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紅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報》表揚了這十檔綜藝

《人民日報》向來是輿論風向標,尤其在內容創作領域,受到《人民日報》的關注和認可已經成為作品的質量認證。

在《人民日報》 2018 上半年表揚的綜藝名單中,既有文化類節目《國家寶藏》《詩歌之王》《環球影迷大會》,也有聚焦表演行業的《表演者言》《聲臨其境》,既有慢綜藝《三個院子》,也有網綜爆款《這!就是街舞》,這些節目有兩個共同點:

一是創新力度大 ,《創意中國》為創業類節目建立起新的範式,《環球影迷大會》突破文化類綜藝節目範疇,《詩歌之王》將富有音樂韻律的詩歌朗誦出來 …… 這些綜藝為常見的節目類型賦予了新的內容活力。

二是節目立意高 ,《表演者言》《聲臨其境》迴歸表演者的真功底,《歡樂中國人》通過一個個普通人故事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這!就是街舞》引發大眾對青年文化的重新發現和思考,《三個院子》迴歸紀錄的本體,“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人民日報》的評價中,關注現實、講好故事成為關注重點。

《創意中國》:“慢”特色與“厚”姿態

節目讓我們看到,有如此多的創業者在堅守對中國文化至誠的熱愛,他們有情懷、有擔當,也有腳踏實地不斷探索的實際行動,他們在創新與文化之間找準了契合點,成就了《創意中國》的文化底色與價值深度。

《創意中國》為創業類節目建立起新的範式,展示了創新活力,讓此類節目從單純挖掘綜藝看點、競技看點,轉向關注創新項目對文化、社會、百姓生活的切實意義。節目讓觀眾感受到那些走在時代前列又沒有脫離現實生活的創業者的故事。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環球影迷大會》:文化類綜藝節目如何創新

業內人士認為,文化類綜藝節目要走出同質化、低收視的困境,首先還是要在內容和形式創新上有所突破,讓人們印象中“高冷”的文化真正具有觀賞樂趣,讓觀眾產生共鳴和參與感。

另外,專家也指出,現有的文化類節目在內容上僅限於字詞、成語、詩歌等文學類文化類型,內容開掘上較為單一,有待於對更寬的文化類型範疇進行開掘。

央視四套推出的《環球影迷大會》在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節目以來自世界各國的電影愛好者為主角,設置多個競賽環節考察選手們的電影知識,通過激烈的競爭彰顯電影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國電影的美學體系,展現了近年來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大發展的巨大成就。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詩歌之王》:要創新,也要回歸本原

日前,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文化背景的非專業朗誦者登上舞臺、傾情表達對詩歌熱愛的視頻廣泛傳播。這檔《詩歌之王》節目從古詩詞與成語之外,找到了一方勾起大眾文化熱情的領域。

將富有音樂韻律的詩歌朗誦出來,是將詩歌置於本來面貌來展示,還提升了互動性和吸引力。正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志熙所說,詩歌蘊涵著豐富的筋骨和氣韻,通過吟誦,能更加深情地傳達出來,這對普及詩歌也有很大助力。電視媒體在尋求創新之時,別忘了迴歸文化本原。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表演者言》《聲臨其境》:表演,要看真功底

其實,紮實的臺詞功底才是演員安身立命的本錢,但在快餐文化的裹挾下,很多觀眾覺得顏值就是正義、流量代表一切,加之後期配音和替身演員的泛濫,讓一些演員自覺不自覺地淪落為刷臉機器,淡忘了臺詞功底的重要性。長此以往,觀眾才是最終受害者。

在上述節目中,老戲骨們用揮灑自如的表演功力,給只憑顏值生存的演員,以及浮躁的市場上了生動一課:能為表演添彩的,絕非浮誇無內涵的顏值,而是厚重又純粹的真正功底。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國家寶藏》:爆款勝在內容好

《國家寶藏》雖以文物為核心,但有陣容龐大的明星團對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加以解說、演繹。這種形式不僅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由於各位明星自帶流量,引出了諸多茶餘飯後的談資與話題,在話題影響下,又會有更多人收看節目,觀眾群體幾乎呈幾何級數式增長。

如果能以互聯網思維經營文化節目,改變傳統語言表達風格,在調查清楚受眾群體及喜好的基礎上,儘可能尊重相應受眾的視聽語言習慣,改單向度灌輸式為多角度互動式傳播。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歡樂中國人》: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的《歡樂中國人》通過一個個普通人故事,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

好的故事還需要藉助好的手段。通過電視節目的方式,引入“中國故事講述人”,通過當事人和嘉賓們的演繹,更生動鮮活地傳遞故事本身的內容和精神內涵;同時,借力融媒體,用情景演繹的表演方式生動再現人物傳奇。在全媒體時代,更要善於通過各種媒介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聲臨其境》:“演技派”的春天來了

對任何一位優秀的演員而言,成長道路都是漫長而坎坷的,“聲臺形表”的基本功錘鍊,一個也不能少。如果完全寄希望於配音和替身,那藝術的道路只會越走越窄,因為靠臉吃飯的人,容顏總會老去。

節目中,趙立新、唐國強等一群“匠心演員”,給浮躁的市場和年輕的演員紮紮實實上了一課——能夠為作品添彩增色的,一定不是蒼白浮華的虛有其表,而是厚重純粹的藝術魅力。我們期待如演員翟天臨所希望的:“認真演戲的人的春天就要來了。”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這!就是街舞》:街舞背後的活力與自信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每一代青年也都有表達愛國、表現自我、力行實幹的方式。可以說,這一輪街舞熱引發了我們對青年文化的重新發現和思考——許多人印象中邊緣化的街舞,原來也可以公益化和本土化,與社會主流文化相契合;原來我們的社會主流文化早已摘下了看待和理解青年時尚潮流的“有色眼鏡”,以包容的胸懷呈現出新時代中國的開放和自信。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三個院子》:嚮往“詩意地棲居”

《三個院子》迴歸紀錄的本體,“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節目用電視紀錄的方式,將不同群體的人物置於時代背景下,看似平常的人物關係通過微觀的敘事,讓觀眾參與到生活情境中。隨著情景推進,大家在相互觀察中建立起信任關係,也在日常體驗中形成交互式的生活感受,從陌生到熟悉瞭解,從衝突到包容和睦。

節目通過典型環境的精心選擇,讓人物的典型性格與典型環境交織在一起,在視覺手段的輔助下得到淋漓盡致的呈現。無論市井衚衕,還是海濱風情,這些畫面均具有影像化的詩意表達,視覺上給人以清新和清閒,素淨而不奢華。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信中國》:站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偶像

這些信件的書寫者,或偉大,或壯烈。在打開這些書信的若干分鐘裡,《信中國》的信使們引領觀眾走過 “尋找”的漫漫長路,讓人們認識到先輩們至情至性的一面,他們有情有義,有血有肉,他們是人間的真善美。

發現值得更多人關注的信,打開屬於中國的書信,尋找屬於這個民族的信仰,從書信中的真實,發現人性的真善美,映照出信仰的光芒,《信中國》讓我們感受到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溫度。

人民日报红黑榜|2018上半年《人民日报》表扬了这十档综艺

《人民日報》2018上半年最關注的三個話題

文化節目:

近年備受關注的文化類節目, 有語言競技類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朗讀類的《見字如面》《朗讀者》《信中國》,綜藝類的《喝彩中華》《傳承者》,紀錄片式體驗類的《百心百匠》《非凡匠心》,演講類的《我是演說家》等。2018年各大衛視跨年演唱會中,浙江衛視與喜馬拉雅FM共同打造“思想跨年”,深圳衛視也攜手得到APP打造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文化類節目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辯證地思考其背後的生產與傳播邏輯,重點把握好三個平衡:一是把握流行風潮與創造獨特價值的平衡;二是把握國際生產模式與本土化創造的平衡;三是把握重點營銷與多元平臺傳播的平衡。

節目模式出海:

網綜求變:

  • 網絡綜藝如何困中求變

近年來備受人們關注的明星天價片酬問題,也與網絡綜藝的過度迷信明星效應有直接關係。

近來比較熱門的幾部網綜,《拜託了冰箱》是一檔美食脫口秀節目,明星爆料是不少觀眾眼中的主要看點;《火星情報局》也在情報機構的情景設定下強化了知名主持人的角色影響力;推理遊戲節目《明星大偵探》更是集合了不少一線明星、“名嘴”……越來越多的網綜在強化和比拼明星效應中來帶動流量與收視。

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得更高的經濟回報,礙於資本和收視的壓力,礙於市場競爭的殘酷,不少視頻網站很難沉下心來潛心創作。甚至有個別網站看到哪個節目火了,就複製其節目形式,換幾個明星嘉賓便迅速上線。

  • 網絡綜藝亟待優化升級

以“95後”“00後”為主的深度網綜用戶使得求新、求多、求快、求變成為生產者的主要目標,再加上網絡綜藝與生俱來的高度產業化、市場化特徵,使得以視頻網站、製作公司為主的創作生產主體片面追求其產品屬性和營利目的。在生產與消費共同作用下,網絡綜藝產業開始面臨結構失衡、文化失位、價值失範的風險。

首先,市場的急劇擴容逼迫各大視頻網站常年保持旺盛的節目輸出,其兩極分化的馬太效應驟現,網絡綜藝面臨產能相對過剩、結構失衡的挑戰;其次,細數2017年播放量超過10億的16檔“超級網綜”,偶像養成、明星遊戲、脫口秀、生活體驗、娛樂報道等類型佔據絕大多數,文化類節目則屈指可數;再次,網絡綜藝節目長期存在過度娛樂化的問題,在行業主管部門不斷加大網絡視聽內容引導管理力度的情況下,仍有不少網絡綜藝節目打“擦邊球”,存在低俗、媚俗、價值觀混亂的問題,對清朗的網絡生態造成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