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去道德綁架你的孩子

別去道德綁架你的孩子

回答幾位朋友的問題:

問題一

我家老大不愛分享怎麼辦?尤其是吃的,從來捨不得給妹妹,每次我都建議她分享,但是她每次都把吃的護得死死的。

別去道德綁架你的孩子

我從來不認為分享是一個孩子該有的品德,尤其是對孩子比較重要的東西,他要佔有,要私吞,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心理。

別說是孩子,就連我,對於心愛的東西也是非常吝惜的,比如書,也是捨不得拿出來分享,寧可買一本送人,也不願意把自己的書出借。

我知道這位媽媽是害怕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習慣,其實完全不必有此擔心。

你可以觀察孩子是不是在任何方面都比較“吝嗇”,如果是的話,她可能是在和妹妹爭寵,所以你越是誘導甚至強迫她分享,她越會敏感地對自己的領地嚴防死守。

需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迫切讓她分享的心情,你在這方面越淡然,她就越輕鬆,她心裡輕鬆了,手上也就放鬆了。

如果她只是對吃這件事比較在意,那就由她去好了,還是那句話,誰還沒有點自己的情有獨鍾!你應該學會理解一個小吃貨的心情。等她長到20歲的時候,不可能再有這樣的表現了。

一個人永遠很吝嗇,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內心是匱乏的,這種匱乏也許是父母的價值觀傳承下來的,也許是他童年沒有被富足地供給。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熱衷分享的,很開闊的家長,你的孩子應該也不會很吝嗇。如果她童年時的很多自發的行為是被允許的,她也不會因為匱乏而敏感一生。

不想分享就不想分享吧,別去“大方”這種詞語去道德綁架你的孩子,她明明想要,卻大方的舍讓,這種“虛偽”比吝嗇可怕多了,請保持一個孩子的天真。

問題二

孩子6個月到3歲沒親自撫養,由他奶奶照顧,學了家庭教育,才知道對孩子傷害有多大,內心自責內疚地不得了,我不知道怎樣放下這份焦慮。孩子現在8歲。

別去道德綁架你的孩子

有很多心理學或教科書會讓人知道“真相”,但是這真相其實一點用都沒有,除了教人後悔,日復一日地生活在自我折磨中。

其實人世間沒有什麼亙古不變的真理,“已經發生的事”就是唯一的真理,因為它已經回不去了。

如果孩子現在1歲,我會告訴你,儘可能把孩子帶在身邊吧,如果孩子現在8歲了,我會告訴你,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發生的已經發生了,過去發生的事對與不對,都不重要了!

與其用大把的力氣去心疼那個一兩歲的沒有生活在媽媽身邊的孩子,還不如好好疼惜你眼前這個8歲的少年。他才是唯一需要你照顧的人。

而且,孩子童年沒有生活在媽媽身邊就真的不好嗎?哪有這樣的說法?!

如果老人非常願意照顧孩子,祖孫感情非常深,這也是他們之間深厚的緣分,豈是你若干年前一個決定能夠更改的?

所以,聽天由命,順其自然不失為一種智慧。

如果你還一直焦慮在這些已經毫無意義的事上,影響的就不是那個和你分離的孩子,而是眼下這個茁壯成長的少年。

愧疚的能量挺沉重的,8歲的孩子可能背不起!

如果真的難受,就好好的跟孩子說一句“對不起”,坦誠的說出你的悔恨。然後和這種情緒就此別過,該給孩子做好吃的就做好吃的,該陪孩子出去玩就陪孩子出去玩……

你每天能多對孩子笑一笑,強過你每天愁雲慘霧、長吁短嘆。

問題三

我從來都捨不得罵女兒半句,也不對她說重話,但是今天晚上我女兒玩水,婆婆卻說你還要玩的話你媽媽打你了,你媽媽很兇的,等下來罵你打你我不勸的,然後女兒可憐巴巴的望著我,我不知道我婆婆這是什麼用意。

別去道德綁架你的孩子

其實婆婆什麼用意根本不重要,因為孩子很聰明的,他們不但不會被“利用”,被“挑撥”,被“誤導”,他們還會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看得一清二楚,比如婆媳矛盾。

所以你想成為一個溫柔和藹、通情達理的媽媽,就照著那個樣子去做好了,誰再說什麼也不會在孩子面前破了這個印象。

但是如果你想從婆婆的話裡,咂出幾分味道,給自己討些氣生,那我就先不奉陪了。

別去道德綁架你的孩子

問題四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兒子現在上五年級,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年來上課一直不聽講,上課坐不住,現在完全沒有學習的慾望,卻喜歡看各種書。我很焦慮。

別去道德綁架你的孩子

孩子喜歡看書,是個切入點,你可以觀察一下他喜歡看什麼書?

是知識類的?比如科技啊、名著啊、探索啊,那就說明他對知識是有渴求的,對生活也是有追求的,這是好事,只需要在允許他探索這類書籍的同時加以引導,讓他發現課堂上學的東西也是有趣的,有用的,並適當鼓勵就可以了,他慢慢會步入正軌。

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喜歡看消遣類的書,比如青春文學啊,漫畫啊,爛大街的那種小說啊,那就說明他對自己的人生有點“放縱”。

孩子在這個年齡有這樣的表現,80%和家長對他關注太少,教訓太多有關係。

您越是焦慮,表現越急躁,只能加重孩子對學業的抗拒,加深他放縱的慾望。

不知道您是怎樣平衡老大老二日常照料的關係的?建議目前多在老二面前表揚哥哥,多把精力放在老大身上,“關心老大”、“關注老大”(注意不是苛責老大)。

多表揚、多鼓勵,提升他的心理能量,讓他感覺心裡是溫暖的,他才可能向您希望的方向上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