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蒙城一人巷的典故,历史悠久,背后故事如此偶然!

皖北的蒙城,是一个古老的县城,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县城的西门之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新民街,街的中段有一条南北小巷,小巷长约300米,宽不足一米,只容一人通过,所以有“一人巷”之称。

亳州蒙城一人巷的典故,历史悠久,背后故事如此偶然!

说起这一人巷的由来,也是历史悠久,其背后故事也是偶然。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城内有两位大户人家,何家和李家,这两家都在此建宅,于是为了争一墙互不相让,闹得满城风雨,甚至还闹到了衙门,县令看着两人都是家大业大,位高权重,谁都不想得罪,于是只好采用了一个策略——拖!

亳州蒙城一人巷的典故,历史悠久,背后故事如此偶然!

后来,何家一封书信诉诸自己的在朝中当御史大人的亲戚何惟敬那里,何惟敬看完书信之后心里思忖道,蒙城是我的故乡,如今故乡的人竟因区区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仗势欺人,岂不让旁人看了笑话!于是提笔回书一封来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

千里寄书为一墙,让人一墙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何家人收到书信之后依照何御史的嘱托自动让出了一墙,李家看到此情此景,自觉羞愧难当也自动让出了一墙,于是留下了这仅容一人通过的一人巷。

亳州蒙城一人巷的典故,历史悠久,背后故事如此偶然!

你看,一人巷的就是这么来的,听起来是不是也是相当的偶然和戏剧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