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發佈最新文章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廣場協議簽訂前,日本GDP佔美比重接近40%;中國當前GDP佔美比約60%。按照6%左右的GDP增速再增長十年左右,即大約在2027年前後,中國有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與80年代日本不同,中國不會拿核心利益作交換。

從全球新經濟的獨角獸企業來看,美國和中國佔了超七成以上的企業,展現了中國新經濟的勃勃生機。據CB Insight數據統計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3月,全球共有237家獨角獸企業。其中來自美國的共118家,佔49.78%;中國緊隨其後,共62家佔26.16%;排名第三和第四為英國和印度,分別有13家和9家。

中國研發支出佔GDP比重與美國的差距在縮小。中國工程師人數逐步上升,理工科畢業生逐年增加,中國從人口數量紅利轉向工程師紅利。

中國製造業快速崛起,增加值佔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總額比持續上升。中國發展高端製造是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不可能拿核心利益做交換。

這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制,未來不排除從貿易戰擴大到匯率金融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