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牛乞丐,光緒皇帝親賜匾額,乞討30多年被載入史冊

歷史上最牛乞丐,光緒皇帝親賜匾額,乞討30多年被載入史冊

他就是武訓,清朝末年,在山東冠縣柳林鎮武莊,出生了一個被載入史冊的乞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訓。武訓年幼喪父,原無名,而訓是清廷為獎勵他行乞興學所賜。他是中國近代享譽中外的貧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30多年,建了3座學堂,就像是現在的希望小學。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以乞丐身份被載入歷史的人,被譽為“千古奇丐”。那麼是什麼讓他有如此大的胸懷呢?

歷史上最牛乞丐,光緒皇帝親賜匾額,乞討30多年被載入史冊

道光18年(即1838年),武訓出生在山東堂邑縣(今屬冠縣)柳林鎮武家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由於年幼喪父,他不得已靠乞討為生。後來,他到地主家打工,地主以其文盲做假賬欺負他,後遭到毒打被趕走了。因為從小吃盡文盲的苦頭,雖然他身為乞丐,但是仍然想幫助窮苦人家的孩子接受教育,通過教育改變窮苦人的命運。

歷史上最牛乞丐,光緒皇帝親賜匾額,乞討30多年被載入史冊

1859年,武訓開始到各地區行乞集資,他頭髮髒亂,爛衣遮體,幾年下來,他行乞的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每次討得較好的衣物和飯食,他就設法賣掉換錢。他甚至還不惜作踐自己的身體,甚至吞石頭瓦礫,以獲得賞錢。他白天行乞,晚上給富人打短工。經過多年的行乞,他積少成多,存了一筆數目客觀的錢。隨著款項的增多,武七開始典買田地,備作學田。光緒14年,武訓已購置田產230畝,本可以做地主的他卻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武七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時間來實現他的理想,在這三十年裡,他受盡苦難,但始終堅定的一步步邁向他的目標。


歷史上最牛乞丐,光緒皇帝親賜匾額,乞討30多年被載入史冊

光緒16年,武訓在館陶縣楊二莊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22年,武訓又靠乞討積蓄,加上富人自助,在臨清縣御史巷興辦了第三所義學。而他一生只為興辦義學,竟然一生都沒有娶老婆。當時山東巡撫張曜聽說了武訓的事蹟,大為感動,並上奏了光緒皇帝。光緒皇帝賜“樂善好施”匾額,而武訓的事蹟也是轟動了整個朝野,而光緒帝還賞賜武訓黃馬褂一件,從此武訓的事蹟轟動一時。


歷史上最牛乞丐,光緒皇帝親賜匾額,乞討30多年被載入史冊

據《清史稿》的記載,光緒22年,武訓病逝於御史巷義塾,據說武訓是在學生們朗朗讀書聲中含笑離開的這個世界。而出殯當日,堂邑、館陶、臨清三縣百姓、官紳都來送殯。各縣鄉村民參加葬禮的人數達萬人之多,沿途參與送葬隊伍人山人海,一時師生哭聲震天,鄉民紛紛落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