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出發:一位知青來自北大荒的家信(首封)

這是一位1969年從北京下鄉到北大荒的知青的首封家信。家信記錄了乘火車一路見聞,目的地的時狀和感受。字裡行間在顯現時代影像的同時也流露出憂國憂民的情懷。

……

在火車上吃的不錯,第一天吃的大米飯、雞肉塊、炒黃瓜,第二天上午發了三個麵包,兩個雞蛋,下午也是米飯、肉菜。我們到的這地方,聽說叫什麼大王夾子?也不清楚什麼意思,我們這裡的生活條件比起北京來,那是不敢相比的,但如果比山西插隊,可能要好一些。

從北京出發:一位知青來自北大荒的家信(首封)​​​我們的住處還沒確定下來。反正這裡都是土房,我們也要分土房住。土房頂棚是尖的,沒有瓦,鋪了油氈,牆都是用泥和草垛起來打的,不是土坯壘的。睡的是土炕和木炕。有電但只是食堂有,宿舍是沒有的。

喝的用的是井水。這裡蚊子很多,我的蚊帳在箱子裡,暫時沒有運到工地,行李捲己到了。

從北京出發:一位知青來自北大荒的家信(首封)


​我們學校分到我們連有48個人,男28人,其餘的都分到別的連去了和我們相距有20裡地有30裡的不等。大都在江邊,有的比我們離江邊更近,僅數百米。

這裡吃的是饅頭炒洋白菜和土豆絲,病了,有病號飯但沒有魚肉之類。養的有豬,不知過節殺不殺?現在我們還在休息,也不知什麼時候參加勞動。

這裡不知道有多少機器?我看到我們這兒有四臺東方紅拖拉機、一部康拜因、一部雙輪雙滑犁。還有一臺小型拖拉機。有木工坊、有電鋸。

現在正在收小麥,下雨天,收割機開不進去,要人工收割。

從北京出發:一位知青來自北大荒的家信(首封)


我來東北的路上看到齊齊哈爾附近受水災嚴重。路基兩旁一片汪洋,天水相連只留一條路基尚在。齊齊哈爾被淹沒,全市男女老少,七歲以上一律搶險。過往列車物資都臨時決定卸下來支援災區。我們這列車食物也捐獻了出來,因此九日上午沒有開飯。

我們這裡沒有災情,土地一眼望不到邊,只有用拖拉機才能耕種過來。

從北京出發:一位知青來自北大荒的家信(首封)
​這裡道路泥濘,需要用長筒和半長筒雨鞋,您是否能設法給我弄一雙。三爸那雙是否可以要?不要買無筒的元寶膠鞋。如果能弄到再買一個58到59公分的單帽,黃的最好,別的顏色也行,我還是比較需要的。

小妹還有病嗎?哥嫂好嗎?我走之前你們對我幫助很大,幫我捆行李,補衣服,謝謝你們!祝小妹好!我的工資27日才發,發了就寄回去給小妹買點兒吃的、玩的吧。

從北京出發:一位知青來自北大荒的家信(首封)

我要說的是很多,時間關係下封信再談,再見吧!

1969.9.10

[王金昌 ] 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