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局氣

都說這北京城變了。但這萬般變化裡,細細品味,老北京的氣息還在,北京人的味道尚存。這種味道就是說話、辦事兒,處處透著一股“局氣”勁兒。

“局氣”是一句北京話,外邊兒的人不明白它的意思,就算找來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也不好跟您解釋。“局氣”就是“局氣”,是一種態度。

北京,局氣

北京人給別人的感覺,身上總有那麼一股“勁兒”

有時候是一種“橫勁兒”

“橫”的還真不是“首都”的調性,而是打小兒被教育出的懂規矩的“恭敬勁兒”,說話必須是“您”前“您”後的,“請”字掛在嘴邊兒,“麻煩您”、“謝謝您”,句句不落。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人好講究,最重要的就是禮數。北京人也好面兒,所以願意規範自己以身作則,小到待人接物,大至衣食住行,都願意做到盡善盡美,讓您挑不出什麼毛病。吃飯不能吧唧嘴,筷子不能插在飯上更不能指人。甭管是見著熟人還是問路都得先叫人,打聲招呼,客客氣氣的。拇們一準兒樂意幫您,要是碰上那熱心腸的老北京,說不定還親自給您帶路,順道兒講講這條街道,聊聊那片兒的過往,嘴裡也是不閒著。看著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北京城,心裡甭提多高興了。

在一個把敬語變成了“哎”,或者空白了敬語的時代。一句真誠的稱呼讓人聽了心裡暖暖地舒服,透著這北京城裡濃濃的人情味兒。

如若真是做了讓自己跌份兒的事情,那一定誠誠懇懇、大大方方地跟人賠個不是。跟哥們兒不耍雞賊,跟外人也不玩兒貓兒膩。但是一旦遇上那不懂規矩的人和事兒,事事都要討個公道的較真兒勁兒,北京人也絕不含糊。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和北京人聊天兒的過程中,也不難感受到一種“爽快勁兒”。從他們的口中經常能聽見“沒事兒”、“不是事兒”、“多大點兒事兒啊” 這樣的話。鄰里之間更不用說,北京人確信“遠親不如近鄰” 。家裡今天吃餡兒蔥不夠了,管鄰居借根兒蔥,和和氣氣地打聲招呼,鄰居絕對不會不讓你拿。出了鍋的頭回餃子也一定少不了端出一碗去,給鄰居嚐嚐。凡事只要您客客氣氣的,“事兒”就都不是“事兒”,在北京人這兒都好商量。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人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貧”。再漂亮的尖果兒再大的腕兒,外表上看著多麼文靜寡言,只要一熟絡起來,都架不住那與生俱來的一股子“貧勁兒”。聽過北京人說話的都知道,即便是北京大妞兒,她們聲音不大但也不嫩,音調懶懶的。話一從她們嘴裡說出來,都有那麼一點兒“垮”,還有那麼一點兒“損”,那種好像什麼都不在乎的“慵懶勁兒”,也是“自成一派”了。北京人沒事兒就愛跟人逗悶子,得意的時候自誇兩句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露了怯了就大大咧咧自嘲一番。小事兒從不留在心上,什麼大事兒在她們嘴裡也就輕飄飄地過去了。不愛矯情。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人的這種“貧勁兒”和“慵懶勁兒”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智慧吧。有什麼事兒都說出來,開開玩笑,把心放寬,生活也就變得簡單容易多了。北京人也不愛爭搶,遠處的金子銀子再好,也沒有家裡邊踏踏實實幸福溫暖的小日子好。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人的小日子裡,無論如何都少不了吃。小時候喝過的北冰洋,是屬於北京最難忘的味道之一。雖然停產過幾十年,如今買來,只喝一口,就會直呼“沒錯兒,還是小時候的味道。” 瓷瓶兒酸奶和酸梅湯屬於燦陽燥烈的夏日京城,冰糖葫蘆和糖炒栗子總能犒賞冬日的味蕾。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人對於食物的名稱也有講究。貴族食物的名稱通常都不帶有“兒化音”,比如麻醬。而市井的小吃,如油餅兒、豆汁兒、驢打滾兒、炒肝兒...,都加上了“兒化音”,小娃娃拉著媽媽的手,吵著鬧著要吃的時候,都透著一股嬌嗔的小小的幸福感。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所以北京人在“吃”上的講究,可不比老北京的規矩和禮節來得少。

比如吃烤鴨得配上甜麵醬,烤鴨油膩,荷葉餅是麵食,這兩樣都不好消化,發酵而成的甜麵醬有助於腸胃消化;同時鴨肉性寒,蔥性熱,這樣一配,起到食養中和的作用。

炸醬麵的炸醬,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做出味道的。炸醬用的肉,既挑肥也撿瘦。先把肥肉煸出油來再炒瘦肉,熬醬的過程中得不斷加水攪和,醬不能耗幹了,也不能太稀。炸醬麵的麵條兒也有講究,北京人喜歡自己抻面切面,軟硬寬細全靠自己掌握,再配上自己喜歡的麵碼兒,菜肉搭配,爽膩相宜。要是問起那在外工作留學的北京人,能吃上這樣一口炸醬麵,才真真兒的是家的味道。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北京,局氣

其實北京人的“講究”,講究的就是個精氣神兒。什麼時候都不能失掉自己的“格”。老北京人的“禮兒”,既不是宮廷禮儀,也不是官場上的逢場作戲。它來自於民間,是百姓當年自覺自願遵守的,世世代代流傳下來,也就到了今天。

在現代的北京城裡,還總能見到北京人脖子一梗,中氣十足地跟你說:“就認這個理兒”、“就認這個味兒”……。“軸勁兒”中透著可愛,是那種維護初心倔強的可愛。總是要為自己的文化堅守些什麼的使命感,讓北京的許多老字號得以延續至今,生意也還算紅火。許多搬離城裡的老北京,不遠萬里費盡周折也要喝上一口磁器口的豆汁兒,吃上一頓護國寺的小吃,您甭覺得奇怪,因為他們,就認這個味兒,就好這口兒。

北京,局氣

十一月末的北京,寒冬的跡象已不再遲鈍。

不管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外鄉人。

希望北京能給您帶來家的感覺。

也希望您能把北京當家來對待。

冰糖葫蘆、糖炒栗子、海碗兒的炸醬麵,和溫補怡人的銅鍋涮肉...早已在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伸出觸角,打算溫暖這個寒冬。

這麼大的北京,有這麼多的溫暖。

所以該吃吃,該喝喝。

生活嘛!

可千萬別委屈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