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婉約詞:無處安放的青春也可以這麼美

一首婉約詞:無處安放的青春也可以這麼美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閒信步,

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

朦朧澹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

人間沒個安排處。

一首婉約詞:無處安放的青春也可以這麼美

今天的詩人,可能是李煜,也可能是李冠。為什麼這麼講?因為這首詞至今的作者沒有定論。有人說是南唐後主李煜寫的,有人說是宋朝詞人李冠寫的,快1000年了,搞不清很正常。不管是誰,都是他們李家的作品,不妨礙我們來欣賞它的美。

對於這首詞我最新的感觸,是詞中描繪了一個無處安放的青春,而這個青春竟然可以這樣美。

遙夜亭皋閒信步,

首句像一個電影開場鏡頭,為我們拉開這場美好的序幕。

就像後世很多寫散文的,開頭或是“遙望窗外”,或是“推開窗”,詩人打開一扇窗,也為我們展開他的世界。一個漫長的夜晚,她看似悠閒的散步。一個“閒”字,給我們的情緒是柔和的。

但從第二句開始,情緒逐漸憂傷起來。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一個“漸”字,告訴我們,憂傷不是突然的,是從清明之前就開始了,初春時節,百花盛開,整個人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之中,更多的是陶醉和歡樂。

而清明過後,春天也快結束了,看著一天天消逝的春光,她才逐漸感受到了憂傷的情緒。

數點雨聲風約住,

朦朧澹月雲來去。

這兩句自古以來被視為名句,寫的是輕風細雨,淡月疏雲的景色。景色本是自然,但在她看來,天氣變幻無常,風雨剛過,月亮時而被雲遮住,一種無法抒發的鬱悶情感,作為上闕詞的收尾。

桃李依依春暗度,

春天的桃李,儘管依依不捨,可是時光如神偷,暗自盜走了春光。詩經裡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講的就是離別是楊柳依依不捨的樣子。秦觀的詞說:“東風暗換年華”。這個“暗”字,和本句是一樣的意思。雖然是寫景物,但“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

正在這個時刻,她看見遠處有人在盪鞦韆,傳來了輕聲笑語。想當初,自己也曾如此歡樂,無憂無慮。

一片芳心千萬緒,

人間沒個安排處。

此情此景,無以復言。只是自己這一片千絲萬緒的芳心,偌大的人間,滿園的春色,竟然沒有一個可以安排倚靠的地方。

全詞到這裡,情緒達到了最高峰,此時收尾,餘韻無窮,作者筆力之遒勁,可見一斑。

這就是作者為我們描繪的無處安放的青春,在那些美麗的詞句裡,千年後依然打動人心。

一首婉約詞:無處安放的青春也可以這麼美

一首婉約詞:無處安放的青春也可以這麼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