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摸金校尉”吗?

历史上真的有“摸金校尉”吗?

盗墓小说当中,“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是人们熟悉的两种盗墓贼,而且并非臆想。历史上真的有两只官方盗墓团伙,一支叫摸金,一支叫发丘,都是由曹操组建用以盗墓敛财补贴军用的队伍。

但小说作者早已表示,虽然这两支队伍都曾存在过,但存在时间仅有短短几十年。并未有严明的盗墓纪律,而盗墓手法也都是小说作者的文学创作。但是曹操盗墓,确有其事,而且盗过许多王陵,总之战争中没到一处,除了居民受难之外,路过的陵墓几乎也难以幸免。

《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中有如下记载:‘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曹操为筹集军饷,选择了一条获取财富的捷径——盗墓,在军中成立了‘盗墓办公室’,还任命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管盗墓挖宝。”

历史上真的有“摸金校尉”吗?

在陈琳所作的檄文里,写到曹操盗刘武墓时,有三条信息相当重要——

一、盗墓时,曹操是亲临现场指挥取宝的。这在历史上的盗墓名人中比较少见,一般都是由手下去操办。

二、在军中设置了专职盗墓机构,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中国盗墓史上第一次出现专业的盗墓名词,这是鲜见的。

三、曹操盗墓非常狠和彻底,“所过堕突,无骸不露”。隳突(duò tū)就是破坏的意思,破坏得很彻底,这也是盗墓者典型性行为之一。当然,曹操的行为里可能包含着阶级仇恨。

历史上真的有“摸金校尉”吗?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认为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于简单,令当时的大学者裴松之作补注。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卷六)中补注陈琳的事迹时,引东晋史学家孙盛编撰的《魏氏春秋》里文字——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魏氏春秋》里的文字则出自袁绍攻伐曹操前的“檄文”。此文出自“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之手。陈琳确是当时的大才子,诗、文、赋都很拿手,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成了陈琳流传后世的散文名篇。如果不是陈琳揭露了事件真相,曹操盗墓的史实恐怕就难辩真假了。

因为曹操的“专业水平”高,他居然被奉为盗墓行业的“祖师爷”,也就是行业神,受到顶礼膜拜。曹操盗墓对后世影响极大,拥有好多“铁杆粉丝”,南朝宋皇帝刘子业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小朝廷中也设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二职;伪齐皇帝刘豫也曾仿效曹操,在朝中置“淘沙官”专事盗墓。

历史上真的有“摸金校尉”吗?

所以深谙此道的曹操,在选择自己墓穴的时候格外考究。大名鼎鼎的七十二疑冢就出自他的手笔。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曾经亲立遗嘱,希望将陵墓安放在贫瘠的地方,并“不封不树”,所谓不封不树就是没有封土堆,也不在陵墓周围种植树木作为标志。

要知道古代帝王对自己的墓葬比住房还要考究,封土堆越高,越能显示本人的财力和地位,更是帝王象征的标志。当时的曹操虽然还没有称帝,但与孙刘二人三分天下,身份和地位早就与帝王无异。

可曹操却放弃了风光大葬,宁愿用“低调”换得尸身不被后世侵扰。不过在2006年,考古队员发现河南安阳有频繁出现盗墓事件,在抢救中发掘中,队员们惊奇地发现原来逐渐漏出原貌的,正是曹孟德的墓葬。

历史上真的有“摸金校尉”吗?

可是激动情绪并未持续太久,陆续的质疑声就已经来到。曹操共有七十二个疑冢,如何确定这个就是真正的曹操墓呢?而且史书中对曹操墓的记载多是“不封不树”几句,都不曾带出墓穴的位置、特征,如何根据记载确定这是谁的墓葬。

但随着发掘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正是魏王曹操的墓葬。但由于墓穴之前遭盗掘的现象严重,而且陵墓依然在发掘阶段,所以透露信息过少,使不少人认为曹操墓是误传,实际上,考古界业内人士几乎已经认定这是曹操墓的事实。

但无论如何争论,曹操墓在未来某一天终会大白于天下,毕竟世界上没有让人发现不了的墓穴,只不过都留给了时间来大浪淘沙。只不过生前频繁盗墓的曹操,有没有想过如今自己的墓穴也会成为别人时常光顾的“花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