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雅江隶属四川省甘孜州,雅江藏语“喀亚曲”,“河口”的意思,历史上曾是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雅江县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横断山脉中段,大雪山脉与沙鲁里山脉之间的山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西南部是极高山地貌,海拔5000米以上;中部为河谷地貌;东北和西北部为山原地貌。

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雅江人人能歌善舞,锅庄、弦子、山歌、酒歌、箍箍卦等藏区流行的五大歌舞形式在雅江的村寨、牧场广为流传。境内的“跺踢卓”是独具特色的“鸳鸯舞”,舞者男女默契、若即若离。

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弦子表演

木雅文化

木雅文化,分布在藏文典籍所记载的木雅热岗,即今康定县折多山以西、道孚以南、雅江以东、九龙以北地区。居住在这一区域内的藏族,被称为“木雅娃”。

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木雅人的先民,是古代的党项羌,原分布在今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壤的地区,吐蕃王朝将其征服后,称之为“弭药”。

木雅人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结构与西夏语十分接近,东部方言受汉语影响较多,西部方言则深受藏语的影响。

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木雅金塔

相格宗

相格宗,藏语相格意为狼,宗意为村寨,麻格意为老妈妈。相传古时麻格宗有位善良慈爱的老妈妈,每当看见茶马古道上行人商贾,她便提醒前面有狼经常出没,当道伤人,并叫行人到她家去休息,等人结伴而行。老妈妈总是热情地提供茶水食宿。这样,不知使多少人免于狼害,于是人们便亲切把这个寨子叫作“老妈妈村”,相格宗因此而得名,沿用至今。如今已成为欣欣向荣的新村寨,骑行318国道重要的休整地点,从新都桥到雅江大多都在此休整,便于第二天翻越剪子弯山。

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剪子弯山

剪子弯山,藏语名字叫“惹玛那扎”,意为羊子山口。山口海拔4659米,是318国道经康巴地区的最高山口之一。

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剪子弯山著名的天路十八弯

这个山口当地藏民把它叫作羊子山口,源于一个历史传说:相传三世达赖历经艰难险阻进京去朝见皇帝归来时,在渡雅砻江时险些掉进江里,在护法神阿苦当吉的全力护卫下,才得脱险,当走到山口时,他的坐骑神羊累了,需要休息,于是达赖一行就在这里休息。各路护法神在接受达赖评功论赏时,阿苦当吉却遭到冷落,于是心直口快的阿苦当吉不想护送达赖回到拉萨去,达赖为了表示歉意说你一路护驾有功,并敬献哈达以示感谢,达赖说“回拉萨已没有你的寺院了,这山背面有个寺院就作为供奉你的寺院吧!”这就是郭沙寺。这个山口也因羊累了在此休息而得名羊子山口。更是由于三世达赖在此休息过,方圆百里藏民把它奉为神山。因此,山口挂满随风飘摇的经幡,那些五色纸印着马和经文的方块纸叫“隆达”意为风马,就是当地藏民为祈祷全家一年平安和外出顺利,每年新年伊始到此挂经幡,经过这里的人就撒五色风马纸,用风力飘动经幡、飘飞风马纸,向神灵传递祈祷的语言。

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经幡

康巴汉子村

康巴汉子村名叫“俄洛堆村”,村里男子彪形大汉,个个虎背熊腰,雄姿英发,面红虬须,头饰别具一格。他们保留了康巴地区留长发的习俗,辫内多用黑色丝缨盘成四瓣、六瓣和八瓣的莲花状,辫套上串上珊瑚、象牙环和金银质戒指为辫饰,指戒上镶嵌着珊瑚,最多镶有9颗,象征太阳和明月。这种头饰在藏区独具一格,更加衬托出康巴汉子的雄壮与健美。

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走进川藏线之——雅江县和木雅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