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在近代中國歷史上,黃埔軍校的名氣可謂十分的大,黃埔軍校從1926年一直到1949年,一共辦了23期,每一期學院平均500人左右,23期一共培養出13000餘人,我們最熟悉的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林彪、陳賡、左權都是黃埔軍校的學生,都是前6期的學員,為什麼後來的23期幾乎沒有一個出名的將領呢?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第一就是歷史的原因,為什麼這麼說呢?那就是前幾期的校長是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在國內外影響力都是非常的大,好多在國外的留學生,是跟著孫先生的大名來報名的,從國外回來的,文化水平比較高,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家庭條件相對也是比較好的,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出國留學。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第二呢就是前幾期的學員都是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課程,進去的所有學員都是學完了所有的課程,還有很多的實習機會,讓學員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當時都是內部戰爭,到處都是小的軍閥混戰,一沒有戰術,二沒有什麼經驗,三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四他們幾乎都是為了吃飯或者是錢才會去當兵的,所有黃埔的打他們太小兒科了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第三就是黃埔前期,學校裡面的所有工作人員工作認真,對學員負責,對自己的工作負責,老話說的好,新官上任還三把火呢?老師是真心真意的教,學生也是實心實意的學習,還有就是當時中國到處受氣,只要是有血性的人,都會有為國家盡一份力量的心態,不是老話說的人爭一口氣,為國家爭光的骨氣。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說到後17期的話,我也總結了幾點原因:第一就是孫先生去世了,老蔣當上了黃埔的校長,名字也改成 軍官陸軍 學校了 ,這個時候的黃埔風氣已經沒有多麼好了,為什麼呢?時間長了,監督不利的情況之下,有很多事情都會發生的。

第二呢比如說關係戶,什麼是關係戶呢?就是前幾期黃埔培養出了很多著名的將領,所以他們體制內的官員,就是想著把自己的子弟還有部下,送到黃埔進修充電,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去鍍鍍金的,鍍金之後,回去以後就有提升的理由了,這樣就可以增強自己的勢力,就有資本和上面邀功、爭取自己的利益。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第三呢就是好多底層的人員也有資格進去了,原因就是當時戰爭天天打,傷亡十分慘重,前線需要不斷的補充兵源,那就會出現好多學生根本就是沒有上幾次課,就直接輸送到戰場上了,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一是沒有理論基礎,二是沒有實踐的機會,這樣的環境出人頭地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第四呢就是老蔣也徹底對黃埔失望了,名字都改成了陸軍軍官學校連校長都不當了,讓一個幾乎沒有什麼能力的人當校長,想想我都記不住這位校長的名字,在他的帶領之下,可能培養出來名將嗎?答案是一定的,不可能,還有他們內部出現分裂,自己在窩裡鬥,自己人不停的內耗,這樣的環境,所以培養出來的學員也好不到哪裡去。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黃埔軍校共辦23期,為什麼前6期名將輩出,後17期一個沒有

綜上所述,我們完全可以斷定黃埔後期的學生是不可能培養出來精英,隨著歷史的發展,所有的事情都會過去的,不要有偏激的看法,我們要用客觀的眼光去看歷史,這就是黃埔前期為什麼能培養出來精英的人才,到後期沒有培養出一個名將的原因,歷史往往是在不停的重複上演著,只是換一個時間,換一個地點,換一個人物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