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大亨說起來是一個團體,張嘯林真的不堪嗎,杜月笙真的正面嗎?

上海灘三大亨,民國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用當下的視角看,或許可以這麼說,杜月笙是幫會君子,張嘯林是標準惡棍,黃金榮是資格流氓。

可正像這個問題問的那樣,三大亨是一個整體,怎麼會一個遭萬人唾棄,一個被眾人追捧呢?

上海三大亨說起來是一個團體,張嘯林真的不堪嗎,杜月笙真的正面嗎?

只能這麼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君子和壞蛋也不是一天煉成的。

落到三大亨身上,他們也不是一生都捆綁在一起的,事實上自抗戰開始,他們就各自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杜月笙堅持國人氣節,誓為抗戰出力;黃金榮左右迎合,既不願落水當漢奸,也不太願意為抗戰出力;只有張嘯林落水當漢奸,妄想仗著日本人的勢力能登上上海灘頭號大亨的寶座。

因此,在大節上說杜月笙是正面的沒有任何問題,說黃金榮還算中國人也沒問題,單說張嘯林醜陋不堪則毫無爭議。

而如果在大節之外,再看三大亨,尤其是看杜月笙,完全正面的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能有個四分紅,六分黑就不錯了。

可為什麼不管是當年還是現如今,大傢伙總願意把杜月笙看成是很正面的流氓真君子呢?

第一,杜月笙雖然是混黑道出身,但其人骨子裡確實有君子所願,他中後期從黑道轉型工商金融業,並不完全是為了洗白自己,他是發自內心地想成為一個上流社會的體面人,一個對眾人有價值的君子。

第二,杜月笙不僅很會做人,而且很會做好人,這是他能贏得口碑的關鍵。在當年的民國,幫會人物主動去結交文化名流其實是不多的,唯獨杜月笙好此交道,與其說他是附庸風雅,不如說他是借文化名流來稀釋自己身上的汙漬。

這其實就是會留名。

至於他在上海灘乾的其他好人好事,杜月笙身邊人在回憶中也曾多次說過,杜先生是寧願自己舍財、自己受委屈,也要把事情辦漂亮了,辦出口碑來。

說到這,有一點必須得承認,杜月笙的江湖好口碑,那真真是億萬錢財砸出來的。

第三,杜月笙那些具體的江湖做派太符合當下眾人的口味了,這是因為大傢伙對現實太失望了,對現實中的各色人等太失望了,對自己也太失望了。

所以說,把杜月笙說的很正面,這裡其實隱藏著大傢伙對負面現實不滿的心理。

把大傢伙的這種心理舒緩非上綱上線地說成洗白,說成顛倒黑白,其實大可不必。

最後做個小小的總結,杜月笙這個人很複雜,是個善惡雜糅的多面體,而不是一塊非黑即白的平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