤,字若木、櫟生,江蘇甘泉(今揚州)人。初為雕花工人,後拜虞蟾為師。山水、花卉、人物俱能,尤擅雙鉤花卉。古人云:“畫人難畫手,畫樹難畫柳”。既要把柳樹的枯枝老幹畫得挺拔多姿,又要保持其婀娜之勢,確屬不易。作為此畫中起點綴和烘托環境作用的柳樹,在陳崇光筆下卻表現得很是從容嫵媚。柳下仕女正專心整理晨妝,其光鮮嬌媚的姿容在柳枝的襯托下,顯得清麗脫俗而動人。

難得一見的國畫,趕快看看,因為值得你鑑賞

《弄璋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07釐米 橫42.8釐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任頤兼善塑像,據說他曾用宜興陶土塑制其父一小全身像,“狀至入神”。他自幼植根於民間藝術之中,又適當吸取了西洋畫的有益成分,畫過人體,對民族傳統藝術理解較深,敢於創新,成為“海派”的主將,被徐悲鴻稱為“仇十洲(仇英)後中國畫家第一人”。此幅《弄璋圖》用方折勁健的筆觸描繪了一種舔犢之情和弄璋之喜。

難得一見的國畫,趕快看看,因為值得你鑑賞

《老子授經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任頤是近代“海派”的代表畫家,除了花鳥、肖像,人物畫的成就很高。《老子授經圖》中老子瘦骨清像,一副仙風道骨的智者模樣。其衣紋勾勒精練,表現了瀟灑飄逸的線條美,除了發揮傳統筆墨人物畫技巧,還適當地吸收西洋人物畫的陰影和明暗,而敷色淡雅,濃墨點睛,神采煥發。

難得一見的國畫,趕快看看,因為值得你鑑賞

《無量壽佛圖》清 虛谷 紙本設色 縱129.9釐米 橫61.1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無量壽佛是淨土宗主佛之一,常與釋迦、樂師二佛並坐,稱為三尊。此圖佛陀盤坐崖前,作說法狀。佛像開相,富於個性,雙目炯炯,顯現睿智與神威。這種以濃麗取勝,重色中求和諧的手法在虛谷以後的作品中比較少見。此畫係為摯友高邕所作。款署“無量壽佛,李盟弟,虛谷寫”。鈐“虛谷書畫”、“三十七峰草堂”諸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