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拾珠:谢晋导演一生执导拍摄的十五部经典电影大盘点


2008年,著名导演谢晋在浙江上虞的一家酒店去世,享年85岁。谢晋老师作为中国第三代导演代表之一,一生执导了《女篮五号》、《高山下的花环》、《老人与狗》、《芙蓉镇》等诸多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影片,培养出了一大批长期活跃在中国影坛的电影演员,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谢晋老师的去世,是中国电影界的重大损失。

让我们盘点一下谢晋老师从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后,所执导拍摄的部分经典电影作品。让我们一起回顾经典,致敬大师。

1957年:《女篮五号》。影片描写了一对恋人、同时也是篮球员的故事:他们曾经倾心相爱,因为环境的阻挠,被人拆散,各奔天涯。直到十八年后,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对恋人之间久经压抑的感情,才得以重生。

1962年:《红色娘子军》。影片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业绩为素材,围绕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用写实的手法突出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影片很好的把握了女主人公吴琼花敢倔强、深沉善良的性格,塑造了红军干部洪常青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影片描述了肉类加工厂的大李为说服老李参加运动,进行体育锻炼,经过一再挫折后,老李终于在他的耐心动员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该片是谢晋导演毕生唯一执导的喜剧。


1965年:《舞台姐妹》。影片把戏剧小舞台和社会大舞台、台上唱戏和台下做人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这一富有哲理意义的严肃课题,生动地再现了旧社会发生在“人生大舞台”上的悲惨遭遇,以及旧的社会制度和黑暗势力对艺术及艺术家的残害。

1975年:《春苗》。 该片产生于“文革”后期。由于国内多年缺少新的故事片,它的推出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它将对“赤脚医生”这一“文革”中“新生事物”的歌颂与跟“走资派”作斗争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文革”时期艺术作品普遍具有的特点。 影片对田春苗热忱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品质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但由于特定的意识形态的渗入,使这个形象成为“文革”时期电影人物形象的突出代表。

1979年:《啊,摇篮》。 影片描述解放战争时期一支由延安撤退的保育院队伍,冲破艰险,安全撤出包围圈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它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塑造了较多富有个性特色的人物,使之具有较大的思想容量,深化了作品的主旨。该片较突出表现了人性美和人情美,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包括母爱、同志爱、男女之爱,都做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使之充满人情味和人道主义精神,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980年:《天云山传奇》。影片大胆、深刻地揭示出正直的人们被错误地划为右派这一时代悲剧,更通过这个故事,从政治、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历史教训,探讨悲剧产生的根源。影片着重刻画罗群和围绕他的几个女性的不同性格,将人物的个性、情感变化与政治风云、社会矛盾、历史发展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主题。

1982年:《牧马人》。影片对李秀芝和郭子两个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鲜明、生动的个性相统一的特点,因面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影片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它抓住了“笑中含泪”的特点,让人们在酸甜苦辣之中去深思和回味。在细节表现、影调和色彩的把握、音乐和配合等方面也都努力追求新意,深化了主题。

1983年:《秋瑾》。是谢晋很"个人"的一部电影。因为秋瑾和谢晋都是绍兴老乡,谢晋的祖父很了解秋瑾,与后代讲了很多关于她的故事。该片是根据小说《秋瑾传》改编拍摄而成。


1984年:《高山下的花环》。是谢晋导演执导的反映战争的重要影片,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揭露,影片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1986年:《芙蓉镇》。 《芙蓉镇》被外界一致认为是谢导代表作,讲述文革动乱年代的爱情故事,绝对是当年全世界电影中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刘晓庆和姜文组成的银幕情侣,风靡轰动全国。

1989年:《最后的贵族》。影片根据白先的小说《谪仙记》改编,通过四个贵族小姐在中国处于重大历史变革时期离开祖国到美国几十年的命运,折射出历史变迁下人的沉浮。创作者充分挖掘人性、人情,抓住了李彤命运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她的灵魂失去了根基,最终只能导致自我毁灭,由此反映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并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


1991年:《清凉寺钟声》。 《清凉寺的钟声》讲述了一名战后日本遗孤的经历,表现了中国老百姓的质朴善良,并从另一侧面展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悲剧,不仅无辜的孩子受到殃及,也令其孤独终老的生父母倍受煎熬。影片汇集中日两国多位优秀演员,丁一、栗原小卷两位实力派女演员的精湛演技为影片增色不少,该片也被誉为堪比《一江春水向东流》媲美的经典作品。

1995年:《女儿谷》。影片讲述的是在中国江南某女子监狱服刑的施霏霏、夏秋子、丁静儿、肖男、章阿四、桃花等七名女犯的曲折经历,生动地表现她们在监狱干警们的帮助和感召下,寻找失去的自我,改恶从善,重树新的人生的过程。

1997年:《鸦片战争》。该片反映了清朝末年的鸦片战争,琦善、林则徐等历史人物得以真实还原,批判了清政府的腐败还有阐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重要思想,场面宏大,制作精良。是谢晋导演的又一部重要代表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