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A股低開低走,盤面讓人窒息,股民:下週盤面更窒息!

本週五A股低開低走,盤面讓人窒息,再看外圍頻創新高的美股,借用崔永元老師喜歡說的關聯詞,就是“一個真敢跌,一個真敢漲”。實話實說,3041點以來的這一輪,至少到目前為止的箱體運動,力度真的太小。此前,無論是3月9日的3062點,還是4月18日的3041點,之後都有過一波持續數日、內裡不乏快速拉昇的箱體行情。但這一輪在本週的走勢,頭並不虎,尾卻很蛇。

所幸的是,依託週二的陽線,大小盤勉強可以收出周星線。本週大盤周線跌幅0.26%,遺憾的是週五午後繼續弱勢下跌,尾盤收窄跌幅的力度又差,致使未能周線收陽;而創業板指數,幸運地有了0.12%的周漲幅。如果大小指數量能再稍放大,且星線為陽,則可以預示著做多力量開始有所增強,那麼就此止跌反轉的技術效果會更好一些。不過,大小盤在周線二連陰後終於收星,保留住了下週返攻向上的希望。

中美近期白熱化的貿易較量,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進程,它將使得全球經濟秩序與貿易環境得以重構,促進全球人類達到更高一個層次的進步。所以說,短時的或局部的經濟與行業停頓,從中長期來考慮並不是太壞的事。中美的股市運行,對貿易較量表現得更敏感一些,目前來看,A股確實“敗”了;但是,股市的走勢並非完全取決於這次較量。因為此前的A股,本來就處於國內經濟轉型與資本市場改革整頓的洪流之中。目前的趨勢,只是在出現了重大消息面的利空影響後,A股加速地按原有的趨勢繼續調整,而美股在貿易較量之後則被當作利空出盡,而加速按原有的趨勢繼續在上漲而已。

目前A股多空的較量已處白熱化狀態。較量的標誌之一,是1月29日大盤見頂3587點下跌以後,已無數次出現跳空上漲與跳空下跌、缺口頻繁出現;較量的標誌之二,是經過數次下跌後,本波的5月30日下跌見底3041點整,比4月18日的低點,僅僅只低了0.63點,馬上重返上行,未見大恐慌破位加速下跌;較量的標誌之三,是自上週3041點後的本波上漲及下跌,並沒有出現持續的加速運行,並且連續7個交易日量能萎縮至階段地量

而另一邊,資金在投資風格上也形成了大較量。十年來,我們的A股一直在尋求納入MSCI國際指數中,並受到過多次拒絕於門外,直到今年6月1日終於成行。我們知道,追求的過程永遠會是痛苦中的美好,一旦得到,可能就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熱情。所以,本週第一週,一旦資金髮現納入MSCI後A股表現也不過如斯,馬上有一種利好出盡不及預期的感覺,這樣,周後段出現拋壓而下跌,也是一種情理之中的事。但是,MSCI並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對A股的影響也並非一天兩天上漲之功效,當前A股的過激而下跌的表現,也正體現出一直以來A股主流投資者在投資理解與投資態度上的不成熟。

在2017年市場青睞“價值投資”以大為美之後,2018年市場一度轉向了超跌的中小創題材。但是,經歷了三個月的實踐後,市場發現有限的活躍資金仍然只能以炒作題材為主,於是以一線遊資與激進的新生代投資者為首,諦造了一批炒新炒小炒題材的妖性代表個股,隨後,又在系列的監管中逐步蟄伏與消散。而另一邊,以MSCI成份股資金與大基金大機構資金為代表,加強了對白馬股的調研考察,市場似乎又有了對大藍籌的渴望,並且,在本週將貴州茅臺重新送上歷史新高,市值一度超過萬億人民幣。所以說,目前的活躍資金其實也在迷惘與困惑之中,趨大還是逐小,成為另一場大較量。

由於活躍資金極其有限,而A股歷來靠的是活躍資金煽風點火才有賺錢效應,而今,新一輪工作重心的到來讓市場有著何去何從的困惑,從而讓盤面失去了活躍。所以,市場的活躍恢復期,需要待第一批獨角獸企業完全上市,戰略投資者投資到位,國家隊護住大盤,讓市場有了一定的穩定感與安全感之後。事實上,這一刻正在到來之中。對於科技巨頭的投資,本週已有了首批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獲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