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崛起——第九回 荡清寰宇

自从吕后死后,近一个月以来,吕产、吕禄二人虽然大权在握,但一直没有安全感,他们知道功臣们都巴不得吕氏早点灭亡。在朝廷上,他们担心陈平、周勃、刘章;在地方上,他们又担心齐王、楚王等刘氏诸侯王联合造反。如今齐王刘襄已经举起大旗,指名道姓的要铲除吕氏,这对“二吕”来说,真是进退维谷。


此时的“二吕”已经没有任何选择,只能派兵平叛,但让他们纠结的是,何人担任此次平叛的统帅呢?他们二人肯定不能走,一旦他们其中一人离开长安,很难镇住长安那些有二心的功臣,那只能找别人了。然而,这也是一个难题,因为选吕家子侄统兵,忠心没问题,但能力有问题,去了也白去;那选功臣吧,能力没有问题,但忠心就有疑问了。“二吕”经过再三商量,最终决定让灌婴担任平叛的将军,开赴前线。


灌婴作为刘邦时期的名将,由他任将军,击败刘襄,问题不大,但对吕氏而言,他真的就忠心可靠?“二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所有功臣中,灌婴是在惠帝、吕后执政时期,权利最大的人,没有之一。惠帝即位时,吕后命灌婴统帅十万大军守住荥阳,防止山东诸侯入京争夺皇位;惠帝去世时,吕后又命灌婴统帅十万大军守荥阳,防止山东诸侯有异动。两次政权交接时,吕后都任命灌婴守荥阳防线,可知吕后是充分信任灌婴的,而在惠帝、吕后执政的十五年里,灌婴大部分时间都率重兵驻守荥阳,他是名符其实的实权派。周勃虽然是太尉,三军总司令,但不过是一个空头司令,远没有手握十万雄兵的灌婴风光。“二吕”认为,功臣中唯一值得信任的就只有灌婴了,再加上灌婴久在荥阳,和朝廷大臣联系少,可靠信会高不少。


在“二吕”看来,即使灌婴不可靠,让灌婴任统帅也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在长安城中,控制军权的只有四人,那就是吕产、吕禄的南北二军,以及担任长乐宫卫尉的吕更始,除此之外第四人就是灌婴。如果吕氏要在长安城中诛除异己,唯一有力量反抗的就是灌婴,只要把灌婴调离长安,那整个关中就都由诸吕掌控了。我们不得不佩服“二吕”的算盘打得真秒,但“二吕”有自己的算盘,灌婴也有自己的算盘。


灌婴作为刘邦时期的名将,如果不擅长左右逢源之道,恐怕早就步了王陵的后尘。灌婴在率兵到了荥阳后,便停下来按兵不动,他对部下解释说:“吕氏把持朝纲,想取刘氏而自立为帝。如果我们打败了齐国而回去报捷,这是增加了吕氏的势力啊!”同时,灌婴还派人通知齐王刘襄,让他先不要进军,等吕氏子弟兵变再一同讨伐。


当齐王刘襄兴高采烈的杀向长安时,突然得知朝廷派灌婴率兵前来迎战,顿时胆战心惊,等刘襄见到灌婴的使者时,才知道灌婴是来联合,便同意了灌婴的谋划,率兵驻扎在齐国西部边境。刘襄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过他不同意也没办法,以他的实力,根本打不过灌婴。


此时,长安城中掌握军权的全部都是吕氏一党,大臣们时刻感觉危险的来临。吕氏之所以没有在此时动手解决长安城中的那些隐患,部分原因在于吕氏担心灌婴背叛他们,他们想等灌婴和刘襄打起来后,再做决定。显然,“二吕”对灌婴的情况毫无所知。为了探查敌情,吕产派出自己的亲信——郎中令贾寿,出使齐国。


天之将明,其黑尤烈。陈平、周勃也判断出吕氏对他们越来越不放心,说不准哪天就先动手解决他们了。两人多次秘密商讨如何破解当前的局势,他们认为唯一的关键就是吕氏控制的南北二军,只要夺取南北二军的控制权,解决诸吕不在话下。周勃一向寡言少语,谋略方面他只听从陈平的,而当陈平提出让诸吕自动放弃兵权时,向来严肃的周勃也不禁笑道:“丞相无异于痴人说梦,当前功臣、吕氏已势同水火,吕氏怎么可能会交出兵权?”陈平说:“我们去说自然不行,但有一人一定可以。”听到陈平这样说后,周勃恍然大悟,他知道陈平说的这个人,那就是将军郦商之子——郦寄。


在所有功臣子弟中,唯一和吕禄关系好的就是郦寄。在惠帝、吕后当政期间,吕氏一门突然崛起,成为当时的皇亲国戚,但长安城中的那些功臣列侯是瞧不起这些暴发户的,不屑与吕氏来往。唯独郦寄特立独行,经常和吕禄、吕产等人结伴出游,以至于吕禄将郦寄当作生死之交,几乎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当初刘邦驾崩时,吕后就怕功臣有异动,想要杀了他们,就是吕禄将消息告诉了郦寄,才让一场杀戮消于无形。不管吕禄道德怎么样,但对朋友,几乎没有一点隐瞒。然而,他将郦寄当朋友,郦寄并没有将他当朋友。


陈平、周勃二人对郦寄并没有多大交情,但对于郦商,那就两说了,毕竟都是一起打天下的战友。于是,陈、周二位决定走亲属路线,通过郦商,煽动郦寄加入自己阵营。郦商虽然年纪和周勃差不多大,但体质很差,已经患病在床,很少出门。陈、周二位知道当此非常之时,也不管什么繁文缛节了,直接派人将郦商给劫持了,并给郦寄留下联系方式,并告诫郦寄,如果报官,令尊大人性命不保。郦寄是一个孝子,得知自己的父亲被一群来历不明的人绑走了,也是焦急万分。当他看到留下的字条时,知道对方是有事相商,便没有报官,直接顺着地址去绑匪老巢。

大汉崛起——第九回  荡清寰宇

汉太尉——周勃画像


当郦寄发现绑匪竟然是陈平、周勃二人时,也是莫名其妙,等陈平解释原因时,郦寄才知道,陈平是想通过他与吕禄的关系去诈骗吕禄,让吕禄放弃军权。郦商虽然年老多病,毕竟深受刘邦厚恩,自己也是功臣的代表,没有选择的支持陈平。他当即告诫自己儿子郦寄,让他遵从丞相的命令。郦寄仔细揣摩了当前的局势,又看了看父亲,说道:“为了刘氏江山,我愿意听命于丞相,但我怕也说服不了吕禄。”陈平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绢帛,交给了郦寄,并嘱咐道:“贤侄只要将上面的说辞告诉吕禄,吕禄就会同意。”面对如此自信的陈平,郦寄也有些拿不准,当他看到上面的计谋时,才知道陈平的恐怖,吕氏必败无疑。


郦寄将陈平的计谋背熟后,便带上礼品去吕禄府拜见吕禄。吕禄连日来,既担心齐王刘襄的叛乱,又担心朝廷那些功臣异动,所以愁眉不展。当他看到郦寄来访时,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郦寄一见到吕禄便开门见山说:“当前形势紧迫,外有齐王叛乱,内有大臣怀疑,不知将军谋略妥当没?”吕禄一直将郦寄视为自己人,也毫不掩饰的说道:“我就是因为这些事心神不宁,不知贤弟有何办法?”郦寄说道:“我来拜访将军,除了邀相国出去走走外,也想为您排忧解难。”


于是郦寄就将陈平的说词依样说道:“高帝与吕后共同安定天下,立刘氏九人为诸侯王,立吕氏三人为诸侯王,都是经过朝廷大臣议定的,并已向天下诸侯公开宣布,诸侯都认为理应如此。现在太后驾崩,皇帝年幼,您身佩赵王大印,不立即返回封国镇守,却出任上将,率兵留在京师,必然会受到大臣和诸侯王的猜忌。您为何不交出将印,把军权还给太尉,请梁王归还相国大印给朝廷,您二人与朝廷大臣盟誓后各归封国。这样,齐兵必会撤走,大臣也得以心安,您高枕无忧地去做方圆千里的一国之王,这是造福于子孙万代的事。”


如此严密的诡辩之术,也只有陈平能够想到,吕禄又深信郦寄,当即表示可以考虑。吕禄将吕家所有子弟全部招来谋划,他将郦寄的谋划告诉了诸吕,问他们有什么看法。原本吕禄是想看看众位吕家兄弟的想法,没想到他招来人后,诸吕的意见也不统一,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这样导致吕禄也变得犹豫不决。


大家族往往就是这样,人多虽然力量大,但往往意见也难统一,这个时候就只能靠族长做决定了。那谁是吕氏的族长呢?这个人就是吕媭,吕后的妹妹,樊哙的夫人。吕禄当即想到了他的这位姑姑,便邀郦寄一起去探望他的姑姑。吕禄将他的来意说明后,原本慈眉善目的吕媭当即大怒,对着吕禄吼道:“你身为将军而放弃军权,吕氏从此死无葬身之地!”就从吕媭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她的确是吕后的妹妹,知道军权乃吕氏家族的护身符。吕媭担心她骂不醒她的混蛋侄子,马上命人将家中所有财宝都扔在了外面,并当着吕禄吼道:“既然吕氏会被灭族,我也不必要为别人保留这些东西。”要说吕媭的痛骂还真有效果,至少让吕禄搁置了放弃兵权的想法。


公元前180年九月初十,这一天注定不平静。御史大夫曹窋在相国府和吕产共商国是。此时,被吕产派到齐国出使的贾寿,急冲冲赶了回来。贾寿已经得知吕氏想要放弃兵权的消息,贾寿毕竟是郎中令,深知军权干系重大,连家都不回,就直接骑马去了相国府。贾寿也不管什么尊卑礼仪,当即对这吕产吼道:“大王竟然想回封国,您现在还回的去吗?灌婴已经和齐、楚联合,准备一举灭掉吕氏。”听见这个消息,吕产顿时懵了,只能问贾寿道:“那你认为现在该怎么办?”贾寿说:“当今之计,唯有立即占据皇宫,控制天子,借助天子的权威,设法自保。”吕产此时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全无主意,只得按贾寿之谋行事。


贾寿的谋划的确是当前诸吕致胜的关键,只要控制住了天子,以天子之命行事,何人敢反抗。毕竟天子还是刘姓,刘襄等诸侯打着杀吕氏,保刘氏江山的借口就不攻自破了。或许是因为贾寿太过心急,竟然没有注意到曹窋在场,曹窋可是曹参之子,功臣系的领军人物。曹窋随即借口离去,快马加鞭的赶到了丞相府,将贾寿的谋划告诉了陈平。


陈平知道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立即将周勃、刘章、纪通、郦寄、刘揭找来商议。陈平找来的这五个人,只有纪通和刘揭比较陌生,在如此重大场合,陈平找这两个人过来,除了他们忠心可靠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职务。纪通主管皇宫大印和朝廷节杖,有他在,圣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刘揭则任典客之职,典客是“九卿”的高官,主管外交礼节,显然,想要当典客,口才必须要好。周勃和陈平商量,趁吕产和吕禄还未商量之际,火速赶到北军军营,夺取军队的控制权。陈平留下刘章一同坐镇丞相府谋划,让纪通、郦寄、刘揭三人配合周勃行动。


周勃认为他是三朝老臣,一直担任军中统帅,凭借他的面子,可以轻松夺取北军的指挥权。当他带着纪通、郦寄、刘揭三人赶到北军军营时,守卫连门都不让周勃进,不管周勃讲什么,人家就是不放他进去。不是守卫不给周勃这个三军总司令面子,这主要和汉朝的调兵制度有关。刘邦当上皇帝后,深知军队是国家稳定的保障,为了防止将领拥兵造反,规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调兵制度。具体来说,就是想要调兵,一要皇帝的圣旨,二要有虎符,二者缺一不可。守卫只有见到皇帝的圣旨,才会放人进入军营,守将只有见到皇帝的兵符,才会听命行事。周勃两者都没有,自然连军营都进不去。


这下就可以看出纪通的作用了,他早就伪造了一份圣旨,盖上了皇帝大印。圣旨上记载道:“皇帝派太尉周勃代行北军职务。”圣旨解决了,但周勃还缺一样东西,那就是虎符。虎符就是兵符,是国君调兵的凭证,虎符的背部刻有铭文,分为两半,两半的形状、铭文都是相同的,右半存于皇帝那,左半发给统兵将帅,合在一起就成为调兵的信物。两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这就是“符合”二字的来历。所以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虎符具有非常高的防伪性,根本不好仿造,那周勃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另外两位仁兄的协助了,一个是郦寄,吕禄的生死之交,一个是刘揭,能把死人说活。


于是周勃命刘揭、郦寄二位带着伪造的圣旨进入北军军营,两人找到了吕禄,宣读了皇帝的圣旨。此时少帝刘弘只有十三四岁,突然来了一道圣旨,吕禄作为皇帝的岳父,心里有些怀疑。刘揭看着狐疑的吕禄,大声说道:“皇帝派太尉掌管北军,想让足下回到封国去,赶快辞职,归还将军印。不然,大祸就要临头了。” 吕禄认为郦寄不会欺骗自己,就解下将军印绶交给典客刘揭,而把北军交给周勃指挥。只能怨吕禄太过天真,交友不慎,他这样做无异于自掘坟墓。


吕禄交出兵权后,一身轻松的离开了北军大营。周勃治军向来简明扼要,他将所有北军将士全部召集起来,说道:“拥护吕氏的袒露右臂膀,拥护刘氏的袒露左臂膀!”听到周勃这样说后,所有将士全部露出了左臂。显然,将士们还是拥戴刘家天下的。周勃就凭借这一招,轻松的探出军心所向,获得大军的指挥权。


此时,陈平异常担忧,生怕周勃掌控不了北军,他立即命刘章前去协助周勃,毕竟刘章既是刘邦的孙子,又是吕禄的女婿。陈平明白,当此非常之时,掌握枪杆子才是硬道理。等刘章赶到北军大营时,发现周勃已经搞定了一切。周勃看到刘章来到后,立即命他守住北军大营。周勃同时让曹窋带着他的将令,命未央宫卫尉,守住未央宫,无太尉军令,不能放任何人入内。


要说吕产行事真是缓慢,人家一切都做完了,他还蒙在鼓里,既不知道吕禄离开了北军,也不知道未央宫已经变天。吕产带着数百名卫兵前往未央宫,发现大门紧闭,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得在殿外徘徊,不知所措。从这点可以看出,吕产、吕禄水平相当,如此危急关头,面对如此异常,吕产竟然没有感觉,反而在门外犹豫,真是天要灭吕氏。


曹窋在得知吕产前往未央宫后,立即飞马告诉周勃,面对这个突发情况,周勃也有些担心,他也不清楚吕产带了多少人前往未央宫,毕竟南军十多万人还控制吕产手上。可能是人越老,胆越小,周勃担心与吕产正面交锋不能取胜,所以不敢公开诛杀吕产,只是对刘章说:“赶快入宫保护皇上。”刘章也深知谁控制住了天子,谁就能取胜,他立即遵守周勃将令。同时,他找周勃要了一千军队一起赶去未央宫。


刘章带着一千人马赶到未央宫后,便从侧门悄悄的进去了。刘章发现吕产还在殿外候着,他也不敢立即进攻吕产,因为他不清楚吕产到底带了多少人马。于是刘章就埋伏在未央宫侧门外,暗中观察吕产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吕产周围兵马,数来数去就是那几百人,难道这就是吕产的全部主力?事关生死大计,如果不能一击命中,让吕产逃脱,那大势就危险了,毕竟吕产还掌控南军。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刘章在未央宫外,从上午埋伏到傍晚,他将吕产兵马数了无数次,每次人数都差不多,年轻气盛的刘章忍不住了,毕竟还没吃午饭呀。


刘章立即率兵向吕产攻击,突然一下子窜出这么多凶神恶煞的人,没上过战场的吕产当即选择逃跑。此时天空狂风大作,吕产所带党羽亲信慌乱不堪,都不敢接战迎敌。刘章不管别人,直接追击吕产,吕产慌不择路,逃到了郎中府的厕所里。刘章追了进去,对他的这位亲戚,刘章没有丝毫手软,当即斩杀了吕产。


未央宫外杀的惊天动地,惊动了里面少帝刘弘,通过守卫,刘弘也知道了前因后果,并命谒者带着他的符节去慰劳刘章。刘弘这样做,目的就是告诉刘章,叛乱者吕产已经被你杀,你现在可以撤军了吧。显然,刘弘高估了他的权威,对于皇帝的符节,刘章不但不屑一顾,反而动手去抢符节。刘章抢符节的原因很简单,他想通过皇帝的符节直接去长乐宫斩杀卫尉吕更始。


谒者发现刘章根本不听圣旨,反而还要抢符节,自然抓着符节不放手。刘章也管不了那么多,直接押着持节的谒者,凭着皇帝之节,驱车疾驰,趁着吕更始还没反应过来,赶到长乐宫,将吕更始斩首。至此,吕氏家族的三大实权人物,一个没有军权,两个被刘章斩杀,京畿大权彻底掌控在周勃手中。


刘章完成使命后,立即返回北军军营,报告周勃。周勃发现刘邦的孙子如此英雄,站起身来向刘章拜贺说:“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吕产。现在吕产被杀,天下已定!”周勃刚刚说完这句话,便对下属说道:“传本太尉将令,将所有吕氏男女,不论老小,一律处斩。”原先认为周勃年老心善的刘章,听到这样的命令,身体不禁的一颤。当天晚上,吕氏宗族所有人全部被处死,至于吕禄、吕媭、吕通三人,他们作为吕家的头面人物,自然逃不掉。第二天,周勃将吕禄、吕通公开处斩,将吕媭乱棒打死。至于鲁王张偃,毕竟没有姓吕,当时还是一个孩子,被功臣们废除了王位。


功臣以如此残酷手段对付吕氏全族,彻底将吕氏势力从大汉朝廷上连根拔起,且为了防止吕氏死灰复燃,还斩尽杀绝,行事如此决绝,不禁让人直冒冷汗。那么对于这场宫廷政斗,该怎么评价呢?汉代以及后世的史书都高度评价了这场平定诸吕的战斗,都赞扬周勃、陈平的义举,说他们稳定了汉室江山,事实的真相真的如此吗?请看下回——《胜即正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