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賜給此國一個難堪國名,600年後該國後悔,改名並沿用至今

從秦漢到晚清,在東亞、東南亞的“封貢體系”當中,中國無疑處在中心位置,是列國爭相朝貢的對象,其中有些國家的國名還是中國賜予的。在這些國家當中,日本最初的稱呼“倭”或“倭奴”,便得自漢光武帝的頒賜。日本使用此國名約600年時間,直到唐高宗時期才正式改名。那麼,日本為何不喜歡漢朝頒賜的國號?他們又為何等到600年後才改名呢?

漢朝賜給此國一個難堪國名,600年後該國後悔,改名並沿用至今

中日間的交往源遠流長,圖為遣唐使

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中日間的交往源遠流長,早在西漢時期,日本列島上的許多小國便開始向漢朝稱臣納貢(“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見《漢書·地理志》)。等到漢武帝消滅衛氏政權,在韓半島設立四郡後,向漢朝納貢的日本小國一下子激增到30多個(“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見《後漢書·東夷傳》),由此可見中日交往的盛況。

由史書記載可知,早在西漢時期,中國便已經將日本稱之為“倭”。而“倭”這個字是個不懷好意的蔑稱,含有身材矮小、相貌猥瑣的意思,這大概也是漢朝君臣在見到日本使者後的第一印象。不過將日本稱之為“倭”,似乎還只是漢朝單方面的行動,卻沒有見到對方是否樂於接受的記載。日本心甘情願地被稱之為“倭”,還要等到東漢光武帝時期。

漢朝賜給此國一個難堪國名,600年後該國後悔,改名並沿用至今

西漢時期疆域,當時日本被稱為“倭”

史學界普遍認為,中日兩國間正式開展官方交往,始於東漢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彼時,日本列島南部的倭王(注意:此處的“倭”依舊是漢朝對該國的稱呼,該國自稱極可能是“邪馬臺”)遣使朝貢,除了想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外,還希望能得到漢朝皇帝的冊封,以此來增強自己在其他小國中的影響力。

對於倭國的請求,光武帝抱著懷柔遠人的目的,很爽快地便答應下來,不僅封倭王為“倭奴國王”,而且還賜予他一顆“漢倭奴國王印”(“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見《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如果說“倭”在西漢時,還只是中國對日本的單方面稱呼,那麼自漢光武帝始,日本便開始接受“倭”或“倭奴”的稱呼,而“倭奴”比“倭”更具有輕蔑、侮辱的含義。

漢朝賜給此國一個難堪國名,600年後該國後悔,改名並沿用至今

“漢倭奴國王印”及拓文

這裡要說明一下,漢朝對列國頒賜印璽時,如果在對方君王名稱前不加“漢”字,說明是將它視為對等國家來看待,比如“匈奴單于璽”;如果在前面加“漢”字,則說明是將它視為屬國。由此可知,日本在東漢時期正式成為中國的屬國。

自漢以降,日本與中國的往來依舊密切,在曹魏時期,其君主卑彌呼還曾被明帝曹叡封為“親魏倭王”(見《三國志·卷三十·烏桓鮮卑東夷傳》),可見兩國間的關係不是一般的好。而在南朝時期,日本不僅繼續接受中國的“倭奴國王”封號,而且還被授予中原的官爵(比如劉宋時期,屢次加封倭王為使持節、安東將軍),屬國性質更加明顯。

漢朝賜給此國一個難堪國名,600年後該國後悔,改名並沿用至今

聖德太子執政後,意圖跟中國平起平坐

從漢至隋,由於文化、制度落後的緣故,日本一直將中國視為“天朝上國”,而將自己視為“蠻夷小邦”,自然便心甘情願地使用中國頒賜的國號。直到隋煬帝時期,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天皇上臺,並任用聖德太子實施改革後,使得日本在文化、制度方面出現大飛躍,才使得其對中國態度發生轉變,由極度恭順轉為追求跟中國平起平坐的地位。

欲追求地位平等,最關鍵的舉動,便是要去掉漢朝賜給它的侮辱性國號“倭”或“倭奴”,然後給自己取一個既容易記住,又高大上的名字,最終他們決定自稱為“日出之國”。所以在公元607年,推古天皇派遣小野妹子訪華時,在其遞交給隋煬帝的國書中,首行便自稱為“日出處天子”,令煬帝大為憤怒。天皇獲悉煬帝的反應後大為驚恐,不久又改自稱為“東國”。

漢朝賜給此國一個難堪國名,600年後該國後悔,改名並沿用至今

唐高宗時期疆域圖,此時倭已改名為日本

不過,最晚在唐高宗時期,倭國還是將國名正式更改為日本(“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見《新唐書·卷二百二十·東夷傳》)。好在“日本”對於中國來講並無冒犯的含義,所以大唐皇帝並未追究,而是予以默認,但在私下裡仍然稱其為倭。日本作為國名被確定後,便一直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