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本文為《站在中國金融週期的頂部:風險與應對》摘要,作者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當前我們正站在2009年以來中國第一個金融週期的頂部,防化風險、去槓桿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未來如何演變?對中國經濟和大類資產將產生哪些重大影響?

金融週期是金融變量擴張與收縮導致的週期性波動,其長度和幅度隨著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框架而變化,同時,不同經濟體的金融週期往往是同步的。

BIS(國際清算銀行)最早全面的開展了對金融週期的研究,通過三個指標,信貸/GDP缺口、債務償還率、地產價格缺口,能夠準確反映金融是否過熱,揭示金融業存在的風險與危機。

在金融週期測度方面,BIS同時使用濾波分析法和轉折點分析法測算各國的金融週期,發現金融週期的振幅和長度高於經濟週期,且金融週期的波峰之後往往伴隨著金融危機。2017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提到“金融週期”。

對美歐日金融週期的測度表明,金融週期頂峰往往對應著重大風險或金融危機的到來。

美國在過去40年經歷了兩輪金融週期,波峰的時間分別對應著儲貸危機和次貸危機;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歐洲金融週期達到頂峰的時間為2008年4季度,略晚於2007年歐洲銀行業危機,但早於2010年主權債務危機。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日本在1990年1季度、1999年2季度、2008年1季度達到金融週期頂峰,分別對應著1991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回顧美歐日金融週期,可以總結以下特點:

1)信貸擴張開啟金融週期上半場。美歐日金融週期上半場都表現出信貸擴張的跡象,寬鬆的流動性、金融機構的逐利性以及寬鬆的監管環境會帶來期限錯配,為市場埋下隱患。同時,市場利率降低,房貸利率降低,吸引更多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推高房價。

2)利率上升或監管趨嚴容易引發金融風險甚至危機。美聯儲為了抑制房價泡沫,從2004年6月直到2006年6月一直上調目標利率。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而歐洲由於次貸危機的影響出現銀行業危機,最終導致利率高漲,從2005年7月持續到2008年7月,進而帶來融資成本上升以及還本付息的困難,泡沫破裂引發金融週期走入下半場。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3)房價回調和滯漲預示著週期下行。美歐日房價在金融週期頂峰後開始回調。同時,金融週期到達頂點時都出現了滯漲的情況,即CPI上行,GDP下行。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我們對中國金融週期的基本判斷是:我們正站在2009年以來的中國第一個金融週期的頂部,應高度重視防化風險和穩槓桿。

1)金融週期指數顯示2017年1季度中國達到金融週期頂峰,兩指標缺口在2016年為雙正也預示著2017年金融風險的迅速加劇。根據美歐日經驗,在金融週期頂部階段,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去槓桿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2)與歐美金融週期頂部被動爆發危機不同,2016年以來中國政府主動加強監管、去槓桿和防化風險,信貸/GDP缺口已於2017年轉負,表明金融風險在主動調控之下正在積極主動化解,宏觀槓桿率達到週期頂部後趨穩。

3)當前政策的核心是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貨幣政策主要調控經濟週期,宏觀審慎政策主要調控金融週期。當前監管的重點是去槓桿、去通道、去鏈條、規範影子銀行和銀行表外業務。未來政策有望演化為“寬貨幣+緊信用(嚴監管)+強改革”組合,通過降準和鼓勵資產證券化來實現表外回表、非標轉標,通過資管新規、財政整頓、控制國企負債率、傳統產能過剩行業限貸等化解結構性債務風險和去槓桿,通過對外開放、放開行業管制、降低稅負、國企改革、鼓勵創新等推動政令暢通的新一輪改革。

4)中國目前處於本輪金融週期的頂峰,由於表外收縮和影子銀行業務收縮,社融大幅下滑,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處於歷史低位,應高度重視企業信用風險、地方融資平臺風險、中小房企資金鍊風險等風險暴露,防止財政、貨幣、監管、房地產調控等緊縮政策疊加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風險的演化往往是非線性的而不是線性的。中國處於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期,處理好經濟平穩增長、結構轉型升級、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之間的平衡,在增加內部轉型緊迫感的同時,積極營造外部環境和爭取時間窗口。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新一輪金融週期的頂部

5)由於廣義流動性收縮,大類資產沒有系統性機會,同時信用收縮會通過固定資產投資、去庫存等增加經濟下行壓力。但如果處理得當,堅定實施“寬貨幣+緊信用(嚴監管)+強改革”的政策組合,用短期陣痛贏得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等經濟金融領域系統充分出清以後,資產負債表修復,經濟有望逐步具備再出發能力,開啟新週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新5%比舊8%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