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管理平台在轨道交通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在轨道客车制造行业中,由于轨道车辆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集成技术复杂等特点,同时用户对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运行稳定性等方面也有非常高的要求,给产品从设计制造直至售后服务各个环节都带来巨大的挑战。

特别是售后服务工作作为制造链条的末端,服务链条的发端,是企业与用户最紧密贴近的系统,是联接企业与用户的纽带和桥梁,既要向用户兑现服务条款,提供增值服务,又要向企业内部传递产品运营信息,驱动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的持续改善。

“中国制造 2025”加快了轨道交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轨道客车行业由制造型企业向研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这种转型势必打破以往对售后服务工作的功能定位,对售后服务平台提出更高的建设需求。

产品是服务的载体,服务是产品的本质,售后服务工作是以企业销售产品为载体,向用户输出产品技术服务、管理服务、营销服务,以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降低成本、维护成本,增强用户满意度,维护企业信誉,提升品牌形象。广义上讲,售后服务工作就是第一时间解决在用户端发生的产品技术、质量问题。但在企业战略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构建运营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售后服务工作不仅要及时传递产品运营信息,协调解决用户现场问题,还应具体解读用户需求、分析产品运维数据的能力,以保证高效准确地传递优质信息,同时注重知识信息提取,拉动企业内部在产品技术平台、生产组织方式、模块化服务设计、综合成分分析等多方面地不断完善,推进企业的战略转型。

首先,通过构建以工作流与信息网络为基础的售后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理顺售后服务业务架构、夯实基础管理,全面支撑运营监控管理和维修过程管理两大核心业务,不断优化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工作透明度,确保对内部用户、外部用户的信息传递通畅。

其次,售后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离不开数据融合、跟踪、预警。通过建立数据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信息管控平台,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升经营决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服务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运维、检修各个阶段。

最后,售后服务平台建设依赖于工位制、节拍化的集成工作平台和同心化、同步化的协同工作理念。通过明确部门间的管理要素、工作节拍、信息接口,形成跨部门的管理线、工作流、信息流,搭建分层、分布式的聚合结构,使产品的性能设计和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全寿命周期,通过售后服务平台的桥梁延伸到客户端,向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客户输出个性化的车型产品与服务,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氛围和功能架构,同心作战,同步运作,为未来行业内部深度合作优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从事跨国经营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