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漳縣鹽神爺的傳說

定西漳縣鹽神爺的傳說

漳縣鹽井,古稱鹽川寨鎮,位於縣城西南部,因產漳鹽而聞名於世。它不僅有中國最古老的寶井汲玉,而且經過開發建設,可展示當年魁星高照,兩河環繞,五市興隆,六街縱橫,七廟佈陣,萬灶青煙的格局。

鹽井的鹽神廟又叫鹽昌寺,座落在漳縣鹽井鎮上井上面的山臺之上。廟院寬敞,寺廟門口,兩座牌坊相互對立於山門左右,院內戲臺凌空、正殿巍然,正中端坐著身穿綵綢紅帶,慈祥端正的鹽神爺。當地人說鹽神爺是秦朝以來幾經塑造的“鹽公公神”。鹽神塑像精工細作、人神人畫、相當氣派。

定西漳縣鹽神爺的傳說

據說,漳縣供奉的鹽神是大禹王。民間傳說大禹曾多次到渭河黃河上游治水,而他死後他的小兒子被分在西戎,漳縣正是西戎的一部分。最早,這裡的滷水露頭屬於山泉性質。故此,把鹽泉歸屬於水系列,於是,大禹自然也被視作漳縣鹽神。

定西漳縣鹽神爺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禮縣鹽關的鹽婆婆來漳縣鹽昌寺找鹽公公相會,看到英俊瀟灑的鹽公公,就喜歡上了,鹽公公也喜歡美麗聰明的鹽婆婆,就把鹽婆婆留在了鹽井。漳縣的兩口鹽井在鹽婆婆到來後就不停的往外冒鹽水,連舀都舀不及,於是人們傳說鹽婆婆把禮縣的鹽水都給帶來了。

定西漳縣鹽神爺的傳說

禮縣自鹽婆婆去了漳縣,掌管鹽水的神變成了鹽娘娘,鹽娘娘雖然不停的工作,可鹽水越來越小,將要乾涸。鹽娘娘就和一些鹽官們設下計謀,將鹽婆婆強行帶回了禮縣。鹽婆婆走後,思念鹽公公的心情與日俱增,她整天不吃不喝,鹽娘娘急了,只得去漳縣請來了鹽公公。鹽公公的到來使鹽婆婆馬上恢復了原樣,但禮縣不能沒有鹽婆婆,大度的鹽公公就讓鹽婆婆每年農曆十月十五到漳縣的鹽昌寺會面,鹽婆婆答應了。雖然問題得到了解決,禮縣的鹽水又“咕咚咕咚”的冒了出來。最後,為了兩地百姓的生計,鹽婆婆和鹽公公只能在每年的十月十五見上一面。

定西漳縣鹽神爺的傳說



1、文章部分文字與圖片來源網絡。

4、本網頁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公司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告之,我們將立即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