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本場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專題,以青白瓷和龍泉青瓷為主,又有耀州窯、吉州窯等作品輝映其間,實為難得。

本期將為您推薦數件九木堂龍泉青瓷甄選之器。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龍泉窯粉青釉雙鳳耳瓶 H 17.5cm

本品盤口,直頸,筒形腹,頸部對稱裝飾雙鳳耳,通體施粉青釉,凸稜處因釉薄色淡更添雅緻。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因龍泉窯配方變化,將含鈣量高的石灰釉改為含鈣量低的石灰鹼釉,使釉水黏度增加而不易流動,同時借鑑同時期官窯技術特點,多次上釉,增添了器物的玉質感,並迎合當時尚古風氣製造出很多仿古器型,故高品質的龍泉窯粉青厚釉瓷器多出於此時期。

傳世器以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龍泉窯青瓷鳳耳瓶為代表,考古發掘則可參照1997年重慶開縣窖藏出土的南宋龍泉窯粉青釉鳳耳瓶。

參閱: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文藝紹興 南宋藝術與文化·器物卷》,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年,頁88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明早期 龍泉窯纏枝紋梅瓶 H 26cm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本品直口,短頸,圓肩,上腹部鼓而下腹部線條逐步放緩而平直,收至足部後又微微上翹,顯得格外秀麗挺拔。整體紋樣用刻劃方式體現,口沿弦紋兩道,肩部以纏枝紋緊隨其後,其下為大朵雲頭紋,腹部則用纏枝蓮作為主題紋樣,足部為蓮瓣紋。通體施青綠色釉,足部無釉露胎呈火石紅色,釉層凝厚,因多次施釉而光澤柔和,同時不失清雅明麗。

來源清晰,為盧芹齋舊藏。龍泉窯作為明早期的貢瓷產地而備受關注,其中大窯楓洞巖遺址洪武和永樂地層的發掘顯示,該時期的龍泉窯佳作疊出,胎體緻密,釉面勻淨,多次施釉,玻化程度高。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龍泉窯玉壺春瓶 H 33cm

元代的龍泉窯玉壺春瓶出土及傳世作品,從器型上來看均有大致的統一規格,喇叭形口、細長頸,垂腹是其最主要的特徵。目前為止,國內元代龍泉窯青釉玉壺春瓶多出於元代窖藏,其次是沉船遺址,國外的美術館及私人收藏也有類似器物,如日本東京戶粟美術館。從釉面來看,以素面為多,偶見褐斑裝飾,釉面普遍純淨柔和,明顯受到了之前南宋官窯的影響。工匠通過改進釉水配方,用石灰鹼釉替代了南宋中期以前常用的石灰釉,使釉水黏度大,多層上釉後卻不易流釉。元中後期時期,工匠在延續前朝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胎土配方,在燒造大件或造型複雜器物的時候不易變形,並保持了釉色青翠均勻,釉面光澤柔和,如冰似玉的優點。

本件玉壺春瓶,喇叭形口,口沿微翻,圓唇,長頸,溜肩,圓垂腹,圈足。灰白胎,胎質堅密,通體施青綠色釉,釉層肥厚滋潤,釉面光潔勻淨,外底無釉,足端露胎處呈褐紅色。與新安沉船出水的元代玉壺春瓶,無論是形制還是釉色都十分類似。

參閱: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中國出土瓷器全集·浙江》,科學出版社,2008年,頁229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龍泉窯貼塑雙魚紋花口盆 D 29.8cm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盆口為壓制六出花瓣形,圓唇,直腹微弧,平底,外壁有凸稜一道,凸稜上方刻變形水波紋,下方刻花卉紋。內壁以刻劃水波紋鋪地,貼塑一對模印露胎雙魚,盆外底有火石紅澀圈。器物胎體敦重,釉層厚度適中,貼塑雙魚因無釉顯紅褐色,故意與青綠底釉產生明顯對比而增加裝飾效果,可見當時龍泉窯裝飾技法已被工匠運用自如。

故宮博物院藏類似作品,其斷代為元,盆底貼塑四魚但器物尺寸略小,外壁裝飾技法也不及本件精細。2006年對龍泉大窯楓洞巖明早期遺址的考古發掘研究顯示,此種花口盆只在洪武地層出現,多為殘器或碎片,完整器鮮見。復原後發現該類型器物式樣較為統一,口徑基本為30釐米左右,上述可知此類型器物僅存在於元至洪武時期,存世量稀少,整體風格在延續了元代龍泉窯胎體厚重,裝飾技法靈活多樣的基礎上,逐步向明代洪武時期凝重深沉過渡。而本件作品不僅具備傳世器與考古發掘器的雙重佐證,又屬盧芹齋舊藏,來源清晰,當屬該時期佳作無疑。

參閱: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故宮陶瓷館·上編》紫禁城出版社,頁265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明永樂 龍泉窯纏枝蓮紋蓮子碗 D 18.6cm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廣口,深腹,小圈足。碗心,外壁滿飾纏枝蓮紋,圈足飾回紋一週,模印,釉面光亮瑩潤,足底刮釉一圈露火石紅澀圈。胎體稍厚,穩重大方。

明代早期的龍泉大窯楓洞巖已被考古探明為洪武永樂兩朝的貢瓷產地,地位與景德鎮御窯廠比肩。洪武地層和永樂地層挖掘出的瓷片標本復原後表明,兩個時期雖然接近,但風格不同,均存在本時期獨有而其它時期未見的產品,其中的蓮子碗僅存於永樂地層,此外永樂年間景德鎮生產的青花蓮子碗器型與之非常相類,似為同時期的標準規格。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龍泉窯青釉刻寶相花紋大碗 D 17.2cm

北京東正2018春拍特別推出“九木堂”瓷器專題

碗敞口,深腹,圈足,碗壁圓厚,體型碩大。碗內外均施青釉,碗心、內壁、外壁滿刻寶相花紋,圈足飾回紋一週。元明時期出現了很多新的裝飾技法和裝飾紋樣,這種現象在龍泉窯非常常見。

並且此時為龍泉窯內、外銷的繁榮時期,用流行紋樣裝飾瓷器,也是為迎合當時人們的審美品味,其中富麗華美的寶相花紋即為此例。此碗體量較大,顯得渾圓敦厚,花紋佈局顯然經過了精心地設計,刻劃既熟練率性,又有向富貴華麗轉變的趨勢,反映了元至明時期龍泉窯的制瓷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