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結果觸目驚心

點 中國有句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反映了從孩子出生到成人與父母親戚所生活的環境,對孩子的個性和生存狀態的影響。英國Granada電視公司從1964年以來選取4名七歲的英國孩子,記錄著他們的生命軌跡。由此展現了原生家庭這塊“人生的基石”對孩子一生的意義。婚姻、性格、與社會聯結的程度,對於一個人會成為怎樣的人,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切,也是下一代身上烙下抹不掉的獨特印記。

1964年,英國Granada電視公司選取了14名七歲的英國孩子,計劃每隔七年拍攝七天,展現這群孩子的夢想,抱負和憂慮。

孩子們有人來自倫敦精英學校,有人來自農場,有人來自孤兒院。

導演邁克爾·艾普特打算用長期的拍攝,來記錄一代人的生命軌跡,以揭示英國二十世紀中後期的階層固化現象。

片子在BBC播出,而導演自己可能都想不到,這一做就是四十九年。

紀錄片沒有劇本,而導演的本意,也早就被宏大的人生話題蓋過。

一個個七年過去,人生的真相,也被逐漸揭開。

原生家庭是人生的基石

喬治奧威爾說,英國的階級區分比任何歐洲國家都要等級森嚴。

導演在孩子們七歲的時候拍了第一部片子。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7歲的John(左)Andrew(中)

家庭條件優渥的Andrew和John從小就讀《金融時報》和《泰晤士報》,七歲就知道自己以後的路怎麼走:讀精英學校,找門當戶對的另一半,從事法律工作。

他們走的路,像極了自己父親的經歷。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56歲的John

而來自底層的孩子們長大後卻沒那麼幸運,他們往往難以跳出出身的階層。

早婚、多子、失業、身材走樣,這些命運圈套似乎老早就在等待著他們,大多數人連同他們的子女都從事勞力或者服務性工作以謀生。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七歲的Lynn(左)Sue(中)Jakie(右)

圖中的三姐妹裡,工人階級的Jakie經歷了兩段婚姻,生有三個兒子,前夫和婆婆罹患癌症,繼母、姐夫、姐姐、前夫接連去世,厄運一再發生在她身上。

Lynn是最漂亮的一個,長大後生了三個女兒。

而多年後成人的她在鏡頭前不停抱怨政府。因為經費縮減,她失去了熱愛的事業,相貌和身形在生活的折磨下也早已大不如前。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56歲的Lynn

富裕家庭的孩子每一步都踏在向上的階梯,窮人家的孩子連滾帶爬,也只能在水平面艱難前行。

網上曾有一個帖子:《寒門再難出貴子》,講述了一群畢業生在銀行實習後,各自的表現和歸宿。

農村的孩子大多淳樸而不善交際;受到誇獎的往往是商人的孩子;機關幹部家的孩子有禮貌,會說話……

除去性格因素,在熟人就是寶的社會里,底層階級的孩子也往往難以有很大的發展。

優良的社會資源早已按照既定的格局被瓜分,底層家庭的孩子再拼命,也比旁人要更加難以成功。

在14個孩子中,工人階級的家庭裡最終也只有Nick一人,靠自己的努力讀了牛津,當上了科學家,跳出了這個階級的陷阱。

如果說人生就是在釀一桶上好的葡萄酒,階級更高家庭的孩子看起來就像攀在藤上的葡萄,只要方法得當,酒香四溢是早晚的事。

而窮人家的孩子就像葡萄籽,找到一方適合被播種的土地都如奢望一般。

婚姻可以改變人生嗎?

有人在評論中說,這部片子有一個很大的啟示——婚姻可以改變一個人,無論男女。

Suzy是片中唯一的富家女孩,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21歲的Suzy

父母的離異使她變得叛逆,在錄製她的21歲時,她一根接一根地抽菸,家庭、婚姻、孩子對這個年紀的Suzy沒有意義和吸引力。

但她得以在28歲時嫁入一個律師家,過上安心的貴婦生活,越老越卻活出了溫潤的氣質。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56歲的Suzy

那些中產階級出來的女孩子生活得都很平淡,甚至都不能準確地分出誰的故事,她們無一例外地嫁人結婚生孩子,人生幸福程度幾乎與她們的婚姻美滿程度完全掛鉤。

對於男性而言,婚姻也同樣起著改變人生的作用。

Paul被收容在一個兒童之家,7歲的他看起來膽怯,小小年紀常常眉頭緊鎖,害怕被大孩子打。小時候他渴望一個人過日子,不喜歡有個太太每天管著他。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七歲的Paul

28歲他再次面對鏡頭,在他身邊的女人說,“因為他的無助,我的母性本能選中了他,想呵護他。”

此時,他剪掉了略帶孩子氣的長髮,蓄起了濃密的鬍鬚。

他曾經不善言辭,做事優柔寡斷,妻子的愛和包容幫助他走出失業和自卑,良好的婚姻在某種程度上拯救了他。在每次和妻子的聊天打趣中,Paul表現得放鬆又自信。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49歲的Paul和妻子

一個人生活的狀態不會撒謊,他跟以前簡直判若兩人。

現在他們夫妻二人在一個養老院工作,育有一對兒女。女兒成了家族第一個大學生,一大家子生活得很溫馨。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56歲的Paul和孫子孫女

一個人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家庭,但可以選擇自己組建的家庭,婚後生活的好與不好,都在細微處對生活產生影響。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7歲的Symon

Symon是片中唯一的少數族裔,七歲被收容在福利院,後來被母親領走,但他從不知道父親是誰。

婚後他育有五個子女,在一家香腸公司冷凍部門打工。他說要想辦法給孩子們自己以前沒有的,彌補自己遺失的父愛。可惜35歲時母親患癌離世,Symon也離婚了,雙重打擊之下他退出了這一年的拍攝。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42歲的Symon和妻子

42歲的時候他重回了節目,這時他已經和第二任妻子薇娜塔結婚,兩人婚姻美滿,婚後生了小兒子丹尼爾。

Symon也實現了他的誓言,在兒子的成年禮派對上送了他一輛車。

因為Symon早年在福利院的孤獨經歷,他們夫妻二人後來做了寄養父母,寄住在他們家的孩子已經數不清了。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56歲的Symon

第二任妻子在照顧Symon的同時,一直督促丈夫在很多方面進步。曾經很懶的他,現在也在努力學習數學。

面對過去,Symon說,生活不該因為你曾經出過差錯而不再前進,走上錯誤的道路,不代表你就沒路可走了,你還是有機會回頭重新開始。

聽過這樣一段話:三流的婚姻是搭夥過日子,二流的婚姻是兩個人變成一個團隊,一流的婚姻是發揮了彼此的長項,攜手並進,成為更好的兩個人。

能共同進步、互補的Symon和妻子,有幸成了最後一類。

熱愛能彌補社會關係的缺陷

貧民區出身的Tony,小時候喜歡打架,勵志做出租車司機、當演員、開酒吧。他做了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

導演說,“其實你什麼都沒有成為,沒有成為出租車司機也沒有成為演員。”

但Tony說,有過總比沒有強。

一個人的社會關係,除了原生家庭與婚姻家庭,還包括他與外界打交道的方式。中年時,維繫好的社會關係,能給人帶來生活的意義。

而當社會關係岌岌可危時,熱愛就是那根救命稻草。

Neil成長於中產階級家庭,夢想進入牛津大學。最終他考入亞伯丁大學,卻在一學期後輟了學。

21歲的他到建築工地工作,28歲拍攝時他已經在蘇格蘭地區流浪,直到三十五歲。

後來他向節目組袒露,早在16歲時他就意識到自己有精神問題,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青年時期的社會關係,婚戀關係,甚至讓他一度失業。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7歲的Neil

他一直都有從事政治的興趣和意向,42歲時他遷居倫敦,成為一方黨派的成員。

Neil非常喜歡在坎布里亞的工作,在地方上擔任民意代表,雖然賺的錢很少,但終究讓他覺得生命有了分量。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28歲流浪的Neil

有時候他會參加社區活動,有時候會在教堂主持儀式,56歲的他才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容得下自己的地方。

Neil珍視友誼,他覺得在人生中,戀人、親人都可能離他而去,最值得信任的是朋友。

“或許人最快樂的時候,是不自覺快樂地與朋友享用晚餐,就只是享受在一起的那種感覺。”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融入社會,建立社會關係,能讓人感到被重視、被需要的幸福。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56歲的Neil

而和Neil從小一起長大的Peter,因為對社會關係的處理方式不同,人生軌跡也迥異。

Peter讀綜合學校,後來在倫敦大學取得歷史系文憑,當了一位教師。二十多歲的他性格很銳利,因為一些激烈的政見,經受了很大的輿論壓力和攻擊,被媒體描繪成了英國憤怒的共產青年。

在28歲的時他決定不再參與拍攝,隨後辭去了老師的職位。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28歲的Peter

56歲時,他重回節目,顯得對自己要滿意許多。他學習了法律,現在是一名公務員,生活重心轉移到了自己的“善意樂團”。他與妻子二人共同經營樂團,共同籌備新的專輯。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Peter和他的樂團

這個曾經意圖改變世界,渾身是刺的男孩,被音樂包裹得更加柔軟。

談到新的專輯,Peter滿臉春光對著鏡頭滔滔不絕,對音樂的愛,就算捂住他的嘴巴,也會從眼神裡面流出來。

一個人一旦擁有了真正的熱愛,就會無所不能。

人生不是百米衝刺

雖然呈現在屏幕上的只是短短的幾十分鐘,但片子裡的人卻在觀眾眼中真實地生活了半個世紀。

階級固化,婚姻給人的影響,對社會關係的認識,都是事實,但也都不是這組紀錄片的全部。

讓寒門子弟擺脫出身束縛的東西是見識,是妥協困於當下,被限制於柴米油鹽中,而更堅定的決心、行動力,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平衡資源分配的不公。

原生家庭雖是人生的基石,卻不是全部決定性的因素。

21歲時,身處上層社會的John抗議導演的剪輯:在七歲開始展示他們的人生規劃,並且一步步印證現實的確如此,就好像這一切是上天賦予上層階級的。

本是高富帥三人組裡的他,到了56歲才對節目組袒露心聲:9歲時父親去世,家裡其實捉襟見肘,母親為了能讓他繼續讀貴族學校而拼命工作——他的“精英”人設早就崩塌了。

最後John得到獎學金、成為大律師,都是全憑努力得來的。但他仍然覺得自己比一些其他同學失敗。

紀錄片中展現的只是漫長生活中的片段,每個主角在看不見的地方都做出了千千萬萬個選擇。

原生家庭、婚姻、性格、與社會聯結的程度,對於一個人會成為怎樣的人,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切,又會在下一代身上烙下抹不掉的獨特印記。

但印記對人產生的影響,也因為每個人的對待方式不同而相差各異。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Jakie和她三個孩子

工人階級的Jackie經歷了生活的多重打擊,但三個兒子和她相互扶持,在她的眼神裡,看不出一點對生活的哀怨。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56歲的Jakie

經歷過精神疾病折磨的Neil在片中說:數以百萬計的觀眾,看到我在此吐露真言,會自以為他們已經徹底理解我,很多人寫信告訴我,他們完全懂得我的感受,但從信件內容來看我只能說,他們沒有一個人真的能夠體會。

BBC跟拍49年揭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28歲流浪的Neil

導演數十年如一日的拍攝還會繼續,而現在看來,體現階級差距顯然已經不是重點,每個人都會為自己在生命中做出的選擇埋單。

從幼年對家庭的依賴,到青年自主的選擇,再到應對中年危機的來臨,片中的人都有不同的選擇,他們對美滿幸福的定義也各不相同。

曾經叛逆的富家女年逾半百的時候說:大家都有出錯的時候,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做人生決定。人是透過不斷犯錯而成長的。

人生是一場接力賽,而不是短距離衝刺。你需要交接每個選擇,經歷每段時期。

這部片子,沒有明確說知識、講道理,而只是展示了那麼多的人生,其中的啟示,每個看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感悟。

中國的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人生七年》卻在告訴我們,七歲無法看大,“不斷犯錯的我們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