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密織“三張網” 為微腐敗安上“警報器”

房县密织“三张网” 为微腐败安上“警报器”

不收點菸酒不辦事、出門考察繞道旅遊、公車私用……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如果不控制在萌芽中,就會長成“大腐敗”,房縣紀委監委創新形式織密教育網,創新平臺織密線索網,創新手段織密懲處網,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基層落地生根。

一部微電影管住“喬遷宴”

“這幾年送了好多人情,我們搬家要多請幾桌。”“不行啊,黨員幹部要帶頭,不辦人情宴。”“你是黨員幹部我不是,請客的事情你別管。”“紀律管黨員幹部也管家屬,你可是在告知書上籤了字的。”這是房縣黨員幹部廉政教育首部微電影《喬遷風波》的對白。

房县密织“三张网” 为微腐败安上“警报器”

微電影《喬遷風波》拍攝現場

80%的舉報來自新媒體

房县密织“三张网” 为微腐败安上“警报器”

新手段立竿見影

“看到你們每天都在村裡查,我們的心裡直‘打鼓’。”前不久,房縣青峰鎮兩名村幹部來到該鎮紀委,將2800元違紀款交給工作人員。

去年以來,房縣運用大數據開展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工作,緊盯醫療救助、農村危房改造、退耕還林補助等惠民政策落實情況,重點針對村幹部及其親屬與民爭利、虛報冒領等7類線索進行大排查,深挖“四風”和腐敗問題。

房县密织“三张网” 为微腐败安上“警报器”

該縣先後組建317個核查小組,集中力量對2.3萬餘條問題線索全面普查:青峰鎮東西店村黨支部書記李如清挪用扶貧資金、農業局藥材辦副主任丁波向企業亂收費、白鶴鎮黃楊村黨支部書記趙國新套取扶貧資金……一大批腐敗問題浮出水面。該縣先後問責處理44人,其中立案17件;黨員幹部主動退繳違規違紀資金110萬元。

新技術、新手段的利用,對預防懲治腐敗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曾經,節假日公車私用回城下鄉是普遍現象。去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與公安“天網系統”對接,每到節假日調取該縣各出城路口視頻監控,公車私用車牌一目瞭然。如今,公車私用得到有效控制。

房县密织“三张网” 为微腐败安上“警报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