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舌尖上的中國》潰爛後,吃貨們如喪考妣。

終於一部新的閃光的吃貨養成片《源味中國》全新推出,目前豆瓣給出8.4分的肯定。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這是一部探尋食材的源頭的紀錄片,從農業部已登記的全國地理標誌農產品中精選出的各地的精華,娓娓道來一份源味的色香。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說它培養吃貨是因為,這部電視紀錄片動用六組設置團隊歷時兩年多,跨越25個省份的300多個縣鄉鎮村進行拍攝,較為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各地最具地域特色的食材及其背後的山川、地理、生態、人文故事……

可以說,這部紀錄片給動用全身力量感受美食的吃貨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課。

作品圍繞食材的起源、品質、功效等內容展開,用了不少篇幅營造人和食材間的感人關係,素材選得也很接地氣。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比如右玉的羯羊,偶爾使個性子不走尋常路,會換來緊隨其後的女主人疊生抱怨。儘管口中責怪這些任性的羊兒,卻能在她的的眼中看到對羊兒的疼愛。

留壩養蜂人為了給蜜蜂一個安穩的蜂巢,每年都會選擇上好的木樁打磨成最適合蜜蜂居住的蜂巢。

逢雨季、日照強烈的時候,父子倆又會給蜜蜂搭棚遮陰、避雨。他們照顧蜜蜂時小心翼翼的樣子,就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般。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長寧縣的長裙竹蓀與培育專家黃文培老奶奶相處了近半個世紀,已經60多歲的黃奶奶每天除了照顧老伴就是陪伴這些竹蓀,她說自己要在竹蓀裡走過自己的一生。

三峽秭歸臍橙只生長在屈原故里一處特殊的三角地帶,且口味多變。而生活在那的人至今採用祖輩相傳的種植技巧保持這種水果的口味不變,屈原的一曲《橘頌》將自己對家鄉和家鄉的味道留成千年思念……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正是人們這種對食材的迷戀和執著,使得養殖、栽種、收穫、烹飪等一切與食材、食物有關的行為有了儀式感。

儀式感成為飲食文化得以建立和傳承的開始,比如基督教的家庭用餐前一定會拉住彼此的手,閉眼誦經感謝上帝賜予他們食物;日本人在吃飯前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筷子,雙手合十說一句我開動了。

中國古代也有這樣的儀式,可惜沒有傳承下來。但是在《源味中國》中,我們看到了。

人們飼養禽畜、栽培植物時的嚴肅、莊重,尤其秭歸橘成熟時,農人們捧著鮮橙供奉在屈原像前; 草原上的牧民殺牛宰羊一定會叫上自己的親戚好友,這就是我們這個文明的儀式感。

美中不足的是,《源味中國》裡對的解讀篇幅甚少,很多尋常看不到的古老手法或新穎的改造手段,一筆帶過叫人多少覺得遺憾。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儘管著墨少,但作品並不缺乏對美食”的態度。

選擇生活在大漠上的牧民最拿手的菜餚,沒有複雜的步驟,只一把鹽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種植蘇麻籽的大爺每天都會在米飯裡放一把搗碎的蘇麻籽,即使沒菜也能吃上一頓噴香的早晚餐。而欽州海邊的漁民,對海味最熱衷的吃法是白灼。

以上種種可見,這部紀錄片所提倡的味覺藝術其實是味的初源,是食材本來的味道。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按照以往經驗,國產紀錄片如果評分沒有超過9,通常會硬傷明顯。

但是《源味中國》不同,8.4分的可信度滿格。整體看,作品內容飽滿、生動,結構完整、清晰。儘管很像《舌尖上的中國》,但有自己的特色。

之所以未到紀錄片的9分品質線,經檢驗,我就全明白了:原來該片 最大的硬傷在第一集,前10分鐘確實讓人瞠目結舌。

在波瀾壯闊的大全景片頭裡,“中國人用味覺開啟美學”就像攝製組拋出的一把鑰匙,提醒著觀眾一會兒看到的將是場史詩般宏偉遠大的美食作品; 緊接著“多樣自然,塑造出萬千姿態”,“以源說味,以味探源”把劇集立意和基調拔得相當高。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這還沒有結束,隨之而來一組龐大的數字非常嚇人:

在這顆星球上,各種生物資源大概300萬種,全世界148種候選動物中僅14種被馴化成功。

中國有畜禽品種576種,佔世界畜禽品種的六分之一;世界栽培植物2300種,能端上餐桌的900多種,中國貢獻出的有230種。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這組數據有力證明,中國是最大的吃貨養成國。 但是,跟紀錄片的選題球關係沒有,這段數據純屬多餘。

此外,有些段落明顯失控,整集從驚豔到驚嚇的速度堪比光速。

描述阿拉善雙峰駝的部分,不足5分鐘時間觀眾就能經歷一段從《動物世界》到《人與自然》,再到《舌尖上的中國》的迅速轉變過程。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正片第一個鏡頭是無法在正常時間內站立起來的小駱駝在母親的焦慮和沙漠風暴的威脅中終於站了起來,從此處切入詳細介紹了阿拉善雙峰駝的成長不易和品種特質;

就在觀眾還沉浸在小駱駝堅強的熱血中時,劇情畫風突然一轉講到母駱駝死去,沙漠少女和駱駝孤兒建立起深厚感情,引出人類如何飼養駱駝,並將他們馴化成人類對抗自然的盟友的話題。

直到最後才進入正題,這樣生存下來的駱駝,駝奶營養價值非常高,是缺乏胰島素人群的福音,也成為阿拉善牧民的重要食物。

作為全集的重要內容組成部分,阿拉善駱駝的段落中,只有1/3對主題而言是有價值和意義的。

在這期間,又插入了一段阿拉善牧民尋找和挖掘沙漠特有中藥材鎖陽的內容:它的成長環境、藥用價值、駱駝吃藥材頂部的白刺有利益鎖陽生長,挖掘鎖陽時必須用雙手接受刺骨寒冷的挑戰。

轉眼間,節目組的鏡頭就轉向山東菏澤的鄄城。這裡盛產鬥雞,一隻戰鬥力超強的鬥雞得用精選牛肉供養,還得每天給它定時遛彎、按摩,打架過程中必須人工給雞的身體各處噴水降溫才能保持它的戰鬥力。

有沒有像雪花牛肉誕生的故事?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以為這部分就這樣了,沒想到劇情神轉折,養雞場襲來,豢養的鬥雞成了餐桌上營養價值極高的美食。就連為數不多的鬥雞蛋也沒能逃過吃貨的魔爪。

多麼痛的領悟!心疼鬥雞3分鐘。

中衛硒砂瓜是這一集中最貼近《源味中國》主題的一段內容,也是最像《舌尖上的中國》的一段。簡單明瞭介紹了硒砂瓜的特質,用瓜做成的菜餚更讓人瞠目結舌,好奇心氾濫!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這樣高開低走的開局難免讓人擔心接下來幾集作品的品質,好在剪輯師在後面幾集裡幡然醒悟,對剪輯內容有了恰當取捨,把焦點始終聚集在中國農業部已登記的全國地理標誌農產品

上,保證了之後的作品剪輯質量穩定,可看度也是9分水準。

《舌尖上的中國》成功之後就成了很多紀錄片的模板,你能從許許多多後起之秀中看到類似的畫面。

如果不是《源味中國》中會插入食材的“全國地理標誌”圖標,你也會很容易把作品誤會成《舌尖上的中國》。

終於不用為“舌尖”的撲街可惜,食神的這個新片得收多少吃貨啊!

但是

源味的定義讓兩部紀錄片有了根本的差別,至少在《源味中國》裡觀眾看到的是被國家認證的優質食材,從原產地到擺上餐桌,每個環節都做到了詳盡全面,讓每個食材的品質見證實至名歸。

源味彌補了《舌尖上的中國》未盡其詳的源頭部分,呈現出來的成果更加飽滿,非常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