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聲燭影”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在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的時候駕崩,因為趙匡胤的身體一向很好,所以他的死非常突然。現在有人不常說一句話嘛,叫“字越少、事越大”。在元朝末年脫脫主持編纂的《宋史》裡邊壓根兒就沒有趙匡胤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裡就寫了兩句話:

“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皇上怎麼死的,這歷來在史書裡都是大事兒,偏偏到了趙匡胤這,還是一個開國的皇帝,居然語焉不詳,實在是讓人奇怪。

“斧聲燭影”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杯酒釋兵權”的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

正史裡沒有,我們只能從其他史料中尋找答案了。趙匡胤死了43年之後,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小時候砸過缸的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出生了。司馬光曾經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這本書和漢朝司馬遷的《史記》不一樣了,《史記》是紀傳體,按人頭來寫,《資治通鑑》是按年份寫的,這樣就避免了寫人物的時候,不同的人物經歷過相同事件的那種重複。

好了,背景介紹到這,司馬光這輩子可寫了好多書,其中有一本叫《湘山野錄》,開寶九年農曆十月,就是公元976年趙匡胤駕崩當天,天特別冷,那一年的雪比往年來的早一些,在汴京,也就是河南開封,公曆11月就開始下雪是非常少見的。這一天,宋太祖趙匡胤把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叫進了寢宮,而且把所有人都喊走了,只留下他們兩人自酌自飲。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到了半夜的時候,趙匡胤也不知道是喝多了還是怎麼了,走到大殿外邊,拿著玉做的斧頭刺雪玩,那時候雪已經有幾寸深了,別人都離得遠啊,別的話沒聽清,就聽見這麼一句,趙匡胤自己在那叨咕:“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這天晚上,趙光義可能也是喝多了,就沒走,在皇帝的禁宮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天快亮的時候,禁宮裡突然傳出宋太祖趙匡胤駕崩的消息。趙光義按大哥的遺詔,在靈柩前即皇帝位,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燭光斧影”的故事,是不是感覺聽了以後更糊塗了。其實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從後來趙光義的種種行為來看,這事絕對不是這麼簡單,裡面大有蹊蹺。

“斧聲燭影”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宋太宗趙光義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本書,是元朝徐大焯寫的,叫《燼餘錄》。後來張愛玲也寫過一本長篇散文集,也叫這個名字。當然,徐大焯的這本書經過了北宋、南宋,距離趙匡胤的死亡差不多有三百年了,可能裡邊加了一些杜撰或者江湖傳聞的內容,但不管怎麼說,也是對“燭光斧影”的一種解釋。這本書怎麼說的呢?說宋太宗趙光義這個人非常好色,特別喜歡已經歸降的後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費氏。後蜀主孟昶被從四川俘虜到汴京之後的半個月就被趙光義給毒死了。這個花蕊夫人非常思念孟昶,怎麼辦呢?那時候沒有照相機,就憑自己的記憶畫了一幅孟昶的畫像,剛畫好,就被趙光義發現了。趙光義就問,你畫的是誰?花蕊夫人反應非常快,她不敢說這畫的是我老公,急中生智,告訴趙光義,這是送子的神仙,姓張。後來以訛傳訛,就有了“送子張仙”的傳說。

“斧聲燭影”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影視作品中的花蕊夫人和後蜀主孟昶

花蕊夫人因為長得太漂亮了,被宋太祖趙匡胤相中了,硬從趙光義手裡要走,納為自己的妃子了。你說這種情況趙光義能不懷恨在心嗎?等到“燭光斧影”那一天,正好是趙匡胤因病臥床,深更半夜時,趙光義來看望他大哥,一看皇上都這樣了,起床都起不來了,於是趙光義的賊心賊膽就都有了,趁機調戲花蕊夫人。這兩人鬧得動靜太大了,趙匡胤在昏昏沉沉中就醒過來了,一看這種情況,手邊沒啥兵器啊,抄起裝飾用的玉斧就砍趙光義。趙光義此刻嚇得要死啊,可他最後一看,大哥是病體虛弱,體力不支,身邊還沒別人。“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啊,這要是到了第二天白天,趙匡胤喊來別人一傳聖旨,自己非死不可啊。算了,今天就是今天了,一使勁就把大哥給弄死了。然後回到自己的府中。第二天早早地跑到皇宮繼了皇帝位。

還有一種說法,也是司馬光寫的一本書,叫《涑水紀聞》,這裡邊壓根就沒提“燭光斧影”的事,說趙匡胤死的那天,皇后就想把四兒子趙德芳喊來,這個趙德芳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八王爺”。皇后讓誰去喊的呢?這個人是太監,官名是內侍都知,叫王繼隆。這王繼隆不地道,太后讓你喊太子,你去喊就得了唄,不,他有自己的主意,他直接把晉王趙光義給喊來了。趙光義剛開始還不敢去,告訴太監王繼隆,你先回去,我得和家裡人研究研究。王繼隆說,你還研究啥啊?再耽誤一會兒,這個皇位可就是別人的了!趙光義這才下定決心,和王繼隆倆人頂風冒雪走進了皇宮。這時候趙匡胤早已經不行了,皇后在宮裡聽見腳步聲,就問:是德芳我兒子來了嗎?王繼隆回答:是晉王到了。皇后一聽馬上明白了,一邊哭一邊對趙光義說:我們孤兒寡母的命,就在你手裡啦。趙光義這時候也哭了,對燈發誓說:我們共富貴,嫂子你不要擔心。

其實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趙匡胤、趙光義和趙廷美本來是哥仨,他們的老母親就和他們說,趙匡胤之所以能從後周恭帝柴宗訓手裡把江山奪過來,就是欺負老柴家孤兒寡母,皇上年齡小,所以趙匡胤能順利奪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咋辦呢?你們哥仨輪流做皇帝,老大趙匡胤死了,老二做,老二趙光義死了,老三做,然後再把皇位傳給老大趙匡胤的兒子,以此類推,這不就杜絕了出現小皇帝的可能了嘛。可是趙光義沒管他媽的吩咐,他就準備死了之後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趙廷美著急啊,就準備搶班奪權,沒想到事情敗露,被趙光義藉機給貶為魏王,後來又貶為涪陵縣公,再後來給安排住到湖北省房縣去了,結果趙廷美是憂憤成疾,38歲年紀輕輕就死了,比二哥趙光義早死了13年。

“斧聲燭影”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魏王趙廷美

好了,我們來總結一下,趙光義奪權的可能性大不大呢?阿琦認為非常大!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趙匡胤四個兒子的結局就能大概猜到一二了。長子趙德秀、三子趙德林、四子趙德芳都是早早就死了。其中趙德芳只活了22歲,所以後來《三俠五義》《楊家將》裡邊說手拿金鐧可以上打君王不正、下打奸臣不忠的八王爺趙德芳完全是不存在的,因為那時候他早就死了。趙匡胤還有一個二兒子叫趙德昭,也只活了28歲,是因為被趙光義罵了一頓以後,一氣之下自殺的。所以說,趙匡胤四個兒子,沒有一個活過30歲的,這事不能不讓人感到詫異。

再有一個例子比較“唯心”,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報應”,北宋包括趙光義和他的子孫在內,加上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一共是9個皇帝。到了趙構那,沒有生育能力,只能從趙匡胤的子孫中挑出合適的人選來當皇帝,於是從宋孝宗趙昚到亡國皇帝趙昺,加上趙匡胤本人,也是9個皇帝。從人數上來看,趙匡胤和趙光義哥倆加上他們的後人,在當皇帝這件事上一比一打平了。

“斧聲燭影”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斧聲燭影的當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