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李崎:再訪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組圖)

《南泥灣》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革命歌曲,也是今天仍然被我們傳唱的經典紅歌。這首歌曲由著名詩人賀敬之作詞,馬可作曲。

南泥灣這個地方實在太有名了,它乘著歌聲,飛到了人們的心裡。人們唱著南泥灣,心裡念著南泥灣。來到延安的第二天一早,我帶領大家乘車穿過延安城區,徑直朝南泥灣奔去。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方來好風光…………”大多數人是通過這首傳遍中國大江南北的《南泥灣》瞭解南泥灣的。可在1941年前,當時的南泥灣流傳有這樣的俗語:“南泥灣啊爛泥灣,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圓百里山連山,只見梢林不見天。狼豹黃羊山雞竄,一片荒涼少人煙。”其實,10年前我就到過南泥灣,這次只是陪紅色考察隊員再來。因為,如果到延安,沒有來過南泥灣,一定非常遺憾。

南泥灣,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方圓百里。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內,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堅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1941年春天,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王震率領戰士們開進延安城東南的南泥灣——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的荒涼之地,開始在這裡實行軍墾屯田。短短三年之後,“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就這樣誕生了。

經過大生產運動,陝甘寧邊區1945年的耕地面積比1938年擴大了七成;公營工廠由1個增至77個,職工達12000多人;先後成立了光華商店、鹽業公司、土產公司等商品流通公司,店鋪由123家發展到473家。位於延安城南關的新市場成為繁榮的商業中心,被時人稱為延安的“列寧格勒”。

在糧田對面,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寫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石碑、大生產勞動的人物雕塑群,正在無聲地記錄著那曾經火熱的歷史。

當年,黨中央為什麼要將大生產運動選在南泥灣?原來,是基於保衛延安和不與民爭地兩個原由。 記得10年前我第一次來南泥灣時,給我義務講述南寧夜晚故事的是一個叫邢丹東的老人。

印象中,邢丹東是陝北子洲人,1979年來到南泥灣農場工作,同曾在中央軍委警衛營任職的老紅軍高萬樹成了忘年交。從高萬樹老人口中,他知道了很多南泥灣的故事。從南泥灣農場退休後,邢丹東就開始潛心研究南泥灣歷史,算是個“南泥灣通”。

“當時的封鎖實在是太嚴了,很多物資都進不來,只能自力更生。為了填飽肚子,為了生存,可以說是想盡辦法來發展生產。”那一次,邢丹東告訴我,抗日戰爭初期,中共及其控制的陝甘寧邊區的經濟來源主要依賴國民政府的軍餉,以及中共在國內外籌集的捐款。1940年至1942年,連年的自然災害使抗日根據地軍隊供給瀕於斷絕,加上國民黨頑固派對邊區進行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陷入極度困難的境地。

據史料記載,皖南事變後,國民政府更是停發了八路軍的全部軍餉,並禁止外界匯款匯往邊區。毛澤東在回顧這時的情形時說,“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

事實上,當時華北地區均遭受連年自然災害,瀕臨斷糧的危機正在各個抗日根據地蔓延。 為堅持抗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於1940年2月10日發出了《關於開展生產運動的指示》,要求各部隊“一面戰鬥,一面生產,一面學習”。

於是,1941年3月,三五九旅遵照“一把鋤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的指示,在王震的帶領下,分三路浩浩蕩蕩從綏德警備區開進了南泥灣。當年,在南泥灣進行生產和舉辦農場的還有八路軍總部炮兵團、中共西北中央局、中央黨校等單位。

第一是保衛延安。南泥灣是外界到延安的必經之路,是延安的南大門。當時的南泥灣,森林茂密,荒無人煙,野獸出沒,是土匪理想的生存地。他們和國民黨頑兵遊勇經常來騷擾邊區百姓和打劫過往商旅。為了確保黨中央和邊區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需要一支部隊來長期駐守。這時的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的歷史使命就是保衛延安的南大門,保衛黨中央。

第二是不與民爭地。據史料記載,南泥灣在一百多年前曾是人煙稠密地區,土地肥沃,車水馬龍,一片繁華景象。但由於清朝政府製造回族和漢族人之間的民族矛盾,相互殘殺,到民國初年軍閥橫行,土匪搶劫,百姓無法生活,相繼逃亡後,這裡才變成了一片荒山野嶺。但其實這裡的自然氣候還是不錯的,在這樣的地方發展生產,不打擾老百姓,不與民爭地。同時南泥灣是汾川河的發源地,水源充足,正是開展大生產的最佳地帶。

1941年春,八路軍第三五九旅奉命進駐南泥灣,執行保衛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的光榮使命。那時,三五九旅大生產的口號是“不讓一個人站在生產線之外”,上自旅首長,下至炊事員,飼養員一律參加生產。並強調幹部要以身作則,在生產中不是指手畫腳,而要動手動腳。

在南泥灣大生產運到展覽館裡,我們看到一幅幅壯麗的反映大生產運動的畫卷。透過這些黑白影像資料,三五九旅官兵們開墾南泥灣的鏡頭似乎浮現在眼前。而開展大生產運動遇到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官兵們沒有房子住,只好用樹枝搭起草棚臨時居住,因為漏風、漏雨、漏光,戰士們風趣地稱之為“三漏”茅屋,把自己則比作了身居茅屋中的諸葛亮。為改變當時的狀況,戰士們邊開荒、邊突擊打窯洞。打窯洞的戰士天不亮就鑽到泥土飛揚的環境裡工作,收工時汗水和泥土沾滿全身,根本辨不清相貌。

在黨中央、邊區政府的直接領導下,1941—1944年,三五九旅在屯墾南泥灣的戰鬥中取得了輝煌的戰果。1944年全旅種田26萬畝,收穫細糧36000石,並上繳公糧10000石,實現了每人生產6石1鬥細糧,1人1只羊,2人1頭豬,10人1頭牛的計劃,達到了“耕一餘三”。南泥灣到處呈現出“牛羊滿山豬滿圈,肥鴨滿溏雞滿院,糧食大豐收,瓜菜堆如山”的興旺景象。戰士們用勤勞的雙手把一個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陝北的好江南”。

往日的南泥灣,是大生產運動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農墾事業和農墾精神的發祥地。現在的南泥灣,春季春花爛漫,百花怒放;夏季山清水秀,連綿起伏的群山鬱鬱蔥蔥,風景如畫;秋季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冬季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儼然一幅美妙絕倫的畫卷。

一路上,我們看到,南泥灣鎮溝岔裡是一排排窯洞式的新居,昔日塵土飛揚的沙石路變成了平坦的柏油路,土地依然廣袤,糧食依然豐產。老區人民在先輩們拓荒創業的基礎上,正乘著改革的春風,不斷為它描繪著嶄新的容顏。

當年,黨中央、毛主席肯定了三五九旅墾荒的戰績。1942年12月毛主席在西北局高幹會議上表揚了三五九旅的生產自救工作,大會給三五九旅獎了一面“發展經濟的前鋒”的錦旗。1943年9月毛主席和任弼時、彭德懷等一行用了五天時間對南泥灣進行了視察。1943年春節魯藝秧歌隊來南泥灣慰問三五九旅,演唱了由賀敬之編詞,馬可譜曲的著名歌曲《南泥灣》,熱情的歌頌和宣傳了南泥灣精神。

南泥灣的開發史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進行的,是戰士們用撅頭和鋼槍,同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部偉大民族復興的英雄史詩。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南泥灣精神為解放區扭轉當時嚴重的財政、經濟困難,戰勝日寇的破壞和國民黨的經濟封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是延安精神的具體化,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傳家寶。它將永遠是激勵中華民族前進的巨大力量。

南泥灣成為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精神激勵著千千萬萬子孫後代自己動手、艱苦奮鬥。南泥灣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成為我國人民現代化建設的強大支柱。

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泥灣精神,創造了過去的輝煌。南泥灣精神,也將創造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