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縣多措並舉抓實產業扶貧

被列為國家滇西邊境山區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以來,姚安縣緊緊圍繞產業脫貧、產業富縣的目標,以建設五大農業“百園莊園”為主線,下足“繡花”功夫,下大力氣培樹優勢產業,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全縣產業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量身定製、精準施策”對標對錶興產業。充分發揮黨委、政府產業扶貧的主體作用,形成全縣一盤棋統籌推進產業發展規劃、資金籌措、項目落實的協調聯動機制,為產業扶貧奠定堅實的組織保障;制定了全縣鄉鎮、村發展特色產業助推脫貧目標,對標對錶,因村因戶施策,抓實產業發展工作;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切實加大產業培育發展投入力度。2014年以來,全縣共整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36023萬元,培育發展了肉牛、蔬菜、花卉、中藥材、食用菌等新興特色產業基地。截至目前,姚安縣建成優質糧基地30萬畝、優質煙基地6.6萬畝、蔬菜基地10萬畝、水果基地2萬畝、蠶桑基地4萬畝、花卉基地1萬畝、中藥材基地2.3萬畝、山藥基地1萬畝、大蒜基地1.2萬畝、核桃基地44萬畝、軟籽石榴基地1.2萬畝,實現肉牛存欄10.2萬頭,培育發展了蠶桑、蔬菜、畜禽養殖等產值過億元的支柱產業,實現了“縣有骨幹產業、鄉有主導產業、村有優勢產業、戶有增收產業”的目標。

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強產業。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作為生產加工和市場經營的主體作用,指導扶貧村合作社和農戶進行生產,促進扶貧產業發展。2017年末,全縣已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46戶、家庭農場11戶、種養殖大戶1823戶、養殖大戶1656戶,實現了全縣村(居)委會專業合作組織全覆蓋,全縣6918戶2502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至少加入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引導,貧困戶成為合作社股東,可獲取酬金、租金、股金收益。其中,158戶貧困戶以小額扶貧貼息貸款入股龍頭企業2家,當年戶均分紅1380元;組織貧困戶2300戶發展蔬菜、花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種植,實現增收360萬元,戶均增收1565元。2017年實行的“村兩委十合作社+貧困戶”運作模式,以每戶產業扶持資金5000元入股合作社473戶,入股金額236.5萬元,當年分紅39.55萬元,戶均分紅836元。(查國學 伍正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