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在城牆上寫了五個字,嚇退十萬敵軍,最後被凌遲處死

攻城戰歷來是兵家難題,古代攻城手段落後,缺乏遠程火力,只能用笨辦法蟻附攻城,用人命一點點消耗守軍。攻城一方不但要承受數倍的傷亡,還有應對守軍層出不窮的反擊,最後往往鎩羽而歸。明朝時期就有人用一幅畫像,驚退十萬敵兵,這是怎麼回事呢?

書生在城牆上寫了五個字,嚇退十萬敵軍,最後被凌遲處死

故事發生在山東濟南。明朝初年,建文帝即位後開始削藩,燕王朱棣不甘心坐以待斃,於是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反抗,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是一代梟雄,戰事無比順利,大敗朝廷五十萬大軍,兵力膨脹到十萬,很快就打下了山西、河北和山東,只剩下一座濟南城先後。朱棣志得意滿,彷彿看到南京城的龍椅再向他招手。

書生在城牆上寫了五個字,嚇退十萬敵軍,最後被凌遲處死

很快,朱棣就在濟南城下碰了個頭破血流。南京城的守將叫鐵鉉,雖然是個文官,卻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酸儒,反而一肚子壞水,搞得朱棣焦頭爛額,無計可施。

朱棣圍城三個月都沒能攻下濟南城,下令就掘開黃河,水淹濟南。無奈之下,鐵鉉只得投降。誰知就在朱棣進城時,城門上突然落下一道大鐵閘,險些將他砸死,原來鐵鉉是在詐降。

書生在城牆上寫了五個字,嚇退十萬敵軍,最後被凌遲處死

朱棣惱羞成怒,調集了一百門大炮對著城牆猛轟,濟南城在大炮轟擊下搖搖欲墜。鐵鉉急中生智,在城牆上掛了許多木牌,上書“高皇帝神牌”,即朱元璋靈位。

朱棣以臣伐君,本來就名不正言不順,更不敢公然褻瀆父親靈位,否則便坐實了不忠不孝的罪名,在講究人倫大禮的明朝時非常要命的。

書生在城牆上寫了五個字,嚇退十萬敵軍,最後被凌遲處死

無奈之下,朱棣只好退兵。鐵鉉用幾個字就逼退了兵強馬壯的敵軍,可謂是千古未有之事。但是在第二次南征時終於攻破濟南城,將鐵鉉凌遲處死,總算是一雪前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