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道州陽樂田社區烏龍廟

烏龍廟的來由

烏龍廟,烏龍廟位於道州古城西郊濂溪河北岸,神仙山東側,與道州古城相隔一公里路程。烏龍廟是道州烏龍廟民間文化發源之地,是道州現存文廟古建築群保存最完好、民間文廟文化氣息最濃厚的樞紐之地。道州歷史人文薈萃,烏龍廟不僅是明清時期道州傳播民間文化教育的聖地,同時也是近代史上道縣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烏龍廟始建於南宋年間,距今已有近700多年曆史。南宋未年,道州田氏先祖為廣西平樂剌史,宋未明初遷於道州西郊墨地而立村,取名陽樂田村。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立村後,為弘揚田氏宗族家風,和促進與當地各民族文化交流,宋明初期,田氏家族集勞動所得,經過認真選址,在位於濂溪北岸,神仙山東側的空地上興建起廟宇第一期工程,取名烏龍廟。由於當時道州當時經濟過於貧乏,田氏家放經濟實力還處於困難時期,一期工程後,烏龍廟還並沒有形成規模。為弘揚田氏家族良好的家風,促進與當地人民的文化交流,經過幾代田氏家人與近200多年的努力,1400年前,終於將烏龍廟建成。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受道州民間文化傳統影響,烏龍廟幾經修繕整改,終於成就為道州古城西郊佛教與融入民間文化內涵樞紐之地。

烏龍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廟宇主要由正堂、學堂和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其佔地面極大,氣勢宏偉,民族風格濃厚,從1410年初開始,前來烏龍廟求佛遊客數不斷增多。受當時道州民風之影響,田氏家族以田氏家風特有的做人品質,定為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為烏龍廟廟會日。廟會這一天,廟門的東側廣地場上搭有戲臺,廟門東西兩側的長長走廊上成為廟會的自由商業街道,這裡集聚了道州各種地方風味,其中田氏家族沿襲千年傳統風味不變的粽子粑粑和叫子粑粑深受遊客的歡迎。經過幾百年的歷史沉澱,烏龍廟會包粽子,吃叫子粑粑與道州五月端午龍船競渡,成為道州的兩大鬧市和地方特色景觀區。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烏龍廟的基本信息

烏龍位廟,位於道州古城西郊一公里的濂溪河北岸,座北朝南而建,廟內設有求佛還願供奉祭神臺:門前濂溪河水由西向東流淌,兩岸柳樹成蔭,河水清清。21世紀初期,田氏家族在之裡修築了一條攔河滾水大壩,配有大型仿古水車,水中設有漂流竹排,成主道州人民休閒避暑的理想之地。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田氏家族歷史人文薈萃,中國共產黨道縣早期農民領袖田鵬曾在烏龍廟秘密辦起了農民協會,不惜流血犧牲為人民群眾某取翻身自由。大革命失敗後,田鵬壯烈犧牲,葬於烏龍廟旁的神仙山。烏龍廟不僅是道州古城西郊鄉村的文教活動中心和觀光旅遊避暑休閒之地,同時也是道縣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烏龍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廟宇主要由正堂、學堂和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其佔地面極大,成為道州東有城皇廟西有烏龍廟的兩大鬧市和地方特色景觀區。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烏龍廟曾幾次連遭天災人禍,最為嚴重的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廟內的全部設施被清掃出門,改成為村級學校。20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道縣民間五月端午龍船競渡文化的興起,烏龍廟得以修繕。廟內的全部設施均以過去的樣式得到了很好的恢復,正堂、貢院和學宮全部按部就班,恢復原樣。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烏龍廟修繕後,田氏家族為弦揚和發展道州端午民間龍般競渡民族文化,每年五月初一至端午節這五天時間裡,村裡除每天派出龍般隊參加全縣龍船競渡活動外,每逢3、5、7、9單數年份或是風調雨順之年,在烏龍廟舉行一次包粽子、吃叫子粑粑 、求佛還願廟會活動,日接待遊客數千多人,端千節這一天遊客可達數萬人以上,是道州古廟會觀光旅客人數最多,文化氣息最濃厚的古廟會旅遊的景點之一,也是蜚聲湘南西南山區周邊縣區集旅遊,休閒避暑的旅遊勝地。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烏龍廟的歷史沿革

烏龍廟正堂是道州龍船競渡文化淵源之地之一。相傳建廟之初,田氏祖先受仙人之夢託,濂溪河二太子將有助於沿河一帶的民眾,託他以廟前的柳樹制龍頭,黑山之樹作龍身,取六月洞苦涼樹當劃漿,以廟名為船名,每年五月初一下水沿河敲鑼打鼓以示謝意。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濂溪河水由西向東而流,在道州古城牆的西關橋下游與瀟水而合,一同匯入瀟江。自古以來道州人民每到端午前後,並在瀟江河裡舉行龍船競渡文化交流,受道州龍船文化的影響,陽樂田烏龍文化原本是一種佛教民間活動,從此也融入了社會,成為道州龍船民間文化活動重要組成部分。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自明清以來,濂溪河沿岸風光優美市井繁華和烏龍廟特有的文化景觀,曾被歷代文人所謳歌。1944年,蘇聯空軍在支援中國人民抗戰期間,一架軍用飛機曾因故障迫降於烏龍廟前的營江大洞,從此,道州烏龍廟走進了歐洲人的視野.

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為保護古文化遺產,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歷數年的精心維修和復建,烏龍廟內的一批文物古蹟和旅遊景點得到了恢復和修繕,同時還被列為永州市重點保護單位。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烏龍廟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修繕後,成為濂溪河沿岸一帶最為古色古香古色的旅遊文化基地。同時田氏宗族按歷史上形成的廟會格局,複製建起了大型水車風光帶和水上漂流竹排,保持了傳承千年的包粽子、吃叫子粑粑等小吃風味,烏龍廟會和成為集水上漂流、休閒避暑於一體旅遊勝地。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2016年11月3日,在道縣商貿城賣床上用品的邵東李老闆,他把我們烏龍廟的瓦全部修好,並買來了新鋪墊(供跪拜用品),原因是他老婆夢見了我們的烏龍,加上他這從夢見烏龍,做生日也發了財,過來還願的。

之前壽雁的一家人,姓吳,十幾年都沒有生男孩,他聽說烏龍廟很靈驗,就過來我們烏龍廟拜了一次,就生男孩了,從此後,他們每月的初一都來拜。

聽說30幾年前,有個人在烏龍廟讀書,來的早,也是誠懇的拜了,並許願,發財後從修烏龍廟,之後就發了財,從2007年廟就修繕完整了。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2016年11月20日,道縣文物局唐局長帶領國家級文物專家對烏龍廟進行考證,通過考證,正式全面申請“瀟河古道”如果申請成功,從此烏龍廟就成了國家級文物了,到那時,道州陽樂田社區的古廟將迎來更多的考古專家和遊人。

道縣有座烏龍廟,聽說大有來頭

烏龍大王,最靈驗的,有求必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