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國學經典:“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
  • 一、周朝“六藝”,德才兼備。
  • 六藝指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 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朝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正所謂“通五經貫六藝”。“六藝”,乃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
  • 【禮】五禮: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 【樂】六樂:《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樂舞。古代最早的禮儀性樂舞乃《雲門》;堯時有《咸池》;舜時有《大韶》,孔子自稱其聽過韶樂,大加讚賞,稱其樂舞盡善盡美;禹時有《大夏》;商時有《大濩》;周時有《大武》。這都是古代著名的禮儀性樂舞。周時保存有完整的這六套樂舞,成為六樂,分別在重大的祭祀活動中使用:《雲門》用於祭祀天神;《咸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
  • 【射】五射:白矢、參連、剡準、襄尺、井儀。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髮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謂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 【御】五御: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禮·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藝……四曰五馭"。鄭玄注:"五馭: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謂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車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過通道而驅馳自如;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
  • 【書】:書法(手寫,識字,文字)。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 【數】:又稱術數,指理數、氣數(運用方法時的規律),即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運動規律。《廣雅》:“數,術也”。即技術、方法、技巧而已。東漢的鄭玄在他的《周禮註疏·地官司徒·保氏》中引鄭司農(鄭眾)所言:“九數: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勾股也”。
國學經典:“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二、韶樂之雅,何謂《韶樂》?
  • 韶樂,史稱舜樂,為上古舜帝之樂,是一種集詩、樂、舞為一體的綜合古典藝術。曾有“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 《韶樂》集身於詩、樂、曲、舞為一體。
  • 樂舞:韶樂所使用的樂器是嚴格按文史考證作為遠古至明、清宮廷雅樂《韶樂》所使用的樂器製作演奏的。使用的樂器有甬鍾、四虎縛鍾、歌紐鍾、歌縛鍾,編馨銅鼓、木鼓、陶鼓、建鼓、懸鼓、鼗鼓、雷鼓、路鼓、靈鼓、古琴、古箏、古瑟、蕭、笛、排簫、 壎、笙、枳、缶(4種)、石、相、鈴、土號、角共36種200餘件。
  • 舞蹈——長袖舞、羽毛舞、牛尾舞和武舞即盾牌舞。
  • 詩、曲:《韶樂》的研究開發人員從韶山山歌隱含韶樂原形的影子中、在瀏陽古樂中開創出現代《韶樂》曲目。
  • 第一曲:韶韻。序曲音樂是古樂器壎、箏、鍾、磬等構成的肅穆、典雅、神秘,能把人們帶入一種神秘莫測的時空隧道之中,盡情領略古典音樂的魅力。
  • 第二曲:祭祀、狩獵。反映大舜南巡之前,韶山作為一個苗、漢聚居之地,戰亂頻繁,生活動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精神追求寄託於神靈。
  • 第三曲:有鳳來儀。反映舜帝南巡,征服南方三苗。途徑韶山,看到這裡風光綺麗,山青水秀,覺心曠神怡。於是命侍從在此安營紮寨,演奏起和成韶樂,優美動聽的音樂引來了鳳凰,霎時百鳥和鳴,呈現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後來在與苗民交戰時,舜帝用過人膽識和撼人氣魄,以空靈婉轉的韶樂征服了苗蠻,化干戈為玉帛。當舞臺上死一般沉寂時,一束追光照亮了舞臺一角,一位雲中仙女吹著排簫,清新動人。清脆的鐘、磬奏響了,隨著音樂的韻律,沉睡的山民甦醒了,伴著鼓點的節奏翩翩起舞,血雨腥風的戰場變成了歌舞昇平,民族團結的搖籃,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 第四曲:南風歌。反映人們生產勞動的情景。相傳南風歌由舜帝作詞:“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賦吾民之財兮”。意思是:南方吹來清涼的風啊,可以消除人民的怨氣啊;南方吹來及時的風啊,可以增長人民的財富啊。歌詞中可以看出舜帝對人民疾苦的關心。
  • 第五曲:關睢。本曲描寫的是一個古老的愛情故事。它也是《韶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素材源於最古老詩歌——《詩經》中的《關睢》:“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第六曲:湘夫人。本曲描述了一個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傳說堯帝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配給了他最喜歡的舜帝,自此三人如影相隨,恩愛有加。舜帝十分關心國家,經常外出巡視。當他到南方巡查時,不幸駕崩於蒼梧,葬在九嶷山。二妃聞訊後,在湘江邊哭得死去活來,她們把眼淚不時地揮灑在竹子上,竹子全身便掛上了斑斑點點的眼淚,變成了南方的斑竹,最後,她們跳入江中為舜殉情,化為湘祀女神。
  • 第七曲:雲水。本曲原是一首古琴曲,相傳南宋末年著名詩人郭楚望,出於對當時異族的侵略無能為力,立於瀟湘水畔,北望九嶷,洞庭被雲霧所遮有感而發。現重新解讀這部作品,旨在讓大家更多的領略洞庭、瀟湘之美麗,去感受水光雲影、煙霧繚繞之神奇。
  • 第八曲:缶韻。古代素有“擊缶而歌”之說。此曲主要講述的是古代勞動人民自娛自樂,與世無爭,有如世外桃源的生活狀況。此曲歌出自古代詩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我勞我息,自飲自食,爾等堯者與我何及,帝力與我何有哉” ?
  • 第九曲:卿之歌。它是明清兩代重要的宮廷雅樂。它是離現存最近的韶樂。它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其中有一首歌詞出身古代詩歌:“卿雲爛兮, 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國學經典:“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三、孔子聞韶,不知肉味。
  • 《論語·述而第七》:“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那麼,孔子為什麼只在齊國聞到《韶樂》?
  • 傳說在中國遠古虞舜時期,有一種叫做“韶”的樂舞,又稱“瀟韶”。因韶樂有九章,故亦名“九韶”,是一種非常高雅的樂舞。 據當今學者考證,“《韶》本東夷之樂(《齊國[韶]樂的形成與發展》《管子學刊》2002年第二期)”。《孟子》載:“舜,東夷人也”。《禮記·樂記》鄭玄注:“《韶》,舜樂名,言能繼堯之德”。《漢書·禮樂志》:“舜作《韶》”。

  • 可見,《韶》與東夷俗樂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周立國,用《韶》作為祭廟樂,故被視為宮廷大樂。姜太公封齊,作為周之宮廷大樂,當然也要隨之帶入齊國,《韶》又得到了接觸其母體的機會。這是因為,姜太公入齊,以“因俗簡禮”為基本國策,其下歷代君主多繼續執行其開放務實的政策,故而宮廷與民間,沒有象周王朝那樣森嚴的界限,更加有的君主厭宮廷樂舞而喜歡俗樂。齊景公就曾說:“寡人更好俗樂”。《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定公二年(元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齊國所帶參加大典的樂舞就是俗樂(萊樂)。齊國用俗樂作為諸侯會盟大典用樂,可見齊對俗樂的重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韶》樂受到了當地俗樂的影響,而吸收了新的素材,塗上了地方色彩。也正是由於《韶》具備了齊國地方風貌,齊國君主們使用它的場面也隨之擴大,不僅用於祭典,還用於迎賓、宴樂等等。《離騷》“奏九歌而舞韶兮,聊暇日以偷樂”,就可說明屈原在齊國,受到了包括《韶》在內的隆重接待。
  • 《韶》入宮廷而成為宮廷雅樂,再接觸俗樂而又雅俗結合,從而更突出了樂舞的表現力,更增加了藝術魅力,因而更臻完美,這是必然的結果。所以,孔子當看到齊國化的《韶》樂時,當然就不足為怪了;當見到韶樂時,便情不由衷地贊曰:“《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 那麼,孔子聞韶,到底在何處?
  • 現位於今山東省淄博市齊都鎮韶院村北,為一處規模不大的淡灰色仿古建築。門內北牆正中鑲嵌著一方石碑,碑上隸書大字題曰“孔子聞韶處”。民國9年《臨淄縣誌》載:清嘉慶時,於城東棗園村掘地得古碑,上書“孔子聞韶處”。後又於地中得石磬數枚,遂易村名為韶院。石碑左右,分嵌兩方石刻,比碑略小。左邊一塊為“舞樂圖”,上刻二人席地而坐,一人執管橫吹;另一人居右,端坐正視,似乎全部心神沉入美妙的藝術境界中,當是孔子在欣賞音樂;下刻兩個美女,長袖飄帶,翩翩起舞。右邊的一塊為“韶樂及子在齊聞韶”簡介。 到春秋時期,韶樂在齊國仍然盛行。故而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齊,在高昭子家中觀賞齊《韶》後,由衷讚歎曰:“不圖為樂至於斯!”,“學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記·孔子世家·述而》),留下了一世佳話。
國學經典:“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四、韶樂之雅,聖人亦痴。
  • 《論語·述而第七》:“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齊觀賞《韶》後,由衷讚歎曰:“不圖為樂至於斯!”,“學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記·孔子世家·述而》)。
  • 孔子聞韶,如痴如醉,到底為什麼?
  • (1) 孔子是一個大音樂家。《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師襄子學琴,不僅要習其曲譜,還做到了歷其境而得其志。孔子三十歲就辦學授徒,當時他所授課目稱“六藝,即:《詩》《書》《禮》《易》《樂》《春秋》。在當時,禮樂並提,可見樂的重要。對此《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孔子周遊列國返魯後說:“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詩》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於《韶》《武》《雅》《頌》,禮樂自此可得而述”。這些記載,足可以說明,孔子不但是能一般地教授《樂》,並且精通樂理,深諳音律。那麼,為什麼“在齊聞《韶》”而致於“不知肉味”了呢?這個答案應從齊《韶》本身來尋求。《韶》入宮廷而成為宮廷雅樂,再接觸俗樂而又雅俗結合,從而更突出了樂舞的表現力,更增加了藝術魅力,因而更臻完美,這是必然的結果。所以,孔子當看到齊國化的《韶》樂時,當然就不足為怪了;當見到韶樂時,便情不由衷地贊曰:“《韶》盡美矣,又盡善也”。以至於“學之,三月不知肉味”。
  • (2) 孔子是個大教育家,十分崇尚“王治”,學好《韶樂》,便於培養更優秀的“子弟”,更好服務於東周王朝。舜帝於東夷製作《韶樂》,周立國,用《韶》作為祭廟樂,故被視為宮廷大樂;姜太公封齊,作為周之宮廷大樂,當然也要隨之帶入齊國,《韶》又得到了接觸其母體的機會。孔子入齊,才有機會接觸“王樂”——《韶樂》,作為當時最高級、最優雅的《韶樂》,當然會廢寢忘食、孜孜不倦地學習……當時的《禮》、《樂》,可謂“六藝”(六藝指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中的重中之重,作為偉大的教育家,自己學習好《韶樂》,從而培養更多優秀弟子(治國高才),一者為周王朝治國服務;二則,便於《韶樂》在社會更為廣泛的傳承,推動社會文化、文明發展,更好地鞏固周王朝統治基礎;三則,“上層建築”鞏固了,社會文明發展了,這就是孔子追求的理想的“王治”社會。 孔子教育之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弟子“內聖外王”的素養 ,“內聖”就是修身養德;“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修身,除了修德,當然更應包括修煉自身本領,在當時就是應該好好修學“六藝”,“六藝”中的“六樂”當然也在其中,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和導師,修煉“六樂”特別是王樂《韶樂》,當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由於《韶樂》美妙、高雅,以至於“學之,三月不知肉味”。
  • (3)孔子是個大思想家,十分崇尚“王化”。
  • 作為儒學的創立者,孔子雖然從未說過他的思想學說是“內聖外王之道”,但他所開創的“仁”學實際上就暗含此種精神。在“內聖”方面,孔子主張,“為仁由己”。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個人能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仁人,關鍵在於自己。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為起點,而以“治人”為最終目的。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這其實就是在闡釋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在孔子的思想中,內聖和外王是相互統一的,內聖是基礎,外王是目的,只有內心的不斷修養,才能成為“仁人”,才能成為“君子”,才能達到“內聖”,而只有在內聖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安邦治國,達到“外王”的目的。同樣,只有達到“外王”的目的,“內聖”才有意義;只有外王實現了,內聖才最終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
  • 可見,要想實現“王道”,就必須宣傳“王化”,其中“王樂”——《韶樂》的推廣、傳承,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為了實現其“內聖外王”的思想,學習王樂——《韶樂》,當然會廢寢忘食,以至於“學之,三月不知肉味”。
國學經典:“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國學經典:“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