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的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有安全感?

王昆立

孩子的安全感依戀有幾種模式?對於孩子來說,安全感有多重要?

第一種:焦慮-迴避型。無論父母離開還是回來,孩子都顯得無動於衷。孩子的需求被粗暴對待,被排斥,或被漠視。於是孩子明白,如果他表現出焦慮無助,並不會有什麼結果。他得出的結論是他配不上被愛,被關注。

第二種:安全依戀型:父母離開時孩子發出抗議,回來時孩子送了口氣,並尋求接近父母。這樣的父母以貫穿一致的適當方式回應孩子發出的信號,尤其是無助時的信號。對孩子來說,父母是隨時可期待的,態度是連續一貫的。孩子因此學會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會有人去照應他,他意識到自己值得被關愛。

第三種:焦慮-矛盾型:孩子在父母離開時表現出焦慮,而父母回來後孩子則表現出既接近又排斥。因為父母的反應無法預測,孩子相同的一個行為,有時被欣喜的接受,有時又被粗暴的拒斥。因為家長的態度難以捉摸,孩子無從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能取悅父母,他得到的結論是自己不配被愛和關懷。

第四種:一種沒有安全感的、混亂的依戀關係:孩子完全失去方向,在家長回來時表現出的是呆楞、害怕、慌亂,甚至是抑鬱狀態。父母的生活混亂無序甚至有可能虐待孩子,孩子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他沒有安全感。無論他遠離父母還是就在父母跟前。他得出的自我形象是不被尊重的。這種混亂的依戀關係常發生在氛圍糟糕的家庭。

總體來說,在一歲左右,百分之五十五的孩子是有安全感的模式,百分之二十二世焦慮-迴避型的模式,百分之八是焦慮-矛盾型的模式,百分之十五是焦慮-混亂型的模式。

這種最初建立的依戀模式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保護或破壞作用,尤其是在人處於困難處境的時候。

關注芝麻育兒專注於0-8歲孩子家庭在健康、養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問題,關注我們就有答案!

芝麻育兒

父母離婚對孩子最大的打擊就是失去安全感。所以,讓孩子知道,雖然父母離婚了,但他永遠不會失去父母對他的愛,這一點至關重要。讓他感受到雖然他只和父母-方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樣安全、穩定,他不必擔心什麼。做到這一點,需要父母雙方的合作,這對大多數離異的夫妻來說很難。和一個也許帶給你很多創痛的人合作,你可能極不情願,但你不能把你們之間的恩恩怨怨遷移到孩子身上。


畢竟雙方都是孩子的親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無法抹去。如果把仇恨強加給孩子,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還會使孩子長大後失去愛心。所以,你需要以理性和寬容來對待曾經傷害你的人。撫養孩子的一方要允許孩子與另一方聯繫,不撫養的一方則要多來看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雖然不在一起,但對自己的愛沒有變。

1、注意不要過度保護,。長期過度保護孩子的依賴性就會增加。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脆弱、依賴,缺乏主見和獨立意識,一旦離開了家長,便茫然不知所措。

2、切忌期望值太高。缺少了配偶,不少 家長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託。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著過度的壓力,心理負擔沉重。

3、缺損家庭與父母雙全的家庭不同。缺損家庭的兒童同父母雙全家庭的兒童相比,既有共同點,又單親家庭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教育缺損家庭的兒童,除了用一般的教育方法之外,還應該採用一些特殊的措施和方法。教育缺損家庭兒童應注意如下幾點:

(1)給兒童充分的愛撫。

(2)滿足兒童必須的物質要求。

(3)引導兒童積極參加集體性的社會活動

(4)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和某種特長,鼓勵兒童積極成才。

(5)離婚家庭應該做到"文明離婚",離婚後,父母雙方都應該做到繼續關心孩子

4、 經常地表達讚美和激勵。注意在生活中彼此讚美,不要互相批評。

5、 要和孩子共同娛樂。要孩子說出他們最喜歡、最渴望家長說出的三句話。孩子們通常會希望家長說"我愛你"、"週末帶你出去玩"、"我們去麥當勞"等等。

6、 把握所有機會,激勵孩子的自尊心。

7、培養孩子多元化的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等。降低家庭內部的紛爭,不要強求家庭成員的一致性。

8、教大家傾聽的技巧。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講滿10分鐘,無論對錯,不要批評他,培養起孩子確信你在傾聽。然後,你閉上眼睛整個回想一遍,然後再和孩子交流。

9、孩子在感情、就業等等問題上,難免會和你不一致,讓孩子說出他自己的理由,如果交流沒有效果,就不妨擱置幾天再嘗試。不要回避外界的幫助。無論是自己的朋友,還是心理諮詢師,都能夠提供給你克服家庭障礙的方法。



lanv1

離婚是夫妻倆婚姻和人生的悲劇,理所當然地苦果應該由夫妻倆人共同承受。可是,離婚的惡因苦果不斷輻射給與婚姻有關的親人,首當其衝的是最無辜、最脆弱、最缺乏承受力的孩子。離婚的陰影多年後一定會在成人的心目中被抹去,但卻成年累月地吞噬著孩子純真的心理。所以,單親家庭的父母們,怎樣將離婚的損傷降至最低,是作為父母不能迴避的責任和考驗。

離婚後的單親家庭,首要的就是不要傳播仇恨的種子在孩子的心田中。有個別人會將孩子拖進愛情戰爭中,發展孩子成為同盟者。想過沒有?這讓同樣深愛對方的孩子如何選擇和站隊,結果或許會如你所願但不堪重壓的孩子卻會產生自責和逃避現實的心理。所以為了孩子,為了真正結束愛情戰爭,當你的孩子再問起夫妻中的另一方現在在哪裡的時候,就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雖然今後不能住在一起,但仍然會常來看望你,並陪伴你長大。”如果出戶的一方來探望孩子或帶他外出玩耍的時候,應根據事先的協議鼓勵孩子同行外出。

同時,離婚之後,單親家庭中的父母要重新建立與子女的信任感。給孩子加倍的尊重和愛撫,以彌補之前心靈的創傷。當孩子長大時或一個合適的機會,客觀地告訴他過去發生的一切。

有專門的調查結果顯示:離婚之後,如果原來的夫妻雙方還能保持比較和諧的關係,對之前婚姻的看法和情緒都不失理性的話,孩子在離婚後的傷害會大幅降低,心理發展就會不落人後。


鵜鶘心理

1)世俗中人,多數人都喜歡帶著有色眼鏡看人,所以,為了不讓你孩子有自卑心理,你需要努力的工作;

2)作為單親媽媽,會覺得孩子得不到父愛,很容易溺愛或遷就孩子,事實上,應該給予孩子一份理性,讓他明白做人是需要有原則的;

3)不要因為你是單親媽媽,就頻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苦,而是用那怕假裝的堅強,讓孩子從你身上看到樂觀;

4)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的時候,不要青紅皂白的護短,而是客觀的評論是非,讓你孩子看清瑣事的最起碼榮辱;

5)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你前夫,給孩子營造擁有平常心的婚戀觀;

6)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不要總把他拴在你視線範圍內。


木子李

我是小學老師,我教的學生極個別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很抱歉的說,通常小毛小病更多的學生——家裡,多多少少有些問題。

我覺得,單親家庭的父母不容易。自己要面對一堆事情,還要兼顧孩子的感受。孩子不是沒有安全感,而是根本不太希望自己缺少父愛或者母愛。但他必須接受這個真相,大人不再相愛了無法在一起的事實。但,一定要告訴孩子:無論父母是什麼關係,去到哪裡都是這個孩子的爸爸、都是這個孩子的媽媽。只是,也許不在同一個屋簷下。大人的世界很複雜,小孩子不懂。只要,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就行。每個人,都要有每個人要做的事、要承擔的責任。對不對?安全感,更多還是來自強大的內心哦。


飄雨桐

曾經如許重要的契約畫上了句號,其中可能還夾雜著愛恨情仇的轉變。

萬事皆有因果,婚姻的破裂,只是時間軸上的一個點,而離婚前後所有的言行累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才遠遠重於婚姻破裂的這一個“點”,夫妻之間,一定有著無法向他人言說的深情或仇怨、默契或疏離、忠誠或背叛,因此,也總會激發出在其他任何人際關係之中都無法體現的熱烈情緒,所以,當曾經親密的關係走到盡頭,如果平日累積的極端情緒不能得到有效的平復,就會演變為惡語相向的詛咒、不甘心的復仇與無法自持的自怨與自憐。

很多人也許不曾想過,無論彼此之間有過多少纏綿與爭執,當他們走進婚姻並誕下一個新生命時,當他們為人父母之時,所有的纏綿與爭執就已經不再是兩個人的事情。

我有一個大學室友,她父母在她初三那年離了婚,前陣子我們見面的時候,她用非常平靜的語氣跟我聊起了“離婚”話題:“在他們的離婚過程中,最平靜最理性的那個人,其實是我。他們分居了好多年,但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每次單獨見到我,都會用惡毒的語言極盡所能地誹謗、詆譭對方,在我面前哭窮、訴說委屈。兩個已經毫無關係的陌生人至今仍是針鋒相對,只要提起對方,情緒就瞬間失控,把所有負面猜想全部安到對方身上。”

儘管她敘述的語氣很是平靜,但我們無法忽視,在離異家庭中,肆意狠毒的詆譭與不負責任的誹謗,給孩子造成的會是毀滅性的傷害。

他們絕情地離間孩子與對方之間的親子感情,摧毀屬於孩子的,最堅實可靠的堡壘,殘酷地向孩子宣告一個冰冷的事實:與你血脈相連的人,根本不愛你,不僅不愛你,他(她)還是個讓人無法原諒的壞蛋。

如果你去問問那些掐紅了眼的男女:“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些什麼?你體會過孩子的感受嗎?”,他們多半會生氣地回答:“我全是為了孩子好,跟那樣的人打交道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或許,被婚姻傷透了心的人會變成一隻嗚咽的,虛張聲勢的野獸,致使自己長久地沉溺於怨恨之中,雖然他自身未察覺,但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卻已經被怨懟摧毀。

離婚進入程序之後,大人就要投入到一系列的複雜事務之中,例如財產的分割,撫養權的協商…

然而,孩子要面對的,卻絲毫不少於父母,他們可能需要接受父母其中一方的生活城市變動,需要接受自己的轉學,甚至還要面對父母未來的再婚與家庭重組,這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但是對家長而言,只需把握一個核心,就是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而這,恰恰是最困難的事情。

處於離婚邊緣的人不妨問問自己:“對方不是合格的愛人,但真的是不合格的家長嗎?過程當中只有我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嗎?我是要懷著滿腔怨恨結束婚姻還是以一種開闊自由的心態?我還有決心去創造新的感情和生活嗎?”

如果你在尋找答案的時候,感受到的不是尖銳與憤恨,而是帶著幾分體諒、豁達與樂觀,還留存著一份緩和安寧的心緒,那麼你應該感到慶幸,你的孩子擁有海納百川的父母,並且他能從你的身上學到真誠、勇氣與創造性。

我們不要低估孩子對生活的理解能力。

父母不拼命去維持營造一個和睦完整的環境,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

生活是複雜的,男女感情也是複雜的,也許並不存在固定單一的模式,我們應該相信孩子,相信他們有理解的悟性,這是生命與生俱來的力量。

父母的分手也許顯示了生活的不順意,但對孩子而言,這是幫助他接納真實生活的重要時機,如果雙方在離婚過程中是平靜、包容、自信的,孩子也會體現出極高的包容力和理解力。

孩子已經不得不面對父母離異的殘酷現實,你為何還要生生切斷他對另一方的深厚感情?

所以,已經取得孩子監護權的家長,請不要再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請不要再把孩子當作你的出氣筒,甚至是你報復對方的籌碼。

你在孩子面前拼命說對方的壞話,點燃孩子仇恨的火焰,甚至剝奪對方的探視權,你的行為會將弱小的孩子推入絕望無助的深淵,他會因為擁有那樣“壞”的一位父(母)而感到自卑與羞愧。

可是,孩子的血管中流淌著對方的血液,他多麼想證明自己不是缺爹少媽的孩子!

將孩子置於這般矛盾之中,你於心何忍呢?

如果你因為離異而無法為孩子保全一個家,那麼,

請你為他保全父母的愛,保全他內心的純真和對愛的嚮往,千萬不要讓孩子揹負父母之間沉重的恩怨,別讓孩子在非此即彼的選擇中陷入痛苦與混亂。

愛孩子的你,請不要再在他淌血的傷口上撒鹽。

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有權利快樂的長大。


孩盟國際兒童公館

單親家庭出現之前,肯定是經過了幾番風雨的,所以造就了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有陰影,更導致了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作為單親家庭的父母,把孩子需要的安全感給足是重中之重。首先,在離異時應該心平氣和的談,嚴禁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責謾罵,詆譭對方,孩子看了比你們會難受一百倍。其次,離異後找個合適的時機,同時對孩子說抱歉遺憾等,正面引導孩子去看待父母的分開,明確表示父母的分開不會減少對孩子的關愛,也會視對方為家人,不會仇恨對方,不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破碎。最後,用行動告訴孩子,父母雖然分開了,依然和以前一樣,生活,學習,人生大事依然一起商量做決定,絕對不會推卸責任和義務。


三小姐美食記

結合題目,我感覺單親父母應該做的事總結起來就幾種:

1、多陪伴孩子吧,可以和他一起玩、一起看動畫片等等,主要就是要陪伴;

2、和孩子多溝通吧,不要嫌棄孩子的言語幼稚,要有耐心。

3、多鼓勵孩子吧,鼓勵他去做正確的事。

4、認真傾聽孩子的言論,聽聽他的心聲。

5、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的流露一點父母的事與你無關的意識。

6、不要向孩子播撒自己的主觀意念,無論離異的原因是什麼,都不要向孩子透露自己的主觀仇恨。

7、不要過於溺愛孩子,會有很多不良後果的。

ps:感覺我講的不好,如果不知道怎麼應對,還是諮詢一下專業的心理醫生吧。


藥藥切克鬧

在世界越來越多元化,人們越來越獨立自主的年代裡,想一對人白頭偕老是越來越難了。愛是雙人舞,一個人再想跳,另一個人想離開,舞蹈也無法繼續。

所以,單親不一定就是單親父母的錯,孩子更是無辜的。每個父母在孩子生下的那一刻,看到孩子純真無邪的小臉,都恨不得把最美好的一切給予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還是自己的孩子,婚姻卻無法維繫了。

那做父母的,怎麼樣才能在單親家庭中,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更有安全感呢?

1.社會文化對單親家庭的包容。

越來越高的離婚率,有人說這是“人心不古,道德水準降低”,我卻覺得,從古至今,總有痴男怨女,總有情場浪子,水性楊花的女人。只是,一個年代,會有對情感和婚姻的包容性多寡。有的朝代更開放,例如漢唐,對女子再婚也更寬容,有的朝代就很閉塞,要求女性的貞潔。

在寬容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單親家長更容易獲得幫助和支持,而不是指責和鄙夷。

經濟越發達,社會文化越寬容。所以經濟繁榮的國家和地區,更適合單親家庭的存在。就像奧巴馬總統,就來自單親家庭,也不妨礙他當總統。

2.單親家庭的父母有自信,安全感高,孩子也更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小孩,自己的父母首先要有安全感。單親家庭的父母,如果因為覺得自己是單親家庭,就比人家矮三分,這樣的小孩,也不會很有安全感。在歐美家庭裡,近50%家庭為單親或者重組家庭,北京的離婚率也高達36%。

更自信的夫妻雙方,分手也更平和淡定,而不是相互撕逼大戰,哭天搶地。

3.單親家庭的父母,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孩子會更有安全感。

要想孩子美美噠,家長自己首先要會愛自己,照顧自己。每天光鮮亮麗的出門,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做,努力衣食無憂,即使現在領著社會救濟金,未來也有成為羅琳(哈利波特之母,最賺錢的女作家)--羅琳曾經也是單親媽媽,不知現在是否單身。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羅琳即使現在不嫁,自己有底氣,也是自己不想嫁,而不是沒人要。

4.給孩子找個“替代父母”。

在單親家庭中,常常單親父母容易跟孩子過於親密。孩子的人生,就是自己的人生,完全為孩子而活。這樣的家庭狀態,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過分關注會讓孩子倍感壓力,這是孩子不能承受的。孩子就應該呆在孩子的位置上,不要讓孩子做決斷,或者家庭以孩子的意願為轉移。孩子就是孩子,沒有那麼大能量承受家庭的決斷。

另一方面,家長和孩子過分親密,不利於單親家長找另一半,也不利於孩子未來的感情生活。

單親家長應該首先把自己過好,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保持獨立自主,而不是依戀孩子。

而孩子對家長的過分依戀,有可能成為媽寶男,即使組了自己家庭,也因為過分依戀原生家庭而導致婚姻破裂。

而且孩子在單親家庭中,缺失另一位家長的榜樣作用--兒子不知道一個男人該是什麼樣才更具有男子漢氣概;女兒不知道一個女人該具有什麼樣的女性魅力。

所以,單親家長需要給孩子找個“替代父母”,這個人或許是孩子的叔叔,姑姑,姨娘,舅舅;或許是孩子的老師,鄰居等等。

給孩子機會,多讓他們接觸,讓他們成為孩子的“另一位父母”。


5.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堅強不屈的意識和能力。

有個安穩安心的家庭氛圍很重要,單親家長的示範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孩子內心的自信,才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不然就是狐假虎威。就像《神鵰俠侶》中的郭芙郭大小姐,整天把自己的爹媽掛在嘴上,在江湖中招搖,闖了不少禍;一遇到危險,又只會躲在爹媽後面。

所以,給孩子鍛鍊自己能力的機會,創造鍛鍊孩子能力的環境,例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多參加夏令營等集體活動等等。


唐輝,兒童心理諮詢師,團體諮詢師。

曾出版書籍:

寶寶入園-陪孩子度過入園關鍵期

幼小銜接-陪孩子度過幼升小關鍵期

育兒困惑,商務合作,請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在路上的Nancy

我認為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但又很難解決。

雖然在情感上你們兩個人分開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你們還是需要做好父母應該做的事,要經常倆人一起陪著孩子,不要讓孩子有“我是個沒有爸爸的孩子”和“我是個沒有媽媽的孩子”的想法。這樣他會不自覺的自卑,覺得自己比別的小朋友差,安全感自然就沒有了。有的家庭,雖然父母離婚了,但是兩個人為了孩子還是經常見面。有的家庭是真的分開就分開了,有孩子的一方甚至一輩子不讓另一方見孩子,即便你自己可以把他養的很好,但是另一半應給他的愛還是要另一半給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所以要給孩子安全感,二人即使離婚了,也要定期聚在一起多陪陪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