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前期、商鞅變法前的秦國是戰國七雄里最弱的國家嗎?

卜坤波

商鞅變法之前,秦國確實是各諸候國中最弱的一個國家,自秦穆公稱霸諸候後,四代君主都無所作為國力日漸衰落,到秦獻公即位時雖然有奮發圖強的大志,然而鄰居魏國已經因為變法而變得非常強大,繼而吞併秦國的河西之地、崤山、函谷關地大片土地的同時,中原各國不與秦國會盟,把秦人視作蠻夷,真可謂處於內外交困搖搖欲墜的危機之中。

秦孝公剛即位,山東六國正是最強盛的時候,各國君主都是有為的君主,齊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韓昭候、趙成候都在位,秦國此時雖坐擁大片西部土地,但終究屬於蠻荒之地,因四代君主亂政的原因,連中原三等諸候國的經濟實力都沒有,與山東各富強諸候比根本就是個不入流的卑賤國家。

首先是河西、崤山、函谷關因少梁之戰被迫割予魏國,割讓重要門戶地域之後,秦國的門戶洞開無險可依完全暴露在魏國的虎視眈眈之下,隨時有亡國的危機。

其次是國內因多年戰事國家經濟嚴重衰退積貧積弱。秦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尚武之風由來已久,長期與戎狄人為伴過著刀口舔血粗衣簡食的生活,雖然佔據關中大片肥沃的土地,但是不事農耕;雖在擁渭水,但是不事漁鹽運槽,加之秦獻公在位二十三年,年年有戰,動則十數萬軍隊作戰,以至本來家底不厚的秦國在經濟上嚴重落後於其它諸候國。秦孝公即位時的秦人已經到了食不裹腹的地步了。

秦孝公即位之初因為秦獻公年年發動對外戰爭的原故,秦國正處於內外交困的局面,可以說秦孝公接手的是一個五代不得安寧的秦國,一個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秦諸候國。在《史記.秦本紀》中記載道:“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奪我先君河西地,諸候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短短數言,可謂道盡一個窮困國家的辛酸。


海馬叔叔說史事兒

首先絕不能說弱,但商鞅變法前,秦國的麻煩,比弱還要可怕:內部最亂,捱揍最多。

以國力發展說,春秋戰國列強裡,秦國的起步十分晚,但在秦穆公時代就已經十分高光,連續在西部吞疆並土,還胖揍過晉國,標準大國一枚。

而且千萬別以為,秦國這段強盛是曇花一現,典型向戎弭兵事件,晉國和楚國兩大豪強罷兵平分霸權,列國都要向兩強納貢稱臣,秦國和齊國一樣,可以只結盟不朝貢,可見大國地位。

甚至到了春秋戰國之交,著名的吳國伐楚戰爭,兵聖孫武摔打出的彪悍吳軍,把老霸主楚國的國都都摧枯拉朽端掉,眼看就要把楚國整個吞掉,卻是秦哀公猛然出手,一頓痛毆把囂張吳國毆跑,手把手幫楚國復了國。否則戰國曆史,必然改寫!

這時候的秦國,依然是相當牛氣的。

但當歷史進入春秋戰國之交時,秦國卻是結結實實,一度被其他列國甩開了。

秦國並非底蘊厚重的傳統奴隸制國家,周平王年代才做了諸侯,雖然建了諸侯國,卻還是部族習氣,早期連卿大夫分封制都沒有,農業更是極弱,距離一個標準奴隸制政權都差距明顯,一直到秦穆公啟用百里奚改革,才算一下跨越式發展,迅速崛起為強國!

可等著秦國好不容易穩定下奴隸制制度,時代又變了,春秋戰國之交,又是列國向封建社會的轉型期,所以看上去國土大實力強的秦國,新時代下又趕不上步子,進入戰國年代,就是步履蹣跚。

有多步履蹣跚?可以說是之前“跨越奴隸社會”的遺留病大爆發:由於政治制度落後,貴族實力強大,國君都沒太多話語權,比如從秦出子,秦獻公,秦孝公這三代,基本都是內部血流成河,貴族間你爭我殺,捧著個國君上臺,長期內耗不斷。

同時越來越大的,就是秦國的經濟文化,春秋年代的秦國,本身畜牧業就比重大,農耕能力早就弱,進入戰國年代,各國的農耕水平都井噴,秦國這邊還不趕趟,商鞅進秦國時,秦國五分之三的土地都沒開發,文化更是可以想象,本身就落後,沒幾個文化人。關東地區已經是諸子百家萌芽發展,秦國這邊還是荒漠,不信看諸子百家領軍人,可有一個秦國人?

高層掐,經濟差,文化低,人口少,只剩個大國空架子撐著,這就是商鞅到來前的秦國。這就是內部最亂。

如果這樣一個國家,能遠離戰火核心區域,倒也顯不出落後。為什麼大家都覺得他落後?因為秦國在戰國早期,捱揍次數最多,被東邊的鄰居,正霸道崛起的魏國胖揍。

當時的魏國,經過魏文侯改革,然後幾代實力膨脹,膨脹了就要吞疆並土,最方便下手的,就是西邊又大又弱的秦國,早年魏國強大時,好些魏國名流,都是拿著揍秦國來刷軍功,最典型的是吳起,當年他為魏國鎮守西河,首創魏武卒制度,然後摁住秦國就暴打,二十七年裡竟無一敗績,甚至還有個五萬大軍血虐秦國五十萬軍隊的壯舉,這位戰神的不敗美名,基本就是拿秦國踮腳。

踮腳的後果,當然不止捱揍現眼,秦國的西河土地,大片被魏國併吞,而且照這個趨勢下去,如果秦國繼續不爭氣,被魏國吞併,或者被韓趙魏當菜分了,那是早晚的事。幸運的是,秦國醒悟的不晚,於是,有了商鞅變法!

也正是因為秦國在商鞅變法前的慘樣,使得商鞅變法以及商鞅本人,都在後世得到了極高的推崇,但如果再看秦國的條件,就不難發現,雖然秦國各種落後,但對於後來的震撼變革說,秦國的好些優勢,也是不可複製的。

首先一個優勢,正是秦國本身的落後,因為奴隸制都是一步到位,所以奴隸貴族守舊勢力,本身就要比中原列國弱的多。典型商鞅變法裡的頭炮:廢除世爵世祿制,對比下就知道,放在有著悠久勳位和世代傳承,力量話語權極大的齊楚貴族那裡,必然要難的多,吳起被亂箭射死的結局就已經印證。商鞅強力變法,固然也付出生命代價,但秦國的令行禁止,也只有在一個奴隸制阻力相對弱的國家,才能更完美實現。

更重要優勢,就是借了當時的科技革命東風,事實上戰國年代,不止是分裂到統一,更是中國乃至人類古代史上重要的科技革命時代,中國各種科學如井噴一樣,新型生產科技大量應用,農耕產業突飛猛進,這場產業革命對歷史的價值,可參考近代工業革命。

而這場崛起,其實它的意義也很現實,一個國家,底子薄基礎弱文化素質低是客觀的,但能否以果斷眼光堅決態度,走最適合自己的路,才是自強關鍵。這個意義,永遠不是過去式!


我們愛歷史

商鞅變法前,秦國並不弱,只是魏國太強,擋住秦國東進步伐。

歷史上秦國一統天下的時間非常長,從秦獻公後期算起,大概用了一百四十多年。

秦始皇在十年內滅六國圓滿完成一統,那麼秦統一的起點又在哪裡呢,很多人會說商鞅變法。可變法是個不斷推進的過程,如果要以一個具體的時間點來做標記的話,就是商鞅變法前,秦魏之間的石門之戰。

秦獻公曾經承諾魏武侯,如果魏國幫助自己奪位成功,在魏武侯有生之年,將不加兵魏國,作為魏國護送自己回國奪位的回報。

公元前370年,秦獻公五十四歲,這個承諾生效了十五年。這一年魏武侯終於過世,秦獻公的這個諾言,自然就不必再堅守,秦軍東進只是時間問題了。

魏國經過近一年的內鬥,最終由魏罃即位,是為魏惠王。魏惠王之所以不稱為魏惠侯,只因其幾十年後稱王,級別提高了。

魏惠王即位之後,用年輕的太子魏痤來負責河西和河東的防務。

魏國曆來有太子擔任軍中要職的傳統,魏武侯為太子時曾親自攻打秦國河西,也曾作為監軍攻滅中山國。魏惠王的太子魏痤也擔綱重任,負責魏國整個西部的防禦,半壁江山交到他手中。

那麼太子魏痤的能力如何,與秦獻公能否收復河西,就密切相關了。魏痤其實能力不俗,軍事才華也相當了得,這在後面的戰爭中將會得到體現。

公元前366年,秦獻公令秦軍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這是秦獻公即位二十年來首次對魏國用兵,進攻的地點是魏國河西南部的重鎮陰晉。

此時魏惠王已經決定遷都東部大梁,並且開始了人員和物資的轉移。在魏國西部,魏痤坐鎮河東安邑,河西太守龍賈則負責在第一線對抗秦軍。

秦軍這次統領的大將是庶長章蟜,他是秦獻公喜愛的一員猛將,身體素質出眾,作戰勇猛,善於領兵突襲。

章蟜統領的秦軍到達魏國陰晉附近,陰晉守軍也不甘示弱,他們出城與秦軍大戰一場。

兩軍對壘,秦軍有人數優勢,魏軍則裝備精良,魏武卒更是個個身懷絕技。

不過要論秦魏兩軍最大的差異,在於心理層面,魏國對秦國有著巨大的心理優勢。秦軍雖然多是慷慨激昂的勇士,但對魏軍的幾十年不勝,多少有些恐魏症。

秦軍的猛將章蟜身披銅甲,掄動鐵刀,跨戰馬左馳右突,舞動如飛,奮力搏殺。有什麼比一個大將身先士卒更能鼓舞士氣呢,秦軍將士見堂堂庶長如此,哪個還不力戰到底。(這時候還沒有軍功爵位制,秦軍作戰的積極性不算太高)

這場戰爭秦軍憑藉絕對的人數優勢和主將的生猛取勝,魏軍敗退之後,躲在陰晉城內不再出戰,龍賈則坐鎮少梁,令所有城邑的守軍堅守不出。

陰晉的小規模戰爭,讓魏國河西太守龍賈和秦獻公都悟出了一些道理。

龍賈從這次交戰中得出秦國軍力不可小覷的結論,魏軍最佳的防禦方式就是據城堅守,料想秦軍辦法也不多。

秦獻公則感受到魏軍的強勁實力,雖然以優勢兵力迫使魏軍回城,但秦軍要收復整個河西,談何容易。

此後龍賈在魏國河西繼續高築牆廣屯糧,一副要與秦國打持久戰、防禦戰的樣子。秦獻公如果按部就班,領兵去攻打河西的城邑,恐怕事倍功半,難以達到目的。

我們決不能忽略的一點,秦獻公在魏國呆了三十年,對魏國的戰略佈局瞭如指掌,在秦獻公看來,魏國的局勢大致是這樣的:

魏國在太行山以西,有河東郡、河西郡、上郡、上洛之地三郡一地。上郡和上洛之地多是山地和高原,人口稀少,除了戰略意義,兵力少得可以忽略不計。

河西郡,這裡的守軍約為十萬,是魏國與秦國接壤的一個郡,也應該是秦國反擊魏國的首選之地。

河東郡,是魏國都城安邑所在,人口眾多,雖然魏國已經開始遷都,但守軍超過十萬。魏國河東郡的守軍,會隨時增援河西郡,秦軍若攻打河西,必須提防河東來增援的魏軍。

河西河東以前是分屬不同的太守,如今全都納入太子魏痤的掌控範圍,調兵遣將互相支援方面得以加強。

另外魏國還有一支中央軍,用來攻城拔寨。但魏國中央軍應該更多地在太行山以東進行擴張,秦國如果能對魏國速戰速決,這支中央軍是來不及跨越太行山支援西部的。

魏國中央軍的戰鬥方向,與魏國的遷都計劃有關。此時魏國已經開始遷都到東部的大梁,在東部進行一番擴張,拓寬大梁附近的疆域,是必然的選擇。

由於趙國已經將都城從西部的晉陽遷到了東部的邯鄲,韓國從西部的平陽遷到了東部的新鄭(滅鄭國之後),魏國遷都的意願自然迫切。

遷都是個長期的過程,魏惠王即位之後,就開始了遷都的動作。魏國新都大梁是新建的城邑,魏惠王遷都的先行部隊,已經開始對魏國都城的一番打造,並進行前期物資的轉移,相信用不了幾年,就能完成一座戰國史上最大的城市搬遷工作。

由於魏國的中央軍幾乎全部在東部進行擴張,秦國在魏國西部要對付的,就是河西的十萬守軍,以及河東隨時可能增援的數萬大軍。

情況明瞭,以絕對軍力而言,秦軍的人數比魏軍多,但是在龍賈的防禦體系面前,即使是魏軍的兩倍兵力,也很難奪回河西。

孫子兵法早就說了,五倍以上的兵力,攻城時攻方才與守方的軍力持平。秦軍並沒有那麼多的兵力,那麼到底如何來破解龍賈的鐵桶陣呢。

洛水西岸,晴空萬里,河面上沒有一絲霧氣,秦獻公率一干大將,遙望對岸河西,魏國沿河修築的長城清楚可見,就連城牆上飄揚的魏國旗幟都是那麼顯眼。

秦獻公自言自語道:“魏人奪我河西,五十餘載矣。今魏國遷都大梁,西部空虛,正是我收復河西的好機會。”

身後一個粗獷的聲音附和道:“君上所言及是,我等老秦人皆憋足了勁,就等君上一聲令下,收復河西!”

不用回頭,秦獻公就知道這是庶長章蟜,這位猛將確實憋了很多年,前番與魏軍在陰晉一場小戰,庶長章蟜根本沒過足癮,他急迫地想大戰一場,一掃心中多年的壓抑。(因秦獻公即位後二十年不對魏國用兵)

秦獻公面向前方,問道:“章蟜,戰船造的如何了?”

章蟜高聲回答:“報君上,再有一個月,可全部造好。”

秦獻公道“再給你三個月,造同等數量的木筏!”

“喏!”章蟜叫道,秦軍要加倍規模渡河作戰,這位戰將很興奮。

不過章蟜猜錯了,秦獻公要造雙倍戰船,目的不是讓雙倍的秦軍渡河,而是要渡過兩條河:洛水和黃河。

渡過洛水,就是魏國佔領的河西。秦軍最合情合理的一個做法,就是渡過洛水去收回河西之地。

然而對魏國瞭如指掌的秦獻公,不打算這麼做,他計劃渡過洛水到達河西之後,繼續向東渡過黃河,攻擊魏國的河東!

攻擊河東!越過魏國佔領的河西攻擊河東!想法夠大膽,細細思量起來,其實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妙招。

由於魏國重兵佈防河西,又堅守不戰,秦軍難以在河西發揮。攻擊河東,表面上有被魏軍切斷歸路的可能,但秦軍有絕對的人數優勢,只要集中兵力,趕在糧草用盡之前退回秦國,並不懼怕河西的守軍切斷歸路。

圖-石門之戰

公元前364年,秦軍隆隆開動,庶長章蟜統領八萬大軍,渡過洛水和黃河,進入河東境內。

這是自春秋以來,近三百年秦軍首次進入河東,雖然河西尚未收復,也足以令所有秦軍的將士情緒高漲。

渡河之後,秦軍的目的並不是要攻城拔寨,在沒有充足的糧草和攻城設備的情況下,攻城絕對是下下策。(即便攻克了城邑,也難以守住這些飛地)秦軍此番行動,目的就是打擊魏軍,以挫魏軍的士氣。

秦軍進入河東之後,並沒有一路向魏國都城安邑進發,而是沿著中條山脈向東,一路尋找可以伏擊的地點。

河東的地形,除了中部有些丘陵,幾乎是一馬平川,不適合伏擊。而南部的中條山脈,則有許多可以設伏的地點。

庶長章蟜最終選擇了在中條山中段的石門山設伏,石門山(山西運城石門山森林公園)風景秀美,誰曾想到戰國時期這裡曾經發生一場大戰,失敗一方的傷亡人數刷新了當時的記錄。

面對秦軍的攻勢,魏國太子魏痤並沒有調動河西守軍來支援,而是發動河東守軍進行迎擊。魏痤的對策是,你打哪裡,我就用哪裡的守軍對付。

太子魏痤不調動河西守軍,也是擔心秦國還有第二支軍隊會乘虛而入,調動河東守軍去迎敵,並無明顯不當之處。

前往迎戰秦軍的河東魏軍,人數約為六萬,比秦軍的八萬略少,但魏軍中有相當數量的魏武卒,其單兵作戰能力突出,魏軍的整體軍力並不亞於秦軍。

石門大戰就這樣打響,戰前誰也沒料到,這是一場可載入戰國史冊的大戰。

魏軍坐擁主場之利,多少有些輕敵,這也難怪,魏軍多少年沒有在本土作戰了,此前多是魏軍攻入他國領土的侵略戰。

長期鎮守河東的魏軍,心態高高在上,並未把秦軍放在眼裡,何曾想到遠道而來的秦軍,會在深入魏國本土的地方設伏。

所謂驕兵必敗,在石門這裡,又印證了一次。石門伏擊戰的過程非常慘烈,章蟜將秦軍分為多個編隊,對魏軍進行層層圍困。

秦軍石門伏擊戰,將六萬魏軍全部斬首,創造了單次戰役斬首人數最多的記錄。秦軍後來一直不斷在刷新這個記錄,奪取河西的雕陰之戰斬首八萬,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鄢郢之戰斬首三十餘萬萬,長平之戰斬首四十五萬。

石門之戰大勝,秦軍主帥章蟜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按照戰前計劃,撤出魏國。

石門大戰是秦軍東進的一次標誌性勝利,此後秦軍東進的步伐,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直到秦始皇統一東方六國。

秦軍在統一的過程中,不斷刷新著斬首的記錄:

公元前363年,石門之戰第二年,秦獻公又派庶長國攻入河西,這一次目標是河西重鎮少梁。

魏國河西太守龍賈坐鎮少梁城,他令守軍堅守不出,這場戰爭打得很艱苦,進展不大,只能算是平局收場。

此時魏國與趙國發生了領土糾紛,魏國的河東郡與趙國的太原郡相鄰,雙方就處於分界線上的領土產生了分歧。當秦軍圍攻魏國少梁的時候,魏國太子魏痤正領著另一支魏軍,在河東與趙國進行鏖戰。

公元前362年,也就是秦國攻打少梁的第二年,魏國打贏了魏趙戰爭,俘獲了趙國大將樂祚。

魏國在損失六萬人之後,在西線同時與秦國和趙國作戰,竟然一平一勝,可見魏軍半個多世紀累積的軍事實力,並未因石門大戰的失敗而大幅下滑。

魏國太子魏痤攜新勝趙軍之餘威,拒絕了魏惠王的賞賜,馬不停蹄領兵殺到河西,要一鼓作氣與秦軍決戰。

這一次魏痤又犯下輕敵的毛病,在未與龍賈溝通的情況下冒進,在少梁城不遠處被秦軍伏擊。為秦軍立下大功的是庶長國,秦軍不但取勝,還虜獲魏國太子魏痤,令魏惠王傷心不已。

到此時秦國東進的過程,要告一小小段落。因為一代雄主秦獻公,在這一年去世。


地圖帝

商鞅變法前的秦國並不是七國裡面最弱的國家,自烽火戲諸侯秦兵勤王后,秦不但爵位變成伯,而且受命收回領土,所收回的領土歸秦所有,從此秦崛起!!秦位於中原西邊,是中原諸侯眼中的蠻夷,其地緣政治卻是極其優越,怎麼說呢,秦當時的地緣政治就好像是19世紀的沙俄,後方都是落後無威脅,並且可以開荒發展的廣闊土地,只需要面對一個方向的威脅就可以了,所以,無論秦國和沙俄落後其他國家多少,他們最後都因為資源和地緣優勢崛起了!!!!!秦自春秋以來從來都不是弱國,春秋有五霸(哪五霸有分歧),其中晉文公最出名,晉也是春秋時期長期的強國,可是秦一直和晉分庭抗禮,秦穆公是一點都不輸於晉文公的存在。後來三家分晉,戰國始於此,強大的晉分裂成趙魏韓三國,能與秦相掙的只剩下楚一個對手了!戰國時期,中原各國互相征伐國力持續消耗,秦偏居西邊,穩定發展,不知覺間,秦的國力已超越中原各國,秦以函谷關為依託,可攻可守,不斷擊敗接壤的韓國,趙國,楚國,這樣一來六國慌了,急忙組成六國聯軍阻擊秦國,秦國是給六國擊敗退兵了,可是六國卻於函谷關外徘徊不敢再進一步,可見秦國的強大!!之後秦孝公用商鞅變法,政令通行,獎罰分明,鼓勵耕戰!使秦的國力更加強大,再後來呂不偉建鄭國渠,八百里秦川成沃土,有商鞅變法做軟件,有鄭國渠澆灌的八百里秦川做硬件,秦統一天下那是必然!秦從來沒有弱過,秦從來都是隻有他侵略別人沒有人能侵略他,東周列國志我看了十多遍,最大的敗仗還是秦穆公時期,百里溪的兒子孟明視出兵擊晉遇埋伏大敗,不過後來卻報了仇,擊敗強大的晉國成為一霸!


愛歷史的豬

我認為商鞅變法之前的秦國是七雄裡最弱的。

商鞅變法之前,魏國對秦國持續進行打擊,已經牢牢佔據河西之地,兵峰直指咸陽。

下圖為戰國前期地圖

秦國已經幾乎面臨滅國的處境。從人口上說,秦國這個時候還沒有佔據巴蜀,又失去了河西,人口頂多200萬。有人可能會奇怪,200萬人口怎麼能夠組織起50萬大軍和魏國開戰。這就要簡單介紹一下秦國的兵制。

秦國作為靠戰爭起家的軍事國家,實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壯男、壯女和老弱都要拿起武器參加戰鬥。所以,200萬人口,召集50萬人打仗還是沒問題的。可惜,這種兵制欺負一下週邊蠻族還可以,遇見精銳的魏武卒就只能被虐了。

在戰國前期,國力和秦國差不多的還有兩個國家:處在中原附近的韓國和靠近匈奴人的燕國。商鞅變法之前,韓國剛剛經歷申不害變法,並且成功吞併鄭國,讓韓國國力大增,已經超過了當時的秦國。

燕國處於北方,遠離周邊強國和是非之地中原,讓他能夠長期享受難得的和平,只要自己不折騰,國力並不會有折損。所以,燕國比被魏國打得不要不要的秦國也要強一些。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戰國前期最弱的國家秦國,由於被魏國欺負的太狠了,變革之心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烈。一旦找到強國的方法就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死也不會放手。這也是商鞅之法能夠一直在秦國執行的重要原因,秦國的統治階級不想再回到過去了。

完!


歷史風暴

戰果前期,秦國應該算是七雄裡排名比較倒數的。很多人都在扯秦穆公時期什麼的。秦穆公時期那也是春秋時代啊,離戰國初期遠的很呢。

秦國在春秋時期可以算是比較厲害的強國,但是這個強國只能算是地區強國。對比就像今天的中國一樣,雖然有實力,但是上面總有一個美國壓著。而春秋時期真正稱霸時間最長的是晉國,晉國才是整個春秋時期真正的霸主。楚國雖然實力強勁,經常跟晉國掰掰腕子,但是其實也就和現在的俄羅斯一樣,不好惹,但是國力上還是不如人家的。

而秦國和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算是異類。因為其他大部分國家都是中原文化圈,其實應該叫中原朋友圈。秦國雖然也算是中原朋友圈裡的,但是秦國地處西陲,中原國家都把秦國當邊遠國家,不怎麼愛帶著秦國玩。而楚國更是自己獨立出華夏系統,自稱蠻夷。你們不帶爺玩,爺還不跟你們玩了,爺自己玩。

所以長久以來,秦國等於是被中原其他國家排斥的。不光經濟排斥,甚至有文化的人都不跑去秦國。導致秦國的人才稀少,發展自然緩慢。注意,這裡說的是秦國大部分時候,不是特指秦穆公時代。秦穆公時代確實發展的還不錯。

而且秦國在戰國初期,內亂不斷。國家內部政治非常不穩定,幾十年時間不但沒有發展,反而國力還出現了倒退。到了秦獻公繼位的時候,秦國其實已經是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雖然秦國人從來都不是好惹的,但是國力在那放著。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持,秦國人的血氣就這樣一點點的消磨殆盡。

秦國人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特性,就是自國君到平民都非常的團結,而且韌勁非常的足。

秦獻公在位十幾二十年,打了十幾二十年的仗。可以說簡直就是窮兵黷武,但是秦國的百姓卻沒有人造反,都願意跟著秦獻公一起血染沙場。因為秦獻公帶著他們打仗是為了秦國,大家擰成一股勁兒,再苦再難也咬牙堅持。所以秦國從來不缺勤勞刻苦的人民,現在缺的就是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讓這些勤勞刻苦的人走對道路。

秦國雖然國力較弱,但是當時還真沒人輕易去招惹秦國。因為秦國人真的不好惹,窮橫窮橫的。秦獻公用一生的戰鬥讓整個天下都看到了秦國人的不好惹,也徹底打出了秦國的威風。

所以當時如果論國力,秦國絕對的弱國。但是論軍力卻不算弱,因為秦軍很能打。秦國本來就是周王朝放在西邊擋住戎荻的,幾百年來鎮守邊界的秦國打仗簡直就和吃飯一樣。這也就給秦國打造了一直強大的軍隊。

很多人覺得商鞅變法試秦國富強。其實商鞅變法只能算是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司馬錯征討巴蜀。商鞅變法改變了秦國的政治制度,讓秦國在政治制度上領先其他國家,而司馬錯征討巴蜀,給了秦國將來統一天下的經濟基礎。正是因為巴蜀的糧食,才能讓秦國能夠養活那麼多的軍隊。

所以等到了秦昭王的時候,秦國的國力已經強大的不要不要的了。


渭郃

如題,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自戰國七雄當中,可以說是綜合實力最弱的國家了。這一點體現在了很多的方面,也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的。

首先,秦國相較之於“戰國七雄”中的其他國家來說,可以說是歷史淺薄,並且在當時一直被其他的國家所鄙視。要知道,齊國、燕國早在春秋時期就建國封邦了,而韓、趙、魏三國更是建立在春秋五霸的晉國的基礎上,楚國雖然地處南邊,但是也有著較悠久的歷史。這麼一比較,秦國比這些老牌國家建國要晚了整整三個多世紀。公元前9世紀末的時候,當時還只能算是個部落的秦族首領非子因為養馬養得好,所以被當時的周孝王給了封地,在甘肅東南渭河上游一帶。就是這個地域,也是之後其他國家鄙棄秦國的緣由之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於烽火戲諸侯,當時的秦襄公護送周平王到洛邑,東周建立,周平王這才給了秦諸侯國的地位。由此可見,秦國不僅本族歷史,即便是封地上相較於其他的歷史悠久的老牌國家都少了很多。當然,可以說歷史短暫並不是國家弱小的原因,但是人才少,世家大族少,財富少的原因。

其次,秦國的封地一直在西北邊陲。在當時秦國不僅僅受到西邊少數民族西戎的侵擾,更加因為地域限制以及人才稀缺,所以被其他的國家看做是蠻夷之國。秦國也的確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禮儀制度上缺少傳統,比中原地區要落後兩三百年。這在現在看來似乎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用歷史的眼光來看,這在當時的確是妨礙國家成長為大國的重要原因。沒有經濟基礎、文化基礎、政治基礎,秦國顯然也是認識到了這一點,要不然也不會在之後那麼的求賢若渴。

此外,如果真的把當時的秦國看做是一無是處的話,那麼也是不恰當的。雖然軟實力上欠缺頗多,經濟上也比較落後,但是常年跟西戎打交道,秦國可以說也是發展成了一個能征善戰的國家,民風開發,全民尚武。因此,在知人善任的秦穆公上臺時,秦國通過外交和軍事,不僅多次大敗晉國,奪取了河西之地,還打敗了西戎。

因此,秦國的確起點低,但是並不妨礙之後成就偉業。


國家人文歷史


秦國的老祖宗是叫非子的首領,因為養馬養的好,而被周天子封為卿大夫,獲得了封地.但當時沒資格稱為國!後來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但爵位只是比較低的伯爵,但好歹也算個諸侯。雖然周平王劃了封地給秦國,不過給的確是空頭支票,因為那些地方唄西戎佔著,秦國只能去搶,可以說秦國國土是一拳一腳打出來的,逐漸有了獨霸西戎的局面。

不過那個時候秦國相比齊、楚等大國是真心不行,實力差得遠。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它是一個比較不顯眼的國家。後來秦國內亂了好幾代,內鬥嚴重,王權威懾不大,秦獻公上位後又把國力打得更奔潰了,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

到了秦獻公、孝公的時代,曾據土千里霸西戎的秦國已經慘到只剩下幾百裡地,而且長期被秦國壓制的羌、戎各部也開始反彈,蠢蠢欲動。秦國因為國君英明尚能勉強維持自保,如果後世出現哪怕一個昏君,滅國恐怕在所難免。這種憂患也是商鞅變法能夠順利推行的最主要的政治基礎。


當時東方六國也視秦國為蠻夷,一直不斷打壓。魏霸西河的時代,秦國軍事上一直被魏國壓著打。文化上,魏國大量招募文人儒士到西河之地,對秦國實行文化滲透。政治上三晉極力鼓吹“秦乃西戎”的論調,在諸侯之間孤立秦國。可以說,沒有商鞅變法,秦國滅亡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寂寞的紅酒

不止是弱那麼簡單,穆公打下了秦國戰國七雄之一後,長期以來並不具備七霸之一的實力。

商鞅變法之前,山東六國談起秦國,無不是以落後蠻夷之地稱呼。在他們眼裡,秦人與他們六國不在一個檔次,所以才有孝公求賢令說”天下卑秦”。

長期戰爭處於捱打局面,國內政治混亂不堪,民不聊生,文化教育不興。一個破敗不堪的樣子,可以說除了糾糾老秦人的錚錚骨氣之外,可以說真的是一窮二白了。


看點兒歷史

兩千七百年前,西北邊陲小國的秦國飽受六國摧殘,已在滅火邊緣。秦獻公身死戰場,那時年紀輕輕仲公子渠梁為難時刻繼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國夾攻下苟延殘喘。發誓,變法崛起。秦孝公渠梁廣招天下賢能之士,天不亡秦。曾在魏國不得志商鞅輾轉來到秦國。並憑藉一身才學,和對天下局勢清醒認識。而得到秦孝公重用(千里馬需遇伯樂)。儘管商鞅最後結局五馬分屍,但此生遇明主,遇知己,證明自己施展一生的抱負,死而無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