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北大荒”的拓荒之路

“窮鄉僻壤”帶來的恥辱和尷尬

條河鄉位於永城市最北部,處於河南永城、夏邑和安徽碭山、蕭縣接合部,被稱為永城“北大門”。該鄉是典型的農區,加上地理位置偏僻、工業基礎薄弱、集體經濟捉襟見肘,是個典型的窮鄉僻壤,因而又被稱為永城的“北大荒”。由於貧窮落後,多年來基本上沒獲過什麼榮譽稱號,上級部門也很少來這裡檢查指導工作。鄉政府辦公樓殘破不堪,會議室窗戶無玻璃,60多條連體凳子缺腿少面,牆壁塗料全部剝落,院內雞鴨成群。鄉街道無路燈、無下水管道、無綠化和硬化設施,鄉村環境“髒亂差”。還有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更能說明條河鄉的不堪境遇。以往來了客人需要招待,由於鄉里沒有食堂,只好在飯店用餐。飯後因無錢結賬,只好簽單暫賒。久而久之,欠條越積越多,飯店老闆在連年要賬無果的情況下就用欠條作為抵債在鄉政府院內建了幾間房子自行居住,坊間稱條河鄉政府為“一府兩院”。由於常年工作滯後、人浮於事,2015年,條河鄉在商丘市鄉鎮綜合位次排名中處在倒數第一位置,鄉政府外欠現金賬300多萬元,另欠土地指標款700多萬元,佔地500餘畝的條河鄉山水嘉園社區因開發商資金鍊斷裂,致使工程全面停工,20餘家工程隊和100多戶購房戶連年上訪,社會穩定壓力重重,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當時的條河鄉一點也不誇張。

浴火重生,招商引資破解“圍城”之困

2016年1月,條河鄉新一任黨政領導班子走馬上任。面對困境,他們邁出的第一步就是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維護社會穩定,進行農村環境整治,並把山水嘉園社區作為治理重點。該項目位於條河鄉南部,佔地555.8畝,2012年由鄭州江河置業有限公司承建,2014年底因江河公司實力不足,資金鍊斷裂,在建的46棟樓房全部停工,工地荒蕪,雜草叢生,垃圾遍地,一派淒涼景象。又加上農民工要工錢,承包商要工程款,購房戶要退房,每年都有數百人次赴鄉、赴市、赴省上訪,信訪穩定壓力與日俱增,形成了名副其實的爛尾社區。為破解資金難題、盤活社區工程,通過招商引資,鄉政府於2016年9月促成永城惠成集團接管續建山水嘉園社區。惠成公司依託魚山資源稟賦和高鐵站區位優勢,把山水嘉園社區轉型建設為以休閒度假為主題的旅遊社區。經過一年多的轉型續建,原在建的46棟爛尾樓已竣工44棟,門窗安裝、外牆漆粉刷、大門建造、雨汙水管道鋪設、停車位鋪修、社區廣場、公廁和垃圾中轉站等工程已經完成。綠化、硬化、亮化正在施工,社區幼兒園和小學已投入使用,在校師生1700餘人。山水嘉園社區的轉型建設,盤活了21家工程隊,消化債務7000餘萬元、土地補償款2000餘萬元、續建工程款6000餘萬元,已累計投資1.5億元、上繳稅收960萬元,化解信訪積案30餘起。

招商引資、能人效應解決了鄉政府的燃眉之急。鄉里有了一定資金,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盧師傅食品、美邸康藥業等一批企業相繼落戶到永城市經濟開發區並達產見效。鄉里又出資630萬元購置招商大廈整座樓層,在永城市商務中心落地總部經濟項目,現已註冊企業24家,年稅收可達5000萬元以上。

條河鄉以省級生態鄉鎮為契機,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投入1260萬元,對鄉政府小城鎮進行科學規劃,加大了鎮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成了鎮區亮化、硬化、綠化、文化、淨化工程。新修道路1000米、雨汙管網5800米、人行過道2.1萬平方米,新建垃圾中轉站1座、公廁4個、垃圾屋2個,種植大葉女貞等樹木900餘棵。完成鄉政府辦公大樓和機關庭院整體亮化,S201省道沿線架設節能路燈2000餘盞。大力開展廁所革命,為所有農戶建造衛生廁所,實現無害化處理,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化和諧鄉風美”的美麗鄉村。

條河鄉是典型的農業鄉,由於貧困落後,鄉村道路凸凹不平、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陳舊落後。為改變這一狀況,鄉主要負責人多次前往鄭州,與省有關部門領導座談,爭取政策、項目、資金支持。經過多方努力,爭取到省級農田提質改造項目資金1.3億元,對全鄉6.8萬畝土地耕地進行綜合整治。新打機井1147眼,新建變壓器房129所,新架高壓線4萬米,鋪設地埋電纜38萬米,新建橋樑56座,開挖溝渠25公里,新修村級公路近50公里、田間公路近30公里,基本上形成了“村村通、田成方、路成網、林成行、溝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現代農業生產新格局。

運籌帷幄,產業集聚打出鄉村振興“組合拳”

我國農村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政策實施以來,在當時條件下確實起到了激發農民種田積極性、增加糧食產量的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這種一家一戶的耕作模式已經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其典型弊端就是不利於土地的深耕細作、不利於良種的大面積推廣、不利於除草滅蟲等田間管理。

為改變這一狀況,條河鄉大膽提出了土地“小塊合大塊、大塊連成片、一村變一片、一鄉興一業”的工作思路。其實,他們的思路並不是頭腦發熱,而是建立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由於地塊零散,群眾迫切希望小塊合大塊。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農業科技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也迫切要求土地的大面積整合。為達到這一目的,鄉里在侯庵、肖莊等村先行試點,待成功後逐漸推廣到全鄉。鄉黨委書記王新光身體力行,在侯庵村蹲點整整23天,吃住在村,具體指導土地合併及種植工作。鄉里規劃了農作物種植四大產業園,即萬畝糯高粱產業園、優質專用玉米產業園、優質花生產業園和萬畝西瓜科技示範園。同時推出四種經營管理模式:一是與世界500強中化農業有限公司合作,對1200畝優質專用玉米實行全託管,企業制訂管理方案,派專業團隊駐地管理,種子、農藥、化肥、大型機械作業由中化直供,並墊付資金,待玉米收穫後從售糧款中扣除,剩餘款全部交給村合作社,用於給社員分紅,中化不賺錢,旨在探索出一個適度規模經營條件下農業現代化運作模式。二是與中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對1.3萬畝糯高粱實行半托管,以訂單農業的方式為五糧液集團種植優質專用釀酒高粱。中原農業按每斤0.9元收購,另給村裡支付每斤0.1元作為集體經濟收入,如畝產達到1000斤,每畝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0元,全鄉僅秋季一季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30萬元。三是與上市企業惠成農業有限公司合作,村裡拿集體經濟資金入股,種植千畝花海,打造田園綜合體,發展鄉村旅遊業。四是土地流轉,種植花生6000畝,每年每畝支付給農民租金700元。用當地機械,每畝播種15元、噴藥5元、收穫40元,用當地農民工每天80元。在條河鄉走訪時,記者在肖莊村看到長勢茁壯的專用玉米正在機械化收割。據說是用美國的專用機械把新鮮玉米及秸稈直接打碎,然後通過捲揚機輸送到另一臺運輸車輛上。在侯庵及周邊村,記者看到整片整片、長勢良好的糯高粱已經泛紅,在陽光的照射下煞是壯觀。

黨建統攬,全力助推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由於諸多原因所致,眼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亟待加強,集體經濟萎靡不振更是基層組織的短板。三年來,條河鄉以黨建統攬全局工作,把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夯實基層基礎、加快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向縱深發展的重頭戲來抓,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舉措,全鄉農村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的可喜局面。2017年,全鄉生產總產值完成16.3億元,同比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500元。

為促進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條河鄉的主要做法一是把認識統一起來,出臺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把集體經濟作為“書記工程”,提出“集體經濟抓不好、村黨支部書記要免職”的明確要求。二是把目標制定出來,制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整村推進計劃,提出2018年60%的村集體經濟積累超過10萬元,2020年80%的村超過30萬元的目標,要求每個村都有時間表、路線圖。選擇王山、肖莊、侯庵等7個條件成熟的村先行試點,打造能看、能比、能學的樣板村。三是把資源統籌起來,鄉黨委牽頭成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領導小組,整合資金、項目、產業等,把資源集中打捆,投向2個貧困村和5個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形成上下聯動、集中發力、創先爭優的工作格局。四是把村級班子配強起來,結合村“兩委”換屆選舉,撤併8個非行政村,重新組建為4個行政村。對2個軟弱渙散的村班子進行整頓,對10名不合格、不稱職、不勝任、年齡大的村黨支部書記和11名村委會主任進行調整。五是把機制運行起來。破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從創新機制入手,兼顧好各方利益,探索出“黨委+支部+合作社(公司、協會)+農戶(貧困戶)”模式,清晰界定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各方利益關係,形成鄉主導、村主持、企業介入、合作社運作、農民主體、貧困戶分紅的運行機制。推行“村財鄉管、收支兩條線”制度,把村級組織管理集體經濟情況納入黨建日常督查範圍,每季度一次。對工作不到位的村黨支部書記提醒談話,對違紀村幹部嚴肅處理。按照“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要求,對村集體閒置資產確權入社,做強做大集體資金池。

管理及激勵制度的實施,調動了村幹部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出了貢獻。侯庵村黨支部書記李詞帶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把全村2780畝耕地全部種植糯高粱,每畝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0元,僅此一項,今秋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27萬元。省級發展集體經濟示範村肖莊村黨支部書記杜輝發動黨員幹部群眾成立種植合作社,把1200畝玉米全託管給中化農業有限公司,引入現代農業管理模式,專家團隊吃住在村、全程指導,按既定種植方案有序推進,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12萬元。

撫今追昔,“北大荒”的蝶變令人振奮

“條河變了,變得幾乎認不出來了。”這是近段時間來條河參觀考察、指導工作的人們共同的觀感。短短三年時間,條河鄉甩掉了商丘市倒數第一的帽子,由後進鄉鎮一躍成為永城市先進鄉鎮。2017年上半年,條河鄉在永城市鄉鎮綜合考評中榮獲前5名,在年終考評中榮獲發展進步獎。如今的條河欠債還上了,會議室、職工食堂等一應俱全,街道整潔乾淨,職工面貌煥然一新。據說,鄉政府職工在食堂就餐,一天三頓餐費全免。據悉,10月11日條河撤鄉建鎮已得到省政府審批,近日即將掛牌。

縱觀條河鄉近三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啟示:

一是有一個團結奮進、履職擔當的領導班子。鄉黨委、鄉政府主要領導具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強烈責任感。上任伊始,他們不當敲鐘和尚,渾渾噩噩度日,而是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排除萬難、奮力拼搏,運籌帷幄、昂首前行。

二是有一條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的發展思路。招商引資上項目,大膽推行新的種植模式,破解集體經濟發展難題等,都是他們立足本地實際,實現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是有一股矢志創業、艱苦奮鬥的良好作風。近三年來,條河鄉的廣大幹群在鄉黨委、鄉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大力踐行“守好北大門、打好翻身仗、工作爭一流、實幹不張揚”的條河精神,苦幹實幹、大幹快乾,彰顯了條河速度,創造了條河奇蹟。這充分說明要改變落後面貌,紙上談兵、望梅止渴不行,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不行,自暴自棄、昂首嘆息更不行。必須放下架子、撲下身子,一步一個腳印地身體力行,擼起袖子加油幹,方能達到事業的彼岸,成就一片新的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