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地年俗盤點,亳州的這個年俗你聽說過嗎?

過年的腳步越來越遠了,近年來,一直倡導尊重傳統,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所以過年前各地著重提倡年味兒的打造,所以,對於今年的年味兒,你作何評價呢?過年期間你又做了些什麼呢?安徽的這些年俗你又瞭解多少呢?


合肥玩旱船

說到安徽年俗,就不得不說說咱們的霸都,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霸都合肥的城鄉,經常可以看到玩旱船的習俗。旱船的“燈芯”為女性,玩旱船的主角是艄公,隨旱船扭來扭去,配合著鑼鼓節奏,不時地哼唱小調。唱詞多望風采柳,即興發揮,幽默、詼諧,為當地節日街頭最為逗引看燈人的一道風景。

只不過,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這種民間傳統越來越少了,不知道見多識廣的你有沒有見過呢?

安徽各地年俗盤點,亳州的這個年俗你聽說過嗎?

亳州

大班會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亳州人還真不知道亳州還曾有過如此精彩奇特的民間傳統。大班會作為亳州的一種民間舞蹈,常常伴有劇情,又類似於戲曲的形式,演員們身著 特定服裝,臉著粉面,粉墨登場,熱鬧非凡。

安徽各地年俗盤點,亳州的這個年俗你聽說過嗎?

高蹺

高蹺也叫“高蹺秧歌”,是一種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的民間舞蹈,因舞蹈時多雙腳踩踏木蹺而得名。高蹺歷史久遠,源於古代百戲中的一種技術表演,北魏時即有踩高蹺的石刻畫像;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場”兩種,撂場有舞隊集體邊舞邊走各種隊形圖案的“大場”和兩三人表演的“小場”,角色間多男女對舞,有時邊舞邊唱。

說實話,亳州的踩高蹺我是沒有見過,也是第一次聽過,不過有圖有真相,亳州還真的有過這樣的一種表演,不知道為何近年來,這種表演形式為何消失不見了!

安徽各地年俗盤點,亳州的這個年俗你聽說過嗎?

阜陽獅子燈

舞獅這種民間藝術形式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影視劇中也能夠經常看到,獅子燈表演由馴獅武士執繡球引獅入場,扮演獅子的人表演獅子躥,跳,滾,撲,站,臥,翻等動作,還躍上表演的大方桌演繹站大綆,走梅花樁等驚險情景,有時候配以獅子燈煙火等,使得現場高潮迭起,熱鬧非凡。

安徽各地年俗盤點,亳州的這個年俗你聽說過嗎?

黃山徽州宗祠祭祀

徽州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的一項重要的禮儀活動,冬祭和春祭,曾廣泛流傳於古徽州的祁門縣、歙縣、黟縣等地。現如今這些地區仍保留有部分宗祠祭祀,而很多的民俗活動根源也是宗祠祭祀。

安徽各地年俗盤點,亳州的這個年俗你聽說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