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兵马数万,各路援军正在路上,刘禅为何要开城投降?

__小易

其实很简单。姜维,霍戈都有大军在外,成都被围如果坚守,他们是有机会回师救援的。但是成都凭什么坚守?

大家应该都记得谯周这个“蜀奸”吧?是他的一番话劝的刘禅投降的。谯周是什么人?蜀地本土士人阶层的代言人。谯周说要投降,代表什么?本土势力不想打,刘禅如果坚决要守,那么对不起了,他们肯定主动献城投降,到时候刘禅会是什么下场?

刘禅虽然不是什么牛逼货,但是这点眼力还是有的,与其被人当了投名状,不如我自己投降,还能乐得个太平王爷当当。

刘禅能在诸葛死后当三十几年的皇帝,对蜀国的状况还是很清楚的,他掌权后大力推行本土化,但是本土势力的德性就是只要外部势力打进来,他们就帮着把现在的统治者推翻。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外来者,谁统治都一样,不可能帮你去拼命守城。邓艾从阴平偷渡过来两千人,打到成都大军几十万了,哪来的?还不是那些本地人都投降了。

所以虽然刘禅是贪生怕死,但根本原因是根本守不住。


童呕霸

三国时期的魏国,于公元263年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攻打蜀国。当时成都城内有兵马数万,各路援军也正在赶来的路上,那么蜀后主刘禅为何要开城投降?这个主要与刘禅的性格,以及当时蜀国内忧外患的情形有关。


一、刘禅懦弱不堪的性格



关于蜀后主刘禅有许多趣谈,比如歇后语: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蜀阿斗的江山—— 白送,司马昭试探刘禅——乐不思蜀。以上这些也都是影视剧中刘禅的艺术形象。


也有人为后主刘禅平反,说他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后又对降将姜维用人不疑,可见他知人善用。但是有书君却不这么认为,正是因为刘禅是这样一个庸碌无为之人,才会对有才干的人完全依赖,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似乎与他无关,关键时刻也是任由大臣们左右。


刘禅被魏国软禁期间封号为安乐公,一日司马昭宴请他,席间他欣赏着歌舞说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他的旧臣郤正教他如何诉说自己思念家乡,以求被放回,结果他把师傅都供了出来,足见这个人愚笨到连一点心计和危机感都没有。


这样的阿斗在大军压境之际,选择开城投降也不足为奇。


二、蜀国已是强弩之末


三国故事里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诸葛亮和“五虎上将”,可惜随着英雄已逝,又连年的伐魏战争,富庶的蜀国已再无当年的景象。


1. 诸葛亮驾鹤西去,姜维只忙着伐魏


诸葛亮是蜀国的台柱子,他在世的时候即便一直在伐魏的路上奔波,也让这个三国中实力最弱的国家有个主心骨。他一倒下,整个国家一下子就陷入了恐慌之中,可见他的影响之大,也道出了蜀国在人才储备上的不足。


接班的姜维虽是魏国降将,但他对蜀国一直忠心耿耿,可是他一味的遵从诸葛亮的政策,就是不管国家死活坚持伐魏,只这一项便给这个国家埋下了祸根。



2. “五虎上将”后继无人


刘备打江山除了诸葛亮的奇谋妙计,还倚仗他手下的“五虎上将”,分别是黄忠、关羽、张飞、赵云和马超。这些武将都先于诸葛亮纷纷逝去,后来者在军事战斗力上再无与之可较量的人选。


3. 连年伐魏导致蜀国国力不济


无论任何年代,战争都是最耗损国家财富的行为,即便是战胜,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蜀国虽然是三国中实力最差的,但蜀地物产丰富,地势上易守难攻,如果安安稳稳的治理国家,几十年间人口数量和财富积累都不会少。


可是从诸葛亮到姜维,都一致的在伐魏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每一次长途跋涉的讨伐都以失败告终,可是蜀国当权者却是越挫越勇,愣是把一方繁华富饶的土地折腾的人口凋零,财力不足。当时蜀国的府库只剩5000两金,在籍人口数量只有94万,军队的粮草都无法支撑两个月,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这种情形下就算刘禅有意抵抗,也没有人愿意跟着他去冒那个险。


三、魏国休养生息国力强盛


魏国在曹操死后内部基本上是司马家掌权,在蜀国不停的集结人马来犯的过程中,魏国只是在做休养生息这一件事,使得国力远远超过蜀国和东吴。三足鼎立之势虽然可以互相牵制,但是魏国吞并他国的野心是从来都不会减的。


这时候的魏国与蜀国在实力上悬殊的可不是一星半点。魏国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200万,是蜀国人口的十倍之多。打仗需要军队,有了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魏国起兵灭蜀便不在话下。


而蜀国根本没有给自己喘息的机会,一场场战争打下来,人口只剩下老弱病残,根本没有多少精壮的人数供军队征用。


四、魏吞蜀是民心所向


按常理自己的国家要被他国侵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可是蜀地的人民在刘禅的统治下不得喘息,人们的日子过的战战兢兢,战争带给他们的只有被掠夺和痛苦,因此蜀人都纷纷期盼有人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蜀国的官宦阶层也十分清楚形势不妙,若是一味的负隅顽抗,只会成为这场战争的炮灰,于是都纷纷陈述利弊,劝说刘禅开城投降。


五、整个战事于蜀国不利


魏国的18万大军袭来,姜维据险守关,与魏军相持在剑阁。魏将邓艾为打破僵局,率三万精兵偷渡阴平,随即奇袭成都,将成都城围困得水泄不通,而驻守成都的精锐军队都在绵竹一战中所剩无几。


刘禅手中虽还有数万人马,但都是没有来得及训练的壮丁和老弱病残,在真刀真枪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邓艾凭借手中的三万精兵,一路大量收编蜀国降军,钟会又派田章对其不断增援,至此蜀国已再无无任何胜算的可能。


虽然一开始姜维回援成都,但是他的军队数量有限,拖住魏军主力已是十分吃力,根本没有多余的兵马以解成都之困。东吴有派援军来支援蜀国,可是路途遥远,大家彼此又都各怀鬼胎,那些援军在路上就得三五个月耗着,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蜀国唯一的救命稻草是驻守南中的霍戈部队,可是霍戈要防守南中的南蛮,不能轻举妄动,若是调兵北上,好战的南蛮必会抄了其后路。而且南中距离成都也是路途遥远,且道路难行,刘禅当时根本没有能力撑到霍戈来救援。


刘禅投降也可谓是顺天应人之举



在孤立无援之际,刘禅率众大开城门,把蜀国42年的基业拱手让人,自己落的个安乐公的名号。虽然这个蜀国二世君王败了家,可是他的举动也免去了一城的生灵涂炭,倒也是一桩善举。


治大国和过小日子是一样的,量入为出最为保险,别没事把家底都胡乱的花,再多的人力和财富也都有用光花净的一刻。



有书共读

首先我们看一下当时的情况。

魏国已经彻底变成了司马家的天下,内部已经再没有任何司马家的阻力了,外部经过多年的曹魏休养生息,国力已经大大超越季汉和东吴。于是司马昭派出钟会诸葛绪率十八万大军伐蜀。从斜谷、骆谷、子的、午谷进军汉中。其中钟会一路攻城拔寨并夺取诸葛绪兵权,全力夺下阳平关后与姜维对峙于剑阁。邓艾率奇兵越过军自阴平沿 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钟会也派部将田章等跟进。邓艾率军翻山越岭越过7百余里无人烟的地方。最后出其不意地直抵 江油,迫降守将马邈。灭诸葛瞻于绵竹,直逼成都。

这时成都已经被团团围住了,成都虽然号称兵马数万,但是其中精锐兵马已经在绵竹一战中死伤殆尽了。而姜维在剑阁五钟会的十万大军相持已经很艰辛了,能抽调回去支援成都的兵力相当有限,各地的守军加起来显得比较薄弱,那么就只剩下南郡的建宁太守霍戈的边军了。从事实上看,霍戈是一个忠心又有才能的将军,其手下数万边军也是精兵,但是后主以备敌即定为由拒绝了。事实上霍戈及其数万边军长期与蛮人作战且忠于季汉朝廷,是当时唯一可以抽调来解决魏军的援军。姜维已经在剑阁拖死了钟会,钟会已经决定要撤军了,如果姜维大部队撤离,那么钟会攻破剑阁的话,后果也是一样的。所以要告诉问者的是,根本没有什么能起实际作用的援军!至于成都的陷落,那是刘禅贪生怕死的结果,因为当时已经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成都死守到钟会撤兵,姜维回师,或者传霍戈回师成都,季汉不灭。第二是成都没能守住,刘氏皇族灭族。那么刘禅为什么要投降呢,守住的可能大吗?我们可以在当时成都内的情况看出,主战派大多在外领兵据守,少数无法成事。中立派南逃的方案又被否决。投降派的焦诌等人的声音在朝中占据了大多数,这样就大大的打击了刘禅坚守的信心。最后就是刘禅本人就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在朝中投降派的忽悠下,无论如何也不肯再坚守,哪怕儿子杀其全家也不肯改变主意。还美其名曰为了百姓不受战火。可知当时天下战火已久,可知为了这最后的刘氏王朝已经付出了无数的生命?可知还有无数将士在为了尊严而殊死搏杀?这个时候谈百姓?真是不要脸之极!


-Y-Y-Y

答 | 江隐龙

一言以蔽之,蜀汉不得人心。刘禅降魏,不是兵力的问题,而是人心的问题。在邓艾偷渡阴平之前,蜀汉的人心只能用“溃散”两字来形容,朝廷上下几乎没有几个大臣有此毅力与意愿抗魏,加之姜维远在边疆,诸葛瞻等人又刚刚战死,就算是刘禅有意向抗魏,试问又有谁能仰仗?“雄关在德,不在险”,刘禅无德可施,无人可用,就算有数万兵力在回防的路上,也是徒然了。

为什么蜀汉会沦落到朝廷上下无心抗魏的地步呢?原因有二:一是刘备集团不得人心,二是北伐大计不得人心。当刘备、诸葛亮在时,以其权威尚能主持大局,一旦这些人离世,蜀汉的崩坏也就指日可待。

为什么说刘备集团不得人心?出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刘备入蜀是益州士族期盼以久的事件,其实这是不对的。刘焉、刘璋父子本就是灵帝册封州牧时的“外来户”,来到益州后作用外人,形成了“东州集团”,虽历经两代但依然没有得到益州本土士族的支持,这是一个前提。

刘备入蜀,一是出兵不义,二是带来了“荆州集团”,而后荆州很快又被孙权夺走,这让蜀汉朝廷内部的斗争愈加复杂。刘备称帝时,这种斗争愈加明显,费诗、刘巴、雍茂等人直言反对,最后雍茂被杀,费诗被贬,刘巴自此之后战战兢兢以至于“退无私交”。

为什么说北伐大计不得人心?其实蜀汉朝臣反对北伐也是反对刘备集团的延续——这里的朝臣主要是益州本土士族。“东州集团”、“荆州集团”属于“外来户”,必须建功以立威,但这些人没有根据地,死一个就少一个。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拔的人尽数出于“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以至于后继无人——为什么诸葛亮不提拔益州本土士族出身的朝臣?因为诸葛亮自始至终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

北伐战争延续良久,众多“东州集团”与“荆州集团”的官员在战争过程中亡故。益州毕竟是益州人的,等到邓艾偷渡阴平时,他面对的蜀汉早已不是刘备、诸葛亮时代那个“王业不偏安”的蜀汉,以谯周为代表的益州本土士族早就开始劝说刘禅投降,谯周作为刘备、刘禅的臣子,居然提出了这么一个理论:

“刘备的‘备’,是‘具’的意思;刘禅的‘禅’,是‘授’的意思,所以刘备与刘禅的名讳就意味着,蜀汉应当授与他人……”

当时刘禅身边围着一群投降派,就算没有邓艾,都巴不得刘禅能举国投降,此情此景就算刘禅能坚守成都、等到姜维的援军又有什么意义?更何况以当时的人心,刘禅如果决定坚守,恐怕臣下都会偷偷开城投降,那里刘禅想当安乐公都不可能了。所以刘禅降魏,也算是当时情况下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隐语

成都并没有兵马数万,路上也没多少援军,所以刘禅非投降不可,没资本再守了。这一点,只需要统计一下蜀汉的总兵力,及其分布位置,就可以判断出当时蜀汉陷入了何等窘境。

诸葛亮之世,蜀汉北伐军长期是十万人的规模,此外防备东吴和西南少民,以及京师卫戍军宗还得有一两万;蜀亡时魏国检查户口,得兵十万,除去魏灭蜀之战中的战损,也差不多跟诸葛亮时代符合。看见,蜀汉的军力总共是十一二万人。

到了姜维时代,我们可以估算一下蜀汉的兵力分布,姜维带到沓中屯田的,是蜀军的主力,大致五万人。东线罗宪等人防守东吴的部队,长期一万人左右;防守南中的霍弋,也是长期一万人左右。汉中重地,汉、乐二城一两万人没问题,还剩下五万人。

魏军大举攻入汉中后,总兵力十余万,分兵围住汉、乐二城不攻,继续南下剑阁。刘禅派廖化、董厥等带兵增援姜维,怎么也得有万人,这样成都还剩四万人。等到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刘禅让诸葛瞻带兵去抵挡,军队三万人,应该是成都禁军里最精锐的部分了。

但是诸葛瞻一向藉父之名,是一个无能之辈,坐视邓艾从险地出来背水一战,而不是去堵住险要的口子,结果一战之下全军覆没。这样的话成都的蜀军就只有一万人左右了,面对邓艾的乘胜之兵,确实是有一定危险。

但实际上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如果刘禅能够凭仅剩的蜀军守住成都,撑到姜维分兵来救,那还是有可能歼灭邓艾的。但是一来刘禅个性比较软弱,二来谯周代表益州本地豪族发言,表示不支持蜀汉,这样的话守城战也未必能撑得下去,权衡利弊之后,刘禅就决定投降了。


文史宴

主要是刘禅无能、蜀国后期无人。

诸葛亮死后,给刘禅留下了蒋婉、费祎、董允、姜维等能人。所以蜀国之后依然保持稳定。后来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死了,只剩下姜维一个人。刘禅在国内开始任用一些奸臣。姜维呢,只想着北伐,长期都不在国内。慢慢的内政都被奸臣控制。姜维还几次战败,让他威望受损,政敌都想干掉他,吓得他都不敢回去。这种情况下,蜀国还如何存活?

至于蜀国的一般大臣,已经对蜀汉失去信心了,早就想着投降魏国、升官发财了。所以邓艾一来,他们就撺掇刘禅投降了。刘禅自己没有主见,诸葛瞻也战败牺牲了。蜀国唯一靠谱的姜维,在剑阁跟钟会20万大军对峙。刘禅也就只能投降了。

至于援军,蜀国大多数兵力都在姜维那里。诸葛瞻率领的应该是国内最后的主力部队。刘禅已经拿不出多少兵力了。


国史拾遗

曹魏景元四年(263)底,邓艾冒险突破阴平道,绕到剑阁的背后直接进入成都平原,打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之后涪城、绵竹相继失守,成都城内一片惊慌。

后主刘禅召集群臣商议,有人建议逃往孙吴,有人建议逃往南中,光禄大夫谯周等人建议投降曹魏,大家议来议去,最后“众人皆从周”。

这么多的意见里,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建议打下去呢?

当然,实力是一个问题,前面也不是没打,但都打败了,诸葛亮瞻父子战死,大家没有信心打下去了。

但这不是根本理由,根据刘禅投降时向邓艾所献的士民籍簿,蜀汉灭亡时的人口共28万户、94万口,甲士共10万零2000人,官吏4万人,10人马中有一部分还在剑阁,但成都周边至少也有几万吧,对付邓艾的数千人马还是可以的。

关键问题在于,大部分人不想打了,这里面倒不包括刘禅,他虽然不算英明,但也不是傻瓜,听到投降派的议论,一开始他表现出狐疑不决,他想逃往南方。

但谯周立即制止说:“南方是远夷之地,一向不愿意顺从,多次反叛,是诸葛丞相以兵威相逼,他们才愿意服从。以现在的情况,去了那里对外需要抵御强敌,对内朝廷需要大量供需,只能加倍地从夷人那里索取,到时候他们必然会反叛。”

刘禅默然无语,没人支持他,他哪儿去不了,刘禅担心邓艾率领的魏军已经杀跟前,要是不愿意接受投降怎么办?

谯周认为不会,他给刘禅打保票说:“现在对曹魏来说,除我们以外孙吴也未臣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定会接受投降,并且以礼相待。如果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谯周愿只身前往洛阳为陛下去争!”

最后,刘禅派侍中张绍等人奉玺绶向邓艾请降,张绍一行走到雒县时遇到邓艾,邓艾大喜,当场表示接纳,刘禅另派太仆卿蒋显赴剑阁向姜维宣布赦书,要他就地向钟会投降。

邓艾随后到达成都城外,刘禅率领太子、诸王以及群臣等60多人绑住自己、抬着棺材出城拜见,邓艾手执魏帝颁发的符节,上前为刘禅解开绑绳,又令人焚烧了棺材,接受投降。

邓艾宣布,承曹魏皇帝的旨意拜刘禅行骠骑将军,刘禅的太子刘璿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刘禅的其他儿子被任命为驸马都尉,原蜀汉百官也各拜了新官职,同时任命师纂代理益州刺史,陇西郡太守牵弘等人任蜀中各郡的太守。

亡国之后,大家都挺好,该当官的照当,该发财的照发,只有刘禅比较惨,“乐不思蜀”,这个故事就不细说了。

刘禅其实已预料到后面的结局,他不想投降,但没有人支持他打下去,甚至逃往南中也不会有人跟随,谯周这些人都是益州本土派,自从刘焉、刘璋父子开始,他们已经被“外来户”压制了几十年,现在说话算是有分量了。

三国的所有本土派们都不想打仗,不仅蜀汉如此,其它地方也如此,冀州的沮授、田丰,兖州的陈宫,荆州的蒯越、蔡瑁,江东众多的投降分子,他们的想法是,自己的家乡最好自己能做主人,如果不行,谁来当领导他们都没意见,但拒绝打仗。

刘禅是早期追随刘备的元老派和后来进入益州的荆襄派所支持的,刘备、诸葛亮时代这两派占绝对支配地位,但随着元老派的关羽、张飞和荆襄派的诸葛亮、蒋琬等人先后离世,刘禅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这就是刘禅只剩下投降这一条路的原因。


南门太守



刘禅字公嗣,蜀汉怀帝,又名后主,蜀汉刘备之子,年幼多坎坷,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蜀汉彰武三年(223年)。刘禅继位,拜诸葛亮为相父,并且坚决支持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有屡次支持姜维北伐,但到了蜀汉后期,刘禅逐渐宠信宦官黄皓,蜀国逐渐走向衰落。司马昭兵分三路进攻蜀国,其中邓艾偷渡阴平,克绵竹,杀死诸葛瞻父子,直逼成都,刘禅最终不战而降,然而刘禅刘禅为何不等待救援,急于开城投降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蜀国不占天时,灭亡是早晚的事。魏国作用三分之二天下,地广物产富饶,长江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多为平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蜀国位于益州,蜀道艰难,多为山地自行车丘陵,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也只有四川盆地土地肥沃。从军事上将,蜀汉虽然易守难攻,但却也不利于行军,粮草供给也是问题。



从人才上看,魏国城池众多,人口密集,世家大族多在北方,北方已经经历了秦汉两朝的大力发展。北方无论是奇谋异士还是能征善战的武将,都远远超过蜀汉,最主要是,蜀汉后期,诸葛亮死后,蜀汉出现人才断层,再也没有勇冠三军的武将和智谋之士,曹魏又有司马家族的支持,蜀汉相对于曹魏来说不占任何优势,灭亡是早晚的事情,即使刘禅不投降,蜀汉也坚持不了多久。



其次邓艾兵临城下,威声大震,蜀汉内部早已分崩离析。

蜀汉已经是风烛残年,早年追随刘备入川的荆州军,早已在北伐中消耗殆尽,人才凋零。此时剩下的大多是益州本土人士,他们并不想作为蜀汉政权的牺牲品,都渴望投降,过几年太平逍遥的日子,有一部分主张南下,也有一部分主张向东跑,他们主要是害怕曹魏掠夺资源,剩下的就是坚持投降,他们不想战死。蜀汉人心不齐,都已经无心再战,刘禅作为一国之主,此时说话也是人微言轻了,因此刘禅不得不投降。



再次蜀汉经历了诸葛亮、姜维很多次北伐,都已失败告终,蜀国已经国力亏空,没有经济军事实力再战。诸葛亮先后六次北伐,每一次都损兵折将,消耗巨大,最主要的是都以失败告终,诸葛亮死后,姜维有艰难的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蜀国本来就地困人乏,又遭遇了几十场长途跋涉的北伐,可以说民穷国困,十室九空,再也没有能力再战。

诸葛亮在时,兵精粮足,又有骁勇善战的武将,都没有克服中原,诸葛亮死后,姜维也是败多胜少。此时邓艾兵临城下,蜀国人心涣散,刘禅也就无心再战,最主要的是做无谓的挣扎,除了劳民伤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最后姜维被困剑阁,蜀军救援迟缓,蜀汉已经无人可用。邓艾攻下绵竹,同时司马昭的令一路大军在剑阁牵制了姜维的主力,等待姜维的救援已无可能。诸葛瞻父子战死,邓艾势如破竹,兵锋正盛,成都已经没有再战的武将,蜀军的士气已经跌落谷底,面对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投降是刘禅最好的选择。



刘禅选择投降,也是蜀中的百姓之福,部将之福,蜀汉军民免去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生灵免遭涂炭,蜀中的百姓也必然对刘禅感恩戴德,刘禅在此时选择了牺牲蜀汉政权和自己,也证明他是一个明君。你是如何看待刘禅不战而降的?


三国逐鹿

蜀汉政权是一个外来政权,和现在台湾的国民党差不多。从大陆过去的台湾人被本地人称为外省人,言外之意就是他们才是台湾人。

刘备是开始的家底是以河北人为主的,比如张飞关羽,后来在荆州又发展了自己的势力。这些人被称之为荆襄派,成为刘备阵营最主要的力量。这些人中文有诸葛亮,武有魏延等。

在刘备进入四川后,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对四川派采取了打压政策。从头到尾,蜀国重用的都是外来人马。蜀汉的政权内部分裂成了两派,四川本土派都在蓄势待发,坐等蜀汉灭亡的那一天。

在蜀汉灭亡之前,外来人马在长期的征战中死伤过多,本土势力慢慢浮出水面,成为蜀汉中央的重要力量。

当邓艾的军队打到成都城下时,四川本土派无心恋战,对蜀汉政权并没有什么忠诚度和情感,降与不降都不重要。

但有一点非常重要,他们家族和财产都是成都附近,如果一场大战打下来,只怕是玉石俱焚。不管蜀汉胜还是负,都对他们没有多大好处。

从保全家族利益和财产的角度看,投降的损失是最小的。因此蜀汉政权内部的四川本土派主张投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三国之中,存活最久的是江东孙吴政权,其次是曹魏政权,最短命的就是罗汉政权。

原因就在于,孙权处理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好,对双方都是边打击边拉拢。不管是打击还是拉拢,都是稳固自己的政权。让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相互牵制,不能一方独大,因而存活最久。

曹魏政权则是走上一边倒的道路,曹丕为了能坐上皇位,就倒向了士族大家一方,以便争取他们对自己的支持。最终士族大家中的司马氏夺权上位,魏国就变成了晋国。

蜀汉是另一种情况,过分依赖外来势力,打压本土势力。不管是刘备时期,还是诸葛亮时期,都最如此。导致内部分裂严重,加上国小兵弱,最终最先走上了灭亡 之路。

这才是刘禅投降的根本原因,本土派给的压力太大,并且掌控了局势。


新知传习阁

在邓艾率几千残军杀到成都城下时,当时蜀国还有一定实力,可刘禅选择了不战而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刘禅是被吓傻了,所以刘禅选择了开城投降。

众所周知,刘备是中年得子,刘备对刘禅的溺爱自不必说,在刘备还没来得及励练刘禅时就死了,而诸葛亮是事必躬亲,啥国家重大决策也不问刘禅,数次北伐也没带刘禅去战场锻炼,而刘禅当时又小也就乐得天天吃喝玩乐了。

等到诸葛亮一死后,刘禅治理内政还行,可魏国大军一到,刘禅就吓傻了因为刘禅根本没上过战场,自然就投降了。

刘禅的无能和最后不战而降诸葛亮要负责任,因为刘备没有时间去励练阿斗,可诸葛亮有时间啊,如果在北伐时诸葛亮能带上刘禅,让刘禅上前线体验一下战场,那可是好处多多,一来刘禅御驾亲征可以很好的鼓舞士气,二来也可以让刘禅成长起来。可诸葛亮北伐一次也没带刘禅,所以刘禅后来投降也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