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逼反施琅後最終被清軍收復

施琅(1621~1697年),字尊侯,號琢公,是鄭成功的老部下。鄭成功把施琅看成是自己的得力助手,機密大事都要與之商議。施琅也是一心一意為鄭成功效勞,鄭軍制僂艦、旗幟、伍陣相應之法,均是施琅傳授的。



因為鄭軍嚴重缺餉,基本上要依靠擄掠過活,其對象說是土豪,實際上也包括了廣大老百姓。更為嚴重的是,鄭軍用搶掠婦女來鼓勵士兵。施琅對此強烈反對,拒不執行,還多次對鄭成功正言勸阻。鄭成功不能容忍下級對他的不尊重,因此逐漸疏遠了施琅。
鄭成功逼反施琅後最終被清軍收復

鄭成功的舟師雖可以稱雄海上,但陸戰卻較弱。施琅認為廈門初定,主力遠征清軍兵力較強的地方,有可能變生意外。他不敢直說鄭軍同閩、粵兩省的清軍相比兵力處於劣勢,於是,便假託自己夜間做了一個夢,預示出師前景不利,請鄭成功慎重考慮。

鄭成功並沒有聽出施琅的弦外之音,還認為他心存膽怯,於是罷了施琅的先鋒之職。廈門一戰清軍大勝,在清軍登上廈門島、形勢極為嚴峻的時候,施琅曾經率領部卒數十人奮力作戰。
鄭成功逼反施琅後最終被清軍收復

他滿以為鄭成功會因此恢復自己的左先鋒職務,但鄭成功對施琅的傲慢懷有戒心,於是提升了施琅手下的一個副將,而只給了施琅白銀200兩。

施琅大為不滿,竟然說自己想去當和尚。哪知鄭成功根本不為所動,施琅一氣之下果然剃光了頭髮,不再參見鄭成功。施琅與鄭成功的個性都是衝動、暴躁的,平時的軍事鬥爭又是那麼緊張,鄭成功根本無暇顧及解決私人矛盾,積怨日深,終有天爆發了。
鄭成功逼反施琅後最終被清軍收復

鄭芝龍降清後,他的部將曾德一直在施琅營中效力。如今見施琅被削去兵權,曾德為求出頭,利用過去在鄭氏家族軍隊中的關係,投入了鄭成功營中充當親隨。施琅知道後火冒三丈,派人把曾德捉回斬首。

鄭成功“馳令勿殺”,施琅悍然不顧,“促令殺之”。見施琅違令擅殺鄭氏舊將,鄭成功斷定他反形已露,逮捕了他。施琅不甘心,在一些親信部將和當地居民的掩護幫助下逃脫。

鄭成功怒不可遏,將施琅的父親、弟弟處斬,致使施琅對鄭成功恨之入骨 ,至此,施琅既不能迴歸鄭軍,也不能久匿民間,於是他被逼投清,最終率領清軍收復了臺灣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