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一般去电影院的小伙伴喜欢看喜剧电影,因为看完内心可以得到放松

其实,喜剧可以分很多种。

像星爷领军的无厘头;

类似《三傻》这样的欢乐温情路线;

又比如伍迪·艾伦老爷子的无敌文艺嘴炮幽默。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而今天要说的,则是——

「黑色幽默」

顾名思义,就是带有点暗黑的搞笑。

往往暗含讽刺,揭露现实。

这个概念最先来自于文学创作,以平静去应对荒诞,将残酷和柔情并列,然后化学反应出一种五味杂陈的喜感

而这种喜感过后,留下的却可能是悲伤的余味。

而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给人就是这种感受——

《荒城记》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这部片子并非什么大制作,也没有所谓的名导演加身,也没有什么大牌明星,投资才1000万。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部小片,却值得细细品味,因为它不仅质量过硬,而且还有一定的深度。

它或许会成为五月院线最大的一份惊喜。

因为这部影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讲述了一个非常荒唐的故事。

荒唐到可笑的程度,却在笑过以后,会让人禁不住冷汗直冒……

民国24年(1935年),山西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小村。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没风波,不战乱,但是唯一困扰他们的就是吃。不。上。饭。

农民吃饭完全靠天。连年旱灾让村民颗粒无收,只能一边悠闲的坐着,一边等着救济粮的出现。

这救济粮完全粘了保长女儿的光,因为他的女儿嫁给了县长家,每月县长家会按时给保长交救济粮,唯独这一次,让保长左等右等,都没等来粮食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他当初嫁去县长家的女儿找上门,告诉他国民政府正在开展所谓的"新文化生活运动",只要顺应号召建一个"礼义廉耻堂",不但能得更多救济粮,还能得到三十万大洋。

可坏就坏在——不识字又讲方言的保长,把"礼义廉耻堂"空耳成了"李忆莲祠堂"……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这李忆莲又是何许人也,她是早几年被拐进李庄,嫁为人妇的女子。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后来她丈夫去世,便成了寡妇。

但是她却长得非常好看,连村里上了年纪的男人都要多看他几回。

但是让保长陷入沉思的是,祠堂是供祖宗的啊!

她李忆莲哪根葱,凭啥要供她?

按照祖宗家法,妇道人家禁止入祠堂,活人都不行。

那这个外姓,还是个寡妇,为啥被点名跟祖宗们平起平坐?

整个村委会,都百思不得其解。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这祠堂要造吧,虽说有钱可拿,但又坏了祖宗世代沿袭下来的老规矩;不造吧,村库房里的粮食总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后来他们一致推断 上头给她建祠堂,是为了纪念其忠贞不渝,守身如玉。

至于"给活人建祠堂不合规矩"的问题,谁在乎呢?只要拿到三十万大洋是最重要的。

一行人商量一番,很快就敲定钱款,找算命的找好堂址,筹备起建祠堂的项目了。

可如此"运筹帷幄",却唯独算漏算一件事——

李忆莲本人的意愿。

一旦建祠堂,她下半辈子都得守着活寡,不能改嫁,更不能生养。

全村都知道寡妇李忆莲,老早就有了相好,且准备成亲。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但是却被祠堂的事,断送了李忆莲的后半辈子,

这哪能妥协,但是身为小人物的李忆莲反抗,挣扎都无效,成为全村的盘中菜。

但是全村都鼓掌叫好,唯有一个人不服。

林硭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光棍汉一条,一直憋着想娶李寡妇。

跟村民们不同,林硭从不凑"救济粮"的热闹,从来靠打猎独自营生。

与那帮跪着等饭的男人不同,他有枪。

有了枪,才有了反抗的资本。

但是也正是因为枪,让他失去了"良民"的身份,李忆莲也被无知的村民烧死了,留下的村民可悲又可笑。

《荒城纪》以黑色喜剧的手法讲述了一则现实主义的时代寓言。影片主题凝重悲情,风格上却不乏荒诞讽刺意味。

尽管在叙事节奏上还略显有些拖沓,摄影、剪辑风格上还残留着些许广告的痕迹,但导演的首部院线电影能达到如此水准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摄影、美术、音乐等各方面的创作团队大都还是刚刚毕业的年轻人。

一部让你看到人性深处的电影,结局太讽刺

总而言之,在好莱坞大片云集的这个五月里,名不见经传的《荒城纪》,绝对是这些国产影片里一个令人惊喜的存在,对此我很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