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三)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三)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三)

鉴于这里有世界上几个最大的经济体,最重要的海上航道,以及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亚太地区正在迅速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核心。然而,这里同时也是21世纪第一个新兴大国的故乡——这个大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应对中国的大国崛起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年来,北京一直加速实现军事力量的现代化,行为也更为果断,这使得冲突升级的风险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中国附近海域的领土争端方面。有鉴于此,本报告的目的是,勾勒美国在亚太地区国防战略的关键要素——而这一战略既是基于美国全球领导、全球介入的长远大战略,同时也针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所带来的新挑战。

报告以作者角度进行翻译,未做任何调整,供大家交流参考!

原文题目:REINFORCING THE FRONT LINE U.S. DEFENSE STRATEGY AND THE RISE OF CHINA

本文长约12000

阅读约需35分钟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三)

第二章:

正视中国的军事崛起

中国在其大部分历史中,一直是二线武装力量的大陆国家。不仅是由于中国传统上更关注附近陆地上的苏联等竞争对手,而不关注遥远的海上强国,如美国等竞争对手,但也不得不依靠其深度和大型人力资源战略储备来弥补自身非常有限的技术基础。然而,在最近几十年,它的地缘政治取向已经开始随其军事力量的增长而转变。概括来说,“提高中国陆地周边的安全,以及其他因素,如基础设施建设和沿海经济资产集中,已经将北京的国防重点转向海洋、天空、太空和网络空间。”与此同时,中国一直在对自己的军事学说、作战概念,和部队结构实施重大改革,其中从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开始以来,许多已经受到美国重复演示精确打击功能的影响。

这些发展给美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致力于保护中国的许多邻国,并对防止使用冲突或霸权来改变周边国家的现状有浓厚兴趣。例如,中国军事崛起的哪些方面最令人担忧?这些潜在的威胁可能会变得有多严重?尽管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对美国战略和国防规划有重大影响,它们也并不像它们看起来的那么简单。由于其经济和地缘政治野心的持续增长,北京一直在加强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打击范围,提高其地面部队的质量,并且越来越频繁地把海军力量部署到中国本土以外的区域。中国还在准军事力量方面加大投资,比如,大型海岸警卫队舰队,既可以用来挑战现状,同时还减少了冲突升级的可能性。中国还在南海建立新的岛屿前哨。这样已经改变了“海上的事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章回顾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强制力量的不同规模,并试图将它们放在一个更广泛的战略背景中。诚如下文中所讨论的,应对中国常规军事能力所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其反干预能力,应该成为美国关注的主要焦点。这些能力,不仅从长远上看代表了美国及其盟国所面临的最突出的潜在威胁,而且要么使华盛顿在该地区面对其它可能的风险,要么使这种风险进一步加剧。

中国强制力量的不同规模

随着中美军事方面的关系得到了更加谨慎的关注,特别是某一方面继续脱颖而出:华盛顿投放兵力进入西太平洋对抗北京封锁或限制其介入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想要阻止侵略,保护盟友,维护平民百姓的自由,那么美国必须部署作战,并在相当长的距离范围内维持其部队。因此,如果中国希望保护其海上侧翼,控制第一岛链内有争议的领土,获得对其邻国的影响力,并重建中国以前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则中国必须阻止这些部队进入其邻国和/或一旦他们到达就限制其有效性。

迄今为止,中国一直在推动和形成这种兵力投送与通常被称为反介入/区域封锁(A2 /AD) 之间的竞争。这是不足为奇的,鉴于其以前地位较弱但现在崛起为强国,与强国相比它具有追赶者的优势,而以前的强国不仅正在衰落,而且还具有众所周知的、经过认真研究的军事战略。具体地说,中国现在拥有各种各样的对地攻击、海上封锁、防空,以及反C4ISR功能,包括高精度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日益现代化的空军、复杂的反卫星武器、网络攻击、电子战系统等等。这些工具可以直接威胁当代美军空中和海上力量投送的主要支柱:大型战区基地,高特征作战和作战支援资产,以及复杂的信息网络等。

尽管中国崛起的其他方面已经开始得到关注,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尤为如此,总之,一涉及到美国长期国防战略和规划时,中国的常规部队和特别是A2 /AD功能应继续优先考虑,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虽然北京目前正在升级其核武器——部署新的弹道导弹潜艇(SSBN),把新的机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ICBM)投入战场,并供应分导式多弹头导弹(MIRV)替代某些老的、发射井式的ICBMs——美国在核领域相对于中国依然有巨大的定量和定性的优势。这一优势也可能持续只要华盛顿更新其老化的军械库并放弃主要的核武器削减,会促使中国进一步缩小这种差距。此外,众所周知的“稳定——不稳定悖论”指出,中国核能力的任何改进,都能保证北京可以承受大规模的攻击,并实施一场大规模报复,可能实际上提高非核冲突的风险。简单地说,巨大的核交易成本可能会使这一结果不太可能出现,从而降低常规战争的一个主要障碍,即对不受控制的核升级的担忧。

第二,尽管中国在兵力投送方面投资了更多的传统工具,如航母、大型海面战斗人员,和两栖攻击舰,它也不太可能建起足够的产能 (或从海外获得必要的基础和支持基础设施) 来挑战东亚以外的美国的军事优势,至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

即使在东亚,这些高特征平台的效用可能也很有限,考虑到他们固有的易受攻击性,中国自己的军事现代化已经显著提高了。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的兵力投送能力可能会威胁到美国及其在该地区的盟国,这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A2/AD系统并肩作战并与之相协调。例如,如果中国可以沿着它的周边抑制美国巡逻、空中和海洋公地防御,或者如果它能阻碍华盛顿干预与邻国的局部冲突,那么它也就可以在一个更宽松的环境中投放兵力作战。这反过来可以使北京更容易地控制至关重要的海上航线或争议领土。换句话说,A2/AD系统可以是阻挡美国在海湾的盾牌,而投放兵力的能力可能是让中国在其国防周边制衡其他地区国家的利剑。42但是不辅以A2/AD系统的兵力投送能力,应该仅仅代表着一个适度的风险。

第三,对“灰色地带情况”和“缓慢扩张”的担忧是完全有必要的,几乎可以肯定这是美国政策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华盛顿看起来想保持现状不变,并保障其神经紧张的盟友。尽管这些挑战比上面所描述的那些挑战更模棱两可,它们可以说是更为直接。例如,中国的准军事部队已成为其修正主义行为的最明显的工具之一,特别是在中国东海,中国定期向那里尖阁列岛周围的水域派遣海岸警卫船,意欲在该地区建立一个持续的存在并挑战日本对它的行政控制。而在南中国海,中国岛屿建设活动已经改变了该地区的战略地理位置,帮助北京宣称它对争议领土的主权。然而,这两个挑战需要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考虑。

准军事部队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成为出现在现场的当地国家的一项工作,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用整个的海事执法资产来应对这些挑衅。甚至更重要的是,准军事威胁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常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阻止。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岸警卫队常在一个掩护射击的位置采用海面海军资产。因此,威慑和管理一旦垂直升级,美国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应用其比较优势来“自顶向下”地削弱准军事威胁,而盟友率先进行从“自下而上的处理。”此外,尽管中国最近努力重申海上特性和加强新建岛屿代表 “香肠战术”的一个版本,即很难在短期内阻止,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种提高其常规军事力量的方法。虽然人工岛屿可能不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他们将能被部署各种各样的军事能力,并因此改变美国在危机时期的战略权衡——尤其是,如果这些人工岛屿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扩张和加强其A2 /AD能力。

因此,本章的剩余部分概述了中国的A2/AD功能,包括其陆基精确打击部队、其信息作战系统,及其现代海军平台。然后描述了他们如何使北京缩小或逆转与其邻国的军事实力差距,以及他们为什么可以使前线防御变得愈发困难。

中国的陆基导弹和空军

也许解放军的现代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已经使美国及其盟友处于独特的作战困境——一直持续追求航天进攻的能力。随着大量陆基导弹的发展,现代作战飞机舰队越来越多,监测体系结构不断扩张,和培训逐渐完善,中国似乎在开发进行协调攻击的作战能力,以对抗环东海和南海的第一岛链范围内的或甚至超出了该范围的军事目标,包括战区空军基地等固定目标和航母等移动目标。

解放军的新更名的火箭部队(以前被称为第二炮兵队)已经备有各种各样的库存供其使用,如地面发射的、常规装备的、以及越来越精确的导弹,包括地对地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SRBM和MRBM)、中程反舰弹道导弹(ASBM)和中程地面攻击巡航导弹(LACM)。虽然中国的大部分导弹库存由SRBM组成,针对台湾附近,火箭部队将以下列几种方式直达:通过部署新的远程SRBM, 给其军械库增加MRBMs,并发展中程弹道导弹(IRBM)用于常规打击远在美国领土关岛的目标,这可能会清除美国在第二岛链的庇护所。

中国对导弹部队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PLAAF) 的局限性,一度主要由过时的机身组成,因此无法独立展开作战攻击。然而陆基进攻导弹也有几个固有优势替代兵力投送的设施。例如,移动导弹系统往往难以检测和阻断。训练有素的作战人员可以隐藏它们的部署地点,操纵它们到观测前发射位置,并在数分钟内启动它们的武器开始重新安置它们。此外,弹道导弹很难抵御,由于其速度很快,特别是如果弹头可以机动或配备突防装置。另外,巡航导弹往往速度缓慢但可以隐形,可以按照复杂的路径飞行,使防空变得更加困难。最后,进攻导弹可以允许攻击者实现有利的交易成本比率,因为他们比大多数潜在目标以及现有的对策成本低得多。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忽视对其空军的建设,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尤其如此。相反,中国已经报废过时的平台,升级旧飞机,并扩大其现代的库存,第四代战斗机——库存包括俄罗斯苏-27和苏-30的变体(和即将到来的苏- 35),中国国内仿制苏-27生产命名的J-11,以及自主研发的J-10。据五角大楼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不仅有600架第四代飞机在服役,两个第五代平台正在开发,而且它也正在“迅速缩小与西方空军广泛的功能之间的差距,从飞机指挥与干扰器控制(C2),电子战(EW)和数据链”。

如何使用这些功能?解放军战略家一度认为在地区的各种突发事件中使用导弹和空军。然而,也许美国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旨在降级美国在战区的战斗力,也会阻止华盛顿代表其盟友进行有效地干预的、所谓的“联合防空突袭行动”。在这样的场景中,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可用于冲突开始时破坏敌人的防空和反空中进攻作战。具体来说,协调的导弹攻击有可能破坏或摧毁C2中心和早期预警系统,切断或毁坏跑道使飞机在地面上陷于困境,并破坏停在开放区域或存储在未硬化的避难所(未硬结的防空洞)中易受攻击的平台。后续的攻击战斗机配备精确制导弹药可以摧毁跑道,损坏其他关键的基础设施,如燃料和弹药储存设施,并进行空对空交战对抗敌人的战斗机。利用这种类型战役的结果,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可以利用一个更宽松的空中环境和并使其他军事目标——也可能包括民用目标——处于危险之中。另外,反舰弹道导弹(ASBM)(也许还有空中、海洋、潜艇发射反舰巡航导弹)可以用来从海上将美国航母战斗群作为目标攻击,进一步削弱美国的战斗力。

当然,协调的空中和导弹作战将测试解放军的极限,特别是考虑到其微不足道的战斗历史和有限的联合作战经验。不过,火箭部队和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努力在这一领域变得更加熟练,至少到发射预先计划的攻击时。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也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减轻。首先,美国战斗机都集中在少数的空中和海上基地,意味着解放军的关注目标相对较少。第二,美国目前依赖像动能导弹拦截器等主动防御来保护这些目标。这些弹药不仅数量有限、采购成本昂贵,而且它也通常需要对每个来袭导弹都多次回击,以确保命中率很高。因此,华盛顿和东京在面对饱和攻击或在旷日持久的冲突中会冒耗尽他们的防御弹药库的风险。

然而,中国航天能力的局限性很大。例如,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军械库乍一看似乎相当大,但这些都是消耗性的资产,能提供的武器数量相对较少,至少与飞机相比,飞机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获得高出击率。如果中国需要攻击的目标数量很多,对这些目标实施攻击的次数也需要很多,那么解放军可能会在达到其战略目标之前耗尽其导弹库存。特别是在关键目标位于中国的SRBMs最大射程之外时,尤为如此(例如,在日本群岛的主要岛屿,而不是在靠近中国海岸的琉球群岛)。相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有能力提供更大更多的火力。然而,一项研究指出,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它已经开发出了能够产生大批量架次,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维持高节奏的飞行作战,或从遭受攻击的基地进行作战。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空中加油能力微不足道,这限制了其进行作战和维持作战范围的能力,尽管它正在采取温和的措施纠正这种差距。

中国的信息战能力

现代冲突的特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与传统精确打击系统的扩散紧密交织在一起,如陆基进攻导弹和先进作战飞机——在更大程度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地转向太空、网络空间和电磁波谱的军事竞赛。这使美国处于极其尴尬的两难境地。虽然它已经在最近几十年处于这一趋势的最前沿,依赖复杂的信息网络也一度产生了其他国家可以利用的潜在漏洞。

具体地说,美国依赖自身收集、存储和传输的大量数据进行动员、部署、作战,并维持其军事能力。例如,它依赖长途通信卫星、精确导航和定时、监视和侦察,以及预警等功能。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网络使人们可从全球获得巨大的存储库的信息和近实时地共享文件。与此同时,射频传输与战场上的部队联系在一起,增强他们的态势感知,并增加他们的效率。还可以跟踪按预定轨道运行的卫星,并从地面将其定位为攻击目标。这些卫星远离潜在威胁的机动能力有限,而且经常使用不防窃听或干扰的信号。计算机网络可以被各种各样的局外人和内部威胁相利用或损坏。最后,射频传输可能被堵塞,而且发射器本身也可以成为无线插入恶意软件代码的切入点。也许并不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的战略家——包括许多人相信,信息的重要性是现代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特征,就像机械化在二十世纪战役中的作用一样——把信息网络视为更强大对手的关键弱点。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实现信息优势是任何冲突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为了利用这些信息漏洞,解放军一直在开发和部署各种各样的新功能。举例来说,2007年通过摧毁近地轨道的航天器,它成功试射了一个基于MRBM的、直接攻击型的、动能拦截反卫星武器(ASAT)。随后进行了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展示了相同的技术——也可用于在更高的轨道攻击卫星的能力。解放军也知道有其他ASAT正在开发,如扰乱太空信号的干扰器, 可以追踪,然后攻击航天器的微型卫星,以及令人眼花缭乱、失明,或可能摧毁轨道系统的定向能系统。中国对网络战争的兴趣也是众所周知的。开源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使用计算机网络探索开发渗透美国政府和国防工业目标(以及其他国家的目标)的攻击能力,泄露出其敏感数据并中断其日常操作。最后,解放军认为电子战是对抗更强大军事力量的最好方法之一。除了开发各种专用的电子战平台外,它还支持集成网络电子战(INEW) 的概念,旨在融合EW和计算机网络变成一个“混合能力”。正如一个评估所指出的,“集成网络电子战(INEW)有望使网络战进入之前电子战的领域,使网络战能够“跨越空气间隙”,进入未受保护的、孤立的战场网络。”

中国使用这些信息战的能力如何?一种可能性是,在打击军事目标以暗中破坏对手抵抗的意愿,进一步降低其报复的能力期间,信息战可以被提前与导弹和空军一起使用。马克斯托克斯解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把信息战视为成功联合航空或增加武器攻击力的整体。”从它的角度来看,“有效的军事行动取决于是否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信息源的同时,利用和攻击对手的信息结构,”包括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事实上,反C4ISR发动袭击破坏重要网络,很可能会在任何强制性的战役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它强调了持有美国信息网络的风险,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渴望成为一个更加“信息化”的军队,预计将于2050年达到这一目标。这表明它将很快因许多已在美国和其他先进军队中确认的同一漏洞而受损。事实上,这种趋势已经在进行中了。例如,中国A2 /AD网络非常依赖来自各种来源的信息采集、传输和使用——从能为ASBMs提供初始排队的广泛区域监测系统到指导陆基导弹攻击其目标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的水下和海面海军舰队

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强国着重保卫其边境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一度在海事领域投入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与海军相比,一般更珍视其地面部队。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不受来自海上威胁的影响。例如,在大陆共产党胜利十年后,它不得不抵御位于台湾的国民党军队的袭击。之后,随着中苏同盟关系恶化,变成中苏对抗,北京变得越来越担心,如果战争沿着他们共同的边境爆发,莫斯科可能会发动两栖攻击打开第二条战线。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在冷战期间肩负着“附近海岸线防御”的任务,而且其在中国海岸线扩展12英里的领海以外的作战能力很差。然而,到了1980年代,PLAN扩大其作战重点,包括整个第一岛链,并纳入了“近海积极防御”的概念。一位分析师表示,这种策略“旨在使大陆统一台湾、恢复失地和有争议的海上领土、保护中国的海洋资源、在战争时期保障主要SLOCs(海上交流) 的安全,防止和抵御海上的外来侵略,并实现战略核威慑。”今天,PLAN正在为“远海作战”奠定基础。“远海作战”是一个更广泛的战略,强调第二岛链范围内以及第二岛链环绕的水域范围以外的作战。

中国海军的实力与其野心一起增长,尽管它成为一个真正的(即使只是部分地)海上霸主的道路充满前所未有的困难。到目前为止,北京似乎已下定决心避免与日本等当地海军强国或美国等区域外海军强国短兵相接。北京着重强调不对称军事能力——即基于地面的海上封锁系统,如沿海防御巡航导弹、海上攻击机和反舰弹道导弹等所有这些可以从相对安全的己方领土上进行使用,而不是模仿其竞争对手部署蓝水海军。不过,解放军近年来已加快对其更传统的海军实力的发展,包括海底和海面海军部队。与陆基A2 /AD系统一起,这些功能可以用来封锁以及控制海上的领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甚至可能允许北京在遥远的印度洋等地区投送军事力量,有其军事上的意义。

水下战争实际上已经是PLAN在一段时间内关注的重点区域,而且是继续优先关注的对象。举例来看,其潜艇舰队——预计将于这十年年底达到约75艘船只——包括越来越现代化的柴油电动平台,全副武装,难以侦测得到。这包括十二艘俄制基洛级潜艇,其中八艘装备有SS-N-27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ASCM)和二十多艘自主生产的宋级、元级船,后者配有独立的气推进系统。此外,PLAN有两艘第二代核动力攻击潜艇(SSN),并计划再建立四个以上。五角大楼还希望它把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SSGN)投入战场,这可能会赋予中国隐形的、远程陆基攻击能力。中国海面海军正在不断扩大和改进。PLAN一直在快速构建各种类型的海面战士,包括在中国近海作战的用于沿海水域的轻巡洋舰和导弹巡逻艇,以及远海作战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这些平台也在逐步缩小与日本和美国平台之间的定性差距。例如,PLAN最新的驱逐舰,不仅包含一个垂直发射系统,使他们能够携带各种各样的弹药,而且它们也配备有相控阵雷达和远程地对空导弹,大大增加了中国的区域防空能力。此外,PLAN已经试航了他们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一艘翻新的乌克兰平台,而且多数观察人士认为, 在未来十年中国将自主生产出更多的航空母舰。

这些水下力量和海面海军的改进提高了中国限制或封锁区域介入的能力,例如通过提高其反海面战争(ASuW)功能和扩展其防空系统。如上所述,当与陆基常规系统能力等其他A2 /AD系统相结合时,它们可能最终会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控制东海和南海有争议的地区或阻断这条途径该区域的通信线路的运行——这能否实现取决于美国及其当地盟国如何回应。

尽管其海军的现代化极其迅速,中国也有弱点,美国应该注意。例如,尽管PLAN进行ASuW大幅度提高了其能力,但它尚未精通其他的关键领域,如反潜作战和联合行动。此外,海面海军正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海上侦察——打击复合体的攻击,包括广泛的领域监测系统、实时通信链接和高度精确的弹药。事实上,中国自己的A2 /AD网络是基于假设移动的但高特征平台可能会处于风险之中,无论来自陆地还是大海。最后,中国的水下力量仍然主要由柴油电动船组成。虽然它们在沿岸水域或近海阻塞点很有效,但是它们也高度依赖于岸上基础设施来维持,鉴于它们的耐久性有限,而且一般只能局限于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的慢速巡逻——尤其是如果他们希望节约用电以保持潜航和作战而不被发现的时候。

结 论

任何新兴大国的出现必然会给现有的大国带来严峻挑战,而中国也不例外。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更不用说中国复杂的国内政治和与周边邻国的复杂关系,应对中国的崛起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的多维性质。北京目前正在升级其核武库,全面地改善其常规部队,并建立准军事功能,使其他国家相形见绌并赋予它独特的挑战现状的选择。然而,对于美国而言,中国的A2 /AD系统仍将是最重要的潜在威胁。不仅会让华盛顿在该地区履行其职责时风险较高,甚至可能会削弱其同盟体系,而且他们也支持加强使用准军事胁迫,有助于北京进行领土扩张。展望未来,美国需要维护的军事策略,最好将这个威胁考虑在内,同时美国也需要将各种类型的功能投入战场,使得这一策略可信、有效。

(未完待续)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快来试试!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三)「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三)
「长篇」巩固和加强前线——美国的国防战略与中国的崛起(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