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房地產行業飽和了嗎,房子是剩餘還是緊缺?

現在的房地產市場還是繼續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雖然相比前兩年有了不少下降,但是總體還是呈現較快的增長速度。隨著開發商佈局的擴大化,新建商品房的數量還是在持續上升,那麼如此多的商品房被新建,房地產行業還沒有達到飽和嗎?

現在的房地產行業飽和了嗎,房子是剩餘還是緊缺?

其實,單純說人均住房面積的話,似乎應該是已經達到了我們想要的水平在2017年的統計當中,已經可以達到40.8平米,也就是說一個三口之家可以擁有一套120平米的住房了。一個舒適的三居室妥妥的沒問題了。但是目前來說,很多人還是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從人均的角度來說,因為房子是個人購買的,按照自己的需求購買,買多買少都是自己的。討論這個平均數沒有什麼意義。

因此,在看似飽和的面積當中,存在的其實還是不飽和。因為很多人是擁有多套住房的。可能一個人就擁有上千平米的住房面積,這都是存在的。

現在的房地產行業飽和了嗎,房子是剩餘還是緊缺?

其實,對於房產市場的房屋數量來說,我們面對不同的階層一定有不同的答案。

對於上層階級也就是有錢人來說,他們的房子遠遠達不到飽和,因為有資金,想要多少就可以有多少。但是他們的面積應該是過剩的,不過他們不在乎,在乎的就是房產的投資和升值的價值。

而對於中產家庭來說,目前的房產數量應該是略有剩餘的,因為這些人有房子,有購房的能力。所以他們可以支配資產買一套好房子,然後投資性的再買一套房子租出去理財。這也是很常見的。

現在的房地產行業飽和了嗎,房子是剩餘還是緊缺?

但是對於一些工薪階級和剛需來說,他們現在可能獲得一個購房的機會都有些困難,或者說他們想要買房還需要和別人競爭。對於他們來說,目前的商品房應該是緊缺的,尤其是新建商品房。可以說是一房難求。

對於最底層的群眾來說,住房其實就是一個奢望,買房是不能的,所以房子多了,少了對他們沒有意義。

因此,對於房產市場的飽和度估計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人均只是一個掩耳盜鈴的方法。說實話,你們自己覺得自己有幾套房子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