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茂名木偶戲俗稱“傀戲”、“傀仔戲”,古老而拙樸,幾百年來廣泛流傳於全市各縣(市、區),具有演員少、布臺簡單、易於搬運等特點,是茂名地區最普及、最有代表性、最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茂名木偶戲按木偶形體和操作技術的不同,分杖頭木偶戲、布袋木偶戲和提線木偶戲。南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杖頭木偶戲從中州傳及化州。明萬曆年間,隨著閩南人向粵西大量移居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布袋木偶戲傳入粵西,逐漸演變成茂名木偶戲藝人在街頭演出的“扁擔戲”,後與杖頭木偶戲結合形成單人木偶戲,布袋木偶戲不再單獨存在。提線木偶在上世紀50年代未至80年代在茂名、信宜等地流行,後因演出市場萎縮而解散。茂名原有三個專業木偶劇團:茂名市提線木偶粵劇團、信宜木偶劇團、高州木偶劇團,現僅存高州木偶劇團。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茂名木偶戲按人員和裝備分為小班、中班、大班三種形式。小班由1名藝人表演,即單人木偶戲,也叫“扁擔戲”;中班有3-4人;大班有10人至15人以上。目前茂名全市有木偶班234班,其中高州73班、化州42班、電白48班、茂港40班、信宜僅剩1班。大班和中班主要分佈在高州、化州、信宜,小班主要分佈在茂南、茂港、電白。全市僅有一個專業木偶劇團——高州市木偶粵劇團。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一名藝人(中間側面、穿橫紋衫者)正在表演單人木偶戲。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一班木偶戲有30多個木偶,分為生、旦、淨、醜、武生、鬚生等,角色不同,服飾、臉譜各異。小班木偶頭像一般比中班、大班的木偶頭像要小。木偶頭像用質地細軟的松林雕刻而成,通過變形和誇張的藝術手法進行彩繪、裝潢。木偶的眼、口、舌、鼻活動,服飾、髮飾斑斕絢麗。木偶頭、手固定在竹棍上,藝人通過操縱竹棍,表演各種動作。木偶的唱詞一般是7字句或10字句的韻文。木偶戲的唱腔,是在當地流行的山歌調上演變而成。演出時,以鑼、鈸、鼓、木魚等打擊樂配合出場和過門,藝術按角色行當不同的表演程式和動作表演,唱出男、女、老、少不同的聲音和各種角色行當的語言特色。大班木偶戲一般都唱粵曲,用管絃樂伴奏。中班木偶戲多為兩人操作木偶,兩人演奏樂器。單人木偶戲演出時,表演者在操縱木偶表演動作和說唱的同時,還要操作打擊樂器,即一個人一臺戲。木偶戲的演出劇目,大部分是前輩藝人根據流傳的木魚書、民間故事以及三國、隋唐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小說編成提綱式的本子,表演者按照戲劇的情節隨口加上詞句來演唱。這些經過歷代記錄、傳抄下來或藝人向學徒口授而相傳下來的劇本,有些類似地方戲曲的“江湖十八本”。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上世紀60年代起,就組織民間藝人整理傳統戲,改編、移植現代木偶戲。1979年成立了“茂名市木偶戲演出管理委員會”,制訂了《茂名市單人木偶戲管理條例》,加強對木偶戲的演出管理。成立了改革實驗小組,對單人木偶進行全面改革。組織戲劇、音樂、美術工作者和民間藝人整理、改編和創新劇本,嘗試錄音配唱,改進木偶造型和服裝,擴大和美化舞臺。同時,舉辦單人木偶戲改革調演、兒童木偶戲調演等活動,推動木偶戲的創新和發展。上世紀80年代,茂名木偶戲達到鼎盛,全市有1000多個大中小戲班,近3000名木偶戲藝人。據記錄,僅1982年,茂名市郊區演出木偶戲就有4000多場,觀眾達120多萬人次。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為了促進木偶藝術的繁榮發展,茂名市多次組隊參加各級民間藝術匯演。1975年,高州民間藝人吳德文表演木偶戲《白蛇傳》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匯演,獲得優秀演出獎。1981年,茂南民間藝人陳銘器赴京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調演,演出新編單人木偶戲《孫悟空甘拜下風》、《水漫金山》和《小白兔遇險記》,榮獲優秀演出獎。1982年參加湛江地區木偶戲匯演,獲得優秀演出獎6個(佔全地區獲獎總數的29%),劇目創作獎2個、舞臺設計獎1個,民間藝人陳海三、陳銘器獲表演獎。1992年高州木偶粵劇團《柳毅傳書》參加北京全國木偶、皮影戲匯演,榮獲劇目、導演、音樂、優秀演出四項大獎。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此外,木偶戲的演出足跡遠達廣州、佛山、肇慶、江門、湛江和廣西南寧、玉林、柳州、梧州等地區。高州木偶粵劇團多次應邀到香港演出。1982年,香港海燕唱片公司到高州錄製高州木偶粵劇團的《芙蓉仙子》、《豬八戒招親》全劇錄音帶,在港澳和東南亞地區銷售。1998年,高州市“永長春民間木偶藝術團”和民間藝人梁東興赴德國演出,在德國波恩、法蘭克福、不來梅、漢堡等八個城市演出傳統摺子戲,與慕尼黑木偶團合演中國劇《龍與魚》,並進行了座談和交流。日本、德國、西班牙及聯合國社科文組織木偶協會都曾來我市觀摩和交流木偶藝術。

非遺在身邊:茂名木偶戲

木偶戲是茂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伴隨著茂名人民從古老走向現代。它是茂名民間藝術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今天在茂名的許多民俗活動中,它還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茂名的一個文化標誌。高州1997年被命名為廣東民族民間藝術(木偶)之鄉,2003年被命名為中國民族民間藝術(木偶)之鄉,高州木偶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茂港單人木偶戲2007年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