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一部注定失败的电影

《摆渡人》一部注定失败的电影

岁末去看了张嘉佳导演的电影《摆渡人》。

说实在的,在微博上看到张嘉佳说三年118稿修订、并让王家卫来监制的时候,我对这部电影已经不抱有太多的希望了。

张嘉佳的书里总会有一些唯美的文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一翻他的小说,我们总会有些许的触动。在这个被雾霾、浮躁、虚荣笼罩的国度,人们渴望被感动,但每个人却又像刺猬般地把自己保护了起来。每个人都是从全世界路过的路人,有很多能感动中国的事情发生,但是在我们的身边,却很难把自己感动。正如张嘉佳所言:

时间一直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来自于导演的灵感而一气呵成,118次缝缝补补,很难想象能做出一部伟大的作品来。王家卫电影的特点,是各种支离破碎的信息,逐步拼成一张完整的拼图。而张嘉佳的故事,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期间夹杂着唯美的文字,让你心灵得到些许的触动。

是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阅读张嘉佳的文字,我们心中确实常常会响起一些经典的歌曲。但是这些歌曲只是背景,或者只是一句歌词,静静地伴随着自己心灵的触动。而在《摆渡人》的电影中,当人们耳熟闻详的歌曲在影院中震耳欲聋地响起时,反而破坏了这种心境。

《泰坦尼克号》能成为电影中的经典,好莱坞最负盛名的作曲家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的音乐功不可没。具有浓烈民族韵味的苏格兰风笛在他的精巧编排下,尽显悠扬婉转而又凄美动人。尤其是短短四分钟的主题曲,歌曲的旋律从最初的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诽恻的高潮,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悲剧尾声,浓缩了整部电影的精华。

曾经11次获得提名,并2次获得奥斯卡音乐奖的詹姆斯·霍纳,除了《泰坦尼克号》外,还为《燃情岁月》(1994)、《勇敢的心》(1995)、《美丽心灵》(2002)、《阿凡达》(2009)、《狼图腾》(2014)等电影制作了音乐。很可惜的是詹姆斯·霍纳的私人飞机于2015年坠毁,作为飞行员的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摆渡人》一部注定失败的电影

詹姆斯·霍纳认为作曲家应该象画家一样,音乐只是作曲家的调色盘而已。音乐曲调,乐器类别,和表现格局都是这个调色盘上的颜色而已,作曲家要让画作呈现什么色彩,就会选择最适当颜料上画,素雅或缤纷,黑白或彩色,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无独有偶,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全国的期货大赛,那次大赛的冠军也是一位美术老师,他在K线中发现了艺术之美,结果几个月获得了七倍左右的收益并获得了全国期货冠军。

无论是电影、工作、生活,还是炒股,其实美都是一种境界,当你达到一定的境界,美自然会发生......

把心中的美搬上银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能展示心灵的触动更是大师级别的导演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张嘉佳首次触电就达到这个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就注定了《摆渡人》这部电影注定是失败的。

张嘉佳其实并不需要去找王家卫,他的作品本身有自己作品的特色,把这些特色发挥出来了,自然会让观众感动了。而在电影《摆渡人》中,我们看到了王家卫、周星驰甚至《泰囧》的影子,以及张嘉佳的文字,但是唯独没有感受到看张嘉佳小说的时候给我们的触动......

下一步张嘉佳的电影,最应该寻找的是能理解其作品,像詹姆斯·霍纳那样音乐大师。当我们走进影院,静静地看张嘉佳笔下那些熟悉又模式的故事,而音乐又会在最需要触动心灵的时候触动着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