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退伍後有口飯吃,他足足準備了4年

有人說,當兵就要為祖國付出自己的一切,要多做貢獻,哪怕犧牲自己。是的,今天和一名已經退伍的老戰友聊天,他很感慨。這位老兵跟守一一樣,是位才華橫溢的水兵,也曾是一名了不起的軍士長。他的軍旅故事,甚至可以寫成長篇小說都不過分。

如今,這位曾來自祖國南海的老兵跟我說,守一提出的《退伍後,我是如何實現年薪百萬的》文章,看了那個標題後,他也很感興趣。文章裡輕描淡寫的這一句,卻是大多數退伍軍人的終極夢想,是萬千退伍不兵證明自己的一個普遍心理,然而,事實真的沒那麼簡單。

他是四級軍士長老梁

也有一個不亞於守一的軍旅故事

我講給你們聽。

為了退伍後有口飯吃,他足足準備了4年

01

老梁,是我近20年來最鐵的兄弟。我們一起參軍,一列火車拉到部隊,上下鋪、一起上士官學校。這些年我一直在基層單位的普通崗位默默工作,而他,從士官學校畢業了之後,崗位基本是兩三年就換,越換越往上走。

在研究攝影技術的同時,老梁還學會了攝像。經常趁部隊大型任務契機,“鼓搗”他從外單位借來的攝像機。拍拍這、拍拍那,好幾次還差點被當了“間諜”被衛兵抓了起來。戰友們說:沒有他老梁幹不了的。領導評價他說:這個士官的能力比很多幹部都強不少,可以當幹部用。單位每次搞重大活動,大家都能看到他臺上臺下、領導身邊忙碌的身影。他寫的稿子上《解放軍報》,也是常有的事兒。2010年,老梁結婚,團裡專門給他舉辦了場軍營婚禮,團領導悉數到場慶祝,讓老梁的名聲大震。

為了退伍後有口飯吃,他足足準備了4年

後來,老梁學會了攝像和後期剪輯,沒多久,他拍攝的新聞就上了CCTV-7,而且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有閒暇的時間,準會看到他“折騰”基層單位的影子。基層單位對老梁的行為並不反感,相反卻非常支持,因為他們知道,老梁拍誰,誰準能上新聞。慢慢的,央視新聞頻道,經常會出現他的名字。營區裡的展板、櫥窗到處都是老梁的作品。

為了退伍後有口飯吃,他足足準備了4年

02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作品被某軍內著名期刊雜誌用作封面。這對老梁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但這張封面照片卻徹底改變了老梁今後的命運。一次,海軍某基地政委在翻看審閱雜誌的時候,注意到了這張照片。政委是個老攝影愛好者,一眼就看出了雜誌封面照片的門道兒,當場詢問雜誌主編這張照片的來源。後來,也因為這張照片,老梁被選調到上級雜誌社工作。

面對這一切,老梁還是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厲害,戰友們稱之為:“神話”和現實版的“士兵突擊”。但老梁我行我素,打水、掃地、擦桌子,拍照、路線、寫稿子,“出得廳堂、下得廚房”,依然保持著他樸實的作風。

在他的世界裡,似乎沒有困難二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他總掛在嘴邊,而且不管工作多忙和累,他從來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大家都說老梁在攝影這方面特別有天賦,到軍級機關沒多久,就傳他要拍要搞大動作。那段時間,老梁天天去宣傳部長的辦公室裡“做客”。領導終於給他批了10萬塊錢,用來購買拍攝微電影用的設備。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老梁帶著兩三個人天南海北地轉部隊,拍視頻。這部他執導的微電影作品後來獲得了全軍微電影大賽二等獎。全網點擊量大道200多萬次,給單位爭了光,擴大了影響力。

出了名,他的任務也多了起來。上級指派他製作的視頻作品參加全國“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影音動漫作品評比活動”,老梁的大片成為海軍唯一入圍的作品,在全國展播,全網轉發點擊量1億多次,各大衛視相繼播出,還被很多軍事專家登報進行了評論,反響超乎想象。

老梁很厲害,但老梁總不忘說這些都是組織培養的結果。前年,老梁因工作能力強被調到了總部學習幫助工作。不管到哪,老梁一直是大家眼中“一頂一”的高手,什麼急難險重任務,老梁在大機關裡也沒被難倒,相反,還幹出了不少成績,大機關成了他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不得不說,平臺的力量是無法估計的,老梁也深諳著一點。

為了退伍後有口飯吃,他足足準備了4年

03

老梁長久以來憋在心裡的夢想,終於要實現了。一次偶然的機會,老梁得到了一次能和地方專業劇組學習鍛鍊的機會。於是,老梁跟領導軟磨硬泡地墨跡了好幾天。終於得到了機會。熟悉老梁的領導說“這小子,這種事準跑不了他,不用我問,他都不請自來。”蹲劇組的日子裡,老梁學到了很多東西,剛進劇組的那天老梁驚得把嘴張成“o”形,老梁似乎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夢想。

幾天下來,累到崩潰的老梁深知,自己的能力跟這些大咖比起來相差甚遠,依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回到部隊,老梁的業餘時間全都用在了鑽研影視技術上,身邊的戰友一個不拉地被他當成了練手的演員。在老梁的攝像機前,他認真的樣子讓大家不敢開玩笑。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4年的時間馬上過去了,老梁即將到了快退伍的日子。

一天,老梁拎著兩瓶白酒和一些水果,來到了曾經幫過他的老政委家。這時的政委已經退休在家,晚上,老政委留了他在家吃晚飯。其實,老梁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想讓老首長幫自己“留5期”,因為老梁的崗位沒有編制,而且全軍都沒有先例。尤其是軍改期間,這編制問題卡得很嚴,誰也不能越界。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老梁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宿舍,他給家裡的老婆打電話說自己快退伍的事情,之後的幾天裡,老梁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安靜了。

一天,老梁被部長叫到了辦公室。部長以前是老梁新兵時的指導員,那時候的老梁還給這位部長當過文書。

“你小子這些年進步很快,退伍不會想不開吧?”部長說。

“指導員,俺這麼努力,就是怕自己回到地方捱餓。”老梁低聲道。

“以你的能力,根本餓不死,你打算轉業還是退伍?”部長問。

“我······不想要工作我想退伍,轉業安排的工作跟現在比差的太多,我打聽過,老家能給安排事業編工作,但工資只有不到3000,都不夠房貸和孩子的學費錢,怎麼活?”老梁答

道。

“人家別人轉業回家都要工作,也沒見誰餓死。”部長瞟了老梁一眼說。

“指導員,我說句實話,在地方單位像我們這種軍轉的士官基本都不受待見。如果留不下,我還是想自己創業當老闆,苦點累點無所謂,但都是自己說了算,我不想在單位裡混一輩子,您懂的。”

“不對啊,前幾天我還聽說有個士官因為自己能力強,回家幾年當了副科長,你肯定也沒問題,別灰心。”部長安慰道。

“這您也信?都是假的,我調查過,以前確實有,那都是老早以前的事情了。”

老梁接著說:“我聽說好幾個老班長就是因為要了工作,自己也確實沒什麼過硬的技術,在新單位裡鬱鬱寡歡,而且軍轉的士官是工勤編制,一輩子也別想當領導,這個是事實。他們都勸我早做準備,我這些年的努力其實也在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我怕有一天我離開部隊的時候,像他們一樣在地方單位受窩囊氣,而且還養不起家。”

部長點了一支菸若有所思:“這些情況我也知道,看來你是有打算了是嗎?”

老梁抬頭看向窗外:“前幾天我休假回家,跟地方一個朋友準備合夥開一個工作室,以我目前按的技術水平,吃飯沒啥問題,也能自由些,這些年其實也挺累的,該歇歇了。”說完苦笑了一聲。

2015年12月1日,老梁退伍了,他僱了一輛小貨車,把自己這些年在部隊的家當都拉走了,連一個衣服掛都沒落下。徹底告別了他為之奮鬥16年的軍營,告別了領導和戰友。退伍那天,老梁哭得最傷心,戰友們都為他感到非常惋惜。

一個軍禮!轉身,軍營已陌路,留下的是一個“許三多”式的傳奇故事,用來教育不上進的新兵蛋子。

為了退伍後有口飯吃,他足足準備了4年

04

老梁說:找工作對我來說不會那麼難,但相比其他退伍或者轉業的戰友,就沒那麼輕鬆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4年時間去“規劃”未來,而我,其實是幸運的。

有人說:“老梁這些年的奮鬥是值得的,因為最起碼他的未來有希望,不像大多數戰友退伍後,好幾年緩不過來。”

也有人說:“老梁四期這4年是為了退伍而活著的,他其實明明知道自己留不了5期,所以趁自己還在部隊,一直在給自己找出路。”

是啊,如果能選擇留隊,有幾個願意到了中年還要重新開始。大家都在憧憬著自己能套上5期,因為,拿個營長都不換。

老梁說:“我套上4期那年,心情其實是很複雜的。我只是感覺,這4年可能會決定我這一輩子,如果再不拼命,回家只能被安排工作,從此終老一生。”

老梁曾經跟我說過,他不喜歡地方單位的工作作風和氛圍,尤其是北方城市。很多人跟他聊過轉業軍人的現實情況,都說老梁性格比較耿直,容易被“套路”。地方單位不管從工資待遇和人際關係,都是老梁所不能接受的,他覺得自己不可能接受比自己能力差的人當自己的領導,而且待遇還那麼低。老梁見過、聽說過太多關於軍轉幹部、士官的故事,鮮有成功者的經驗,以至於促成了老梁後來的想法。也是大多數轉業軍人面臨的處境。被排擠、無實權、被套路甚至被坑的事例比比皆是,老梁其實是怕了,怕自己人到中年一腳踏入新單位,就看到了自己退休那天的樣子,真的很沒意思。

退伍後,他把自己鎖在家裡,一整月沒有出門。

再次看到老梁的時候是2016年五一,老梁和朋友合夥開的電影工作室開張了。老梁瘦了一圈,但眼神中多了一絲沉穩。

一年後,老梁成了當地一名有知名度的影視創作人,當所有人認為老梁的人生即將開啟嶄新的篇章的時候,老梁離開了工作室。

不是不賺錢,而是他不喜歡小城市裡什麼都要靠關係的社會格局。老梁曾打電話跟我聊過他的處境,他總覺得小城市裡有點拘束,而且兩眼一抹黑的他到處碰壁,剛回來的時候吃了不少苦頭,數次被坑。

從工作室離開後,他去了上海。他說他喜歡上海,因為這裡可以靠自己的實力去賺錢。在大城市,找關係進公司的人通常都不受老闆歡迎。在老闆的腦海裡,找關係的人大多沒什麼能力。這種人,吃不開。

一年後,老梁從某電影學院影視進修班結業,開始了他的專業之旅。

蛋疼了很久······

為了退伍後有口飯吃,他足足準備了4年

為了退伍後有口飯吃,他足足準備了4年

以軍人的視角解讀世界

Powered by 81號碼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