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退伍后有口饭吃,他足足准备了4年

有人说,当兵就要为祖国付出自己的一切,要多做贡献,哪怕牺牲自己。是的,今天和一名已经退伍的老战友聊天,他很感慨。这位老兵跟守一一样,是位才华横溢的水兵,也曾是一名了不起的军士长。他的军旅故事,甚至可以写成长篇小说都不过分。

如今,这位曾来自祖国南海的老兵跟我说,守一提出的《退伍后,我是如何实现年薪百万的》文章,看了那个标题后,他也很感兴趣。文章里轻描淡写的这一句,却是大多数退伍军人的终极梦想,是万千退伍不兵证明自己的一个普遍心理,然而,事实真的没那么简单。

他是四级军士长老梁

也有一个不亚于守一的军旅故事

我讲给你们听。

为了退伍后有口饭吃,他足足准备了4年

01

老梁,是我近20年来最铁的兄弟。我们一起参军,一列火车拉到部队,上下铺、一起上士官学校。这些年我一直在基层单位的普通岗位默默工作,而他,从士官学校毕业了之后,岗位基本是两三年就换,越换越往上走。

在研究摄影技术的同时,老梁还学会了摄像。经常趁部队大型任务契机,“鼓捣”他从外单位借来的摄像机。拍拍这、拍拍那,好几次还差点被当了“间谍”被卫兵抓了起来。战友们说:没有他老梁干不了的。领导评价他说:这个士官的能力比很多干部都强不少,可以当干部用。单位每次搞重大活动,大家都能看到他台上台下、领导身边忙碌的身影。他写的稿子上《解放军报》,也是常有的事儿。2010年,老梁结婚,团里专门给他举办了场军营婚礼,团领导悉数到场庆祝,让老梁的名声大震。

为了退伍后有口饭吃,他足足准备了4年

后来,老梁学会了摄像和后期剪辑,没多久,他拍摄的新闻就上了CCTV-7,而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闲暇的时间,准会看到他“折腾”基层单位的影子。基层单位对老梁的行为并不反感,相反却非常支持,因为他们知道,老梁拍谁,谁准能上新闻。慢慢的,央视新闻频道,经常会出现他的名字。营区里的展板、橱窗到处都是老梁的作品。

为了退伍后有口饭吃,他足足准备了4年

02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作品被某军内著名期刊杂志用作封面。这对老梁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但这张封面照片却彻底改变了老梁今后的命运。一次,海军某基地政委在翻看审阅杂志的时候,注意到了这张照片。政委是个老摄影爱好者,一眼就看出了杂志封面照片的门道儿,当场询问杂志主编这张照片的来源。后来,也因为这张照片,老梁被选调到上级杂志社工作。

面对这一切,老梁还是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厉害,战友们称之为:“神话”和现实版的“士兵突击”。但老梁我行我素,打水、扫地、擦桌子,拍照、路线、写稿子,“出得厅堂、下得厨房”,依然保持着他朴实的作风。

在他的世界里,似乎没有困难二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他总挂在嘴边,而且不管工作多忙和累,他从来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大家都说老梁在摄影这方面特别有天赋,到军级机关没多久,就传他要拍要搞大动作。那段时间,老梁天天去宣传部长的办公室里“做客”。领导终于给他批了10万块钱,用来购买拍摄微电影用的设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老梁带着两三个人天南海北地转部队,拍视频。这部他执导的微电影作品后来获得了全军微电影大赛二等奖。全网点击量大道200多万次,给单位争了光,扩大了影响力。

出了名,他的任务也多了起来。上级指派他制作的视频作品参加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影音动漫作品评比活动”,老梁的大片成为海军唯一入围的作品,在全国展播,全网转发点击量1亿多次,各大卫视相继播出,还被很多军事专家登报进行了评论,反响超乎想象。

老梁很厉害,但老梁总不忘说这些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前年,老梁因工作能力强被调到了总部学习帮助工作。不管到哪,老梁一直是大家眼中“一顶一”的高手,什么急难险重任务,老梁在大机关里也没被难倒,相反,还干出了不少成绩,大机关成了他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不得不说,平台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老梁也深谙着一点。

为了退伍后有口饭吃,他足足准备了4年

03

老梁长久以来憋在心里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梁得到了一次能和地方专业剧组学习锻炼的机会。于是,老梁跟领导软磨硬泡地墨迹了好几天。终于得到了机会。熟悉老梁的领导说“这小子,这种事准跑不了他,不用我问,他都不请自来。”蹲剧组的日子里,老梁学到了很多东西,刚进剧组的那天老梁惊得把嘴张成“o”形,老梁似乎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梦想。

几天下来,累到崩溃的老梁深知,自己的能力跟这些大咖比起来相差甚远,依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回到部队,老梁的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钻研影视技术上,身边的战友一个不拉地被他当成了练手的演员。在老梁的摄像机前,他认真的样子让大家不敢开玩笑。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4年的时间马上过去了,老梁即将到了快退伍的日子。

一天,老梁拎着两瓶白酒和一些水果,来到了曾经帮过他的老政委家。这时的政委已经退休在家,晚上,老政委留了他在家吃晚饭。其实,老梁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让老首长帮自己“留5期”,因为老梁的岗位没有编制,而且全军都没有先例。尤其是军改期间,这编制问题卡得很严,谁也不能越界。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老梁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宿舍,他给家里的老婆打电话说自己快退伍的事情,之后的几天里,老梁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安静了。

一天,老梁被部长叫到了办公室。部长以前是老梁新兵时的指导员,那时候的老梁还给这位部长当过文书。

“你小子这些年进步很快,退伍不会想不开吧?”部长说。

“指导员,俺这么努力,就是怕自己回到地方挨饿。”老梁低声道。

“以你的能力,根本饿不死,你打算转业还是退伍?”部长问。

“我······不想要工作我想退伍,转业安排的工作跟现在比差的太多,我打听过,老家能给安排事业编工作,但工资只有不到3000,都不够房贷和孩子的学费钱,怎么活?”老梁答

道。

“人家别人转业回家都要工作,也没见谁饿死。”部长瞟了老梁一眼说。

“指导员,我说句实话,在地方单位像我们这种军转的士官基本都不受待见。如果留不下,我还是想自己创业当老板,苦点累点无所谓,但都是自己说了算,我不想在单位里混一辈子,您懂的。”

“不对啊,前几天我还听说有个士官因为自己能力强,回家几年当了副科长,你肯定也没问题,别灰心。”部长安慰道。

“这您也信?都是假的,我调查过,以前确实有,那都是老早以前的事情了。”

老梁接着说:“我听说好几个老班长就是因为要了工作,自己也确实没什么过硬的技术,在新单位里郁郁寡欢,而且军转的士官是工勤编制,一辈子也别想当领导,这个是事实。他们都劝我早做准备,我这些年的努力其实也在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我怕有一天我离开部队的时候,像他们一样在地方单位受窝囊气,而且还养不起家。”

部长点了一支烟若有所思:“这些情况我也知道,看来你是有打算了是吗?”

老梁抬头看向窗外:“前几天我休假回家,跟地方一个朋友准备合伙开一个工作室,以我目前按的技术水平,吃饭没啥问题,也能自由些,这些年其实也挺累的,该歇歇了。”说完苦笑了一声。

2015年12月1日,老梁退伍了,他雇了一辆小货车,把自己这些年在部队的家当都拉走了,连一个衣服挂都没落下。彻底告别了他为之奋斗16年的军营,告别了领导和战友。退伍那天,老梁哭得最伤心,战友们都为他感到非常惋惜。

一个军礼!转身,军营已陌路,留下的是一个“许三多”式的传奇故事,用来教育不上进的新兵蛋子。

为了退伍后有口饭吃,他足足准备了4年

04

老梁说:找工作对我来说不会那么难,但相比其他退伍或者转业的战友,就没那么轻松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4年时间去“规划”未来,而我,其实是幸运的。

有人说:“老梁这些年的奋斗是值得的,因为最起码他的未来有希望,不像大多数战友退伍后,好几年缓不过来。”

也有人说:“老梁四期这4年是为了退伍而活着的,他其实明明知道自己留不了5期,所以趁自己还在部队,一直在给自己找出路。”

是啊,如果能选择留队,有几个愿意到了中年还要重新开始。大家都在憧憬着自己能套上5期,因为,拿个营长都不换。

老梁说:“我套上4期那年,心情其实是很复杂的。我只是感觉,这4年可能会决定我这一辈子,如果再不拼命,回家只能被安排工作,从此终老一生。”

老梁曾经跟我说过,他不喜欢地方单位的工作作风和氛围,尤其是北方城市。很多人跟他聊过转业军人的现实情况,都说老梁性格比较耿直,容易被“套路”。地方单位不管从工资待遇和人际关系,都是老梁所不能接受的,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接受比自己能力差的人当自己的领导,而且待遇还那么低。老梁见过、听说过太多关于军转干部、士官的故事,鲜有成功者的经验,以至于促成了老梁后来的想法。也是大多数转业军人面临的处境。被排挤、无实权、被套路甚至被坑的事例比比皆是,老梁其实是怕了,怕自己人到中年一脚踏入新单位,就看到了自己退休那天的样子,真的很没意思。

退伍后,他把自己锁在家里,一整月没有出门。

再次看到老梁的时候是2016年五一,老梁和朋友合伙开的电影工作室开张了。老梁瘦了一圈,但眼神中多了一丝沉稳。

一年后,老梁成了当地一名有知名度的影视创作人,当所有人认为老梁的人生即将开启崭新的篇章的时候,老梁离开了工作室。

不是不赚钱,而是他不喜欢小城市里什么都要靠关系的社会格局。老梁曾打电话跟我聊过他的处境,他总觉得小城市里有点拘束,而且两眼一抹黑的他到处碰壁,刚回来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头,数次被坑。

从工作室离开后,他去了上海。他说他喜欢上海,因为这里可以靠自己的实力去赚钱。在大城市,找关系进公司的人通常都不受老板欢迎。在老板的脑海里,找关系的人大多没什么能力。这种人,吃不开。

一年后,老梁从某电影学院影视进修班结业,开始了他的专业之旅。

蛋疼了很久······

为了退伍后有口饭吃,他足足准备了4年

为了退伍后有口饭吃,他足足准备了4年

以军人的视角解读世界

Powered by 81号码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