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磁场 佛山陶企缘何聚集藤县

梧州磁场 佛山陶企缘何聚集藤县

藤县是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2009年,看准东部省市推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藤县派出多支招商队伍赴广东等地“淘金”,并于同年9月开工建设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此后,一批佛山陶瓷企业陆续来到这里“开疆拓土”,产业聚集效应逐步形成。

如今,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已从一片荒山变为拥有21家陶瓷企业、2017年工业总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被当地媒体称为“南国新陶都”。“园区的规划是建设70组200条陶瓷生产线,我相信这一目标很快便能实现。”中和陶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李勇辉说。

从无到有▶▷梧州陶瓷的“佛山印记”

从佛山西站出发,沿着南广高铁一路向西,过了梧州南站便抵达藤县站。而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距离藤县站仅3公里。

这条商业街建于2014年,商业面积约3万平方米,共有60多间商铺。它主要用作产业园的商业配套,目前商铺已全部租出。在这里,欧神诺、科达洁能等佛山品牌随处可见。更有趣的是,停在路旁的车辆过半挂着佛山牌照。

黄国策介绍称,目前入驻园区的陶瓷企业,超九成来自佛山。从最早一批的瑞远陶瓷、金舵陶瓷,到近期入驻的欧神诺、蒙娜丽莎,越来越多佛山陶瓷企业将藤县作为产能转移的目的地。

事实上,产业园与佛山的联系远不止如此。李勇辉说,早在2008年,广东提出要“腾笼换鸟”,推进产业转移,梧州便“嗅”到了这一机遇。“藤县有着丰富的陶瓷生产原材料,那时已经有很多佛山陶瓷企业从这里购买原材料。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佛山陶瓷企业引进来呢?”

随后,当地政府便多次赴佛山招商,并于2009年开始建设陶瓷产业园。彼时在县住建局任职的李勇辉,正是产业园规划的制定者之一。

就这样,李勇辉和他的同事用一个多月时间作出了规划图。一个有着“佛山印记”的陶瓷产业园在藤县诞生。

“藤县速度”▶▷佛企厂房10个月建成投产

从商业街往里走去,不一会便来到欧神诺陶瓷藤县生产基地的施工现场。只见一群工人正紧锣密鼓地投身施工建设中。“接下来,这里将有7条生产线投入运营。基地完全达产后,年生产能力最高可达5000万平方米,年产值18亿元,”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晓春说。

继佛山、景德镇两大生产基地后,欧神诺陶瓷从去年开始寻找第三个生产基地。“为了寻找合适的生产基地,我们先后去了四川、湖北、山西、广西等多个省区,最终综合考察决定选址藤县。”殷晓春坦言。

为何是藤县?他形容这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藤县乃至梧州掐准了佛山陶瓷产业转移这一时机,多次开展精准招商,形成了不错反响。

其次,藤县坐拥“水陆空”三位于一体的交通网络,距亿吨西江黄金水道仅5公里,离通达3000吨货轮的赤水港码头20公里,进入赤水港码头的铁路已经建成并通车。“接下来,我们就计划通过水运将产品运往沿海及东北地区,物流成本仅为汽运的五分之一。”

此外,当地政府的“一站式”服务同样让殷晓春印象深刻。“一般而言,建一个陶瓷厂需要两年时间,而我们在藤县的生产基地只需要10个月。这在整个陶瓷行业都很罕见。”他将其概括为欧神诺的“藤县速度”。

同样看中藤县“天时地利人和”的还有佛山金舵陶瓷。“我们八年前入驻园区的,算是’拓荒者’了。”广西新舵陶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根铨回忆起八年的变化,不由感慨道,“我刚来的时候,藤县还很荒凉。县城里见不到一个红绿灯。那时园区还是一片荒山,我们只能开吉普车出入,搭着简易棚办公。”

随着时间推移,如今藤县县城高楼渐起,新舵厂区内也已是连片的厂房与平整的公路,公司内部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也即将揭幕。而杨根铨也早已习惯每周在佛山、梧州之间往返的生活。“这里去高铁站非常方便,不到两小时就能到佛山西站。我现在连藤县站的高铁时刻表都能背出来啦!”他笑着说。

提档升级▶▷藤县瞄准高标准陶瓷专业园区

登上藤县陶瓷文化公园观景台向远处眺望,产业园内十几家企业的生产车间排列得整齐划一。

“现在新舵、佳和美、瑞远、宇豪等最早一批入驻园区的陶企已经做大做强。今年,欧神诺和蒙娜丽莎已先后落地园区规划建设。”李勇辉翻开产业园详细规划图,指着在矿区距离陶瓷园区约6公里的高岭土覆盖区域介绍道,“我们准备在此搭建传输带,以减少物流成本。”

一直以来,对于发展陶瓷产业,藤县有着坚定的决心。据当地媒体报道,在做好园区建设的同时,藤县主要领导曾多次率队到佛山、景德镇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随着陶瓷产业的集聚与壮大,相关配套企业也陆续进驻园区。“科达机电目前也已经入驻,年底营业,准备专门做机械供应和维修服务。釉料研发企业也同步跟进进来,年底之前已对接2家。”李勇辉还透露,接下来纸箱、模具、五金、机械加工等陶瓷生产配套项目也将陆续落户。

对于未来发展前景,梧州与藤县目标明确且颇有信心。“未来,我们将和佛山进一步深化陶瓷产业合作,通过佛山陶瓷协会和藤县陶瓷协会的合作桥梁,建成集陶瓷生产和陶瓷配套服务为一体的高标准陶瓷专业园区,继续将藤县陶瓷产业做强做大。”徐文伟说。

李勇辉也表示,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下一步目标,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对其全力打造“南国新瓷都”,有着清晰的提升路径,那就是走提档升级之路,把招商重点放在引进知名陶瓷企业上,以带动整个园区发展。

然而,在殷晓春、杨根铨看来,当地高端技术人才缺乏、生活配套欠缺等,仍是藤县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目前,欧神诺与新舵均采用自带技术团队或自主培养技工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近期,藤县职校联系了10多所广西高等院校前来对接,未来有可能携手高校共同培养人才。”殷晓春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