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李云龙和鬼子的这4个细节已说明:他是个一流CEO

如果要问抗战剧中拍的最好的是哪一部?我想肯定绝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亮剑》 ,这部剧影响力太大了,还被世界500强的企业纳入培训课程:学习李云龙如何带出一个狼性团队和与团队的沟通技巧。开头第一集有几个细节就已经展现了李云龙高超的带队艺术,苍云岭战斗还未进入决战就胜负已分。

第一个细节:李云龙能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战斗进入胶着,上至团长李云龙下到一营营长张大彪都是亲临战壕不放过战场每一个细节,反观鬼子联队长只是偶尔观察然后却去摆弄指挥部了,正好给了李云龙以可乘之机。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战场上李云龙和鬼子的这4个细节已说明:他是个一流CEO

第二个细节: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在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云龙和鬼子联队长坂田都问了下属同样一个问题:“对面是哪支部队?”张大彪立即回答:“日军第四旅团坂田联队。”而坂田的下属:“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

此时可以说李云龙已经完全掌握先机,胜利的天平已经向他倾斜了。

角色就是人格,身为领导信任的下属,了解敌情是自己最基本的职责,张大彪显然非常出色。领导最不喜欢听得就是“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我不了解”,啥都不知道要你干嘛!

战场上李云龙和鬼子的这4个细节已说明:他是个一流CEO

第三个细节,激发团队执行力。

李云龙向张大彪下达命令:“全体上刺刀,准备进攻。”张大彪本能的抗拒,因为现在敌人处在优势进攻地位,此时冲锋无异于送死。可李云龙告诉他:“到了这个份儿上,咱不会别的,就会进攻。”到了什么份儿上?当然是生死关头,所谓前进一步生,后退一步死,冲锋还有生的希望,退只有死路一条。

人会本能的趋利避害,人去做某件事要么是因为那件事能让他感到快乐,要么就是因为可以逃离痛苦,没有第三样!战场上能有生存、胜利的希望谁不奋力向前,一句:“狭路相逢勇者胜”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瞬间爆发!

战场上李云龙和鬼子的这4个细节已说明:他是个一流CEO

第四个细节:分清主次,首要解决主要矛盾。

坂田在已经知道下属没有调查清楚对手的情况下,不尽快督促下属赶紧落实,反而去探讨对手的排兵布阵。这就好比拳击比赛,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只靠现场应对,胜算能有多少呢!再看李云龙是怎么说的:“先干掉敌人的指挥部,然后再冲出去”!事有轻重缓急,首要解决的肯定是既重要又紧急的。

战场上李云龙和鬼子的这4个细节已说明:他是个一流CE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