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需提高P2P行業的准入門檻


任澤平:需提高P2P行業的准入門檻

今年宏觀金融形勢的主要邏輯是產能新週期決定的經濟L型韌性,以及金融週期下半場決定的流動性退潮。近期P2P大面積爆雷正是流動性退潮後,資金鍊斷裂、騙局暴露的集中表現。P2P在我國的發展長期處於監管真空,很多打著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名義,一度淪為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工具,模式異化,需深刻反思,加強監管和規範


P2P網貸在中國被異化,缺乏監管,很多淪為龐氏騙局。P2P原本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屬於民間借貸範疇,P2P平臺是專門從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定位為“信息中介”,“小額分散”。

P2P作為源於英美等國的舶來品,在我國的發展呈現四大特點

  1. 規模爆發式增長,成交量、投資人數及借款人數已位列全球之最;
  2. 長期處於監管真空
    ,風險亂象大面積發生,淪為龐氏騙局;
  3. 借貸結構兩端均以自然人為主,呈現“大批中等收入的年輕投資者對大批低收入的年輕借款人”特徵;
  4. 業務創新偏離軌道,由信息中介異化為信用中介。

P2P行業大面積“爆雷潮”: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折射行業深層次問題。

截止目前,P2P平臺共出現三波爆雷潮

  1. 2013年:宏觀經濟下行,信用風險提升,行業違規亂象叢生,部分平臺暴雷,行業迎來第一次清理。
  2. 2014-2016年:前期股票牛市導致P2P平臺流動性抽離,後期監管陸續落地,行業經歷“由亂而治”的過程,平臺風險先後暴露,捲款跑路頻發,網貸平臺迎來第二次清理;
  3. 2017年底至今:金融去槓桿帶來流動性退潮,平臺償付壓力提升。備案整頓期內,合規成本提升,資金鍊壓力擠出高度依賴資金池的平臺。風險溢出後顯著影響投資者信心,形成惡性循環。

歷次爆雷潮的深層次問題相同:P2P在我國長期遊離於監管之外,發展異化,偏離本質。

P2P在我國發展異化癥結:監管缺位、風控能力、剛性兌付與業務模式騙局。正規的P2P平臺定位於信息中介角色,利用自身的大數據風控能力篩選借款人,並在平臺發佈借款信息,由投資人自主選擇投資標的。當投資者需退出時,需在平臺上將債權轉讓給下一個投資人方可退出,如果短期無法轉讓債權,則繼續持有,平臺作為交易撮合者不存在資金鍊壓力及擠兌風險。

然而我國P2P合規發展面臨三大阻礙,

  • 一、長期處於監管真空,准入門檻較低,違法違規模式繁多且違法成本低;
  • 二、在資產端徵信體制不發達,難以支撐平臺大數據風控能力;
  • 三、投資端剛性兌付是我國金融市場長期通病,且投資者偏好短期限投資,平臺為吸引客戶、增加流量,承諾剛性兌付,並通過期限拆標實現以短貸長。


在三重因素影響下,P2P亂象叢生:一類是在監管缺失的背景下主動惡意違法,主要為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第二類則是由於我國金融基礎設施與P2P業務模式不匹配,大量資質較差借款人進入平臺,收益難以抵補風險,而同時平臺需對客戶實現剛性兌付,資金池模式逐步形成,P2P平臺由信息中介異化為信用中介,部分甚至形成龐式融資。

任澤平:需提高P2P行業的准入門檻

正規P2P的核心在於較高的風險管理水平和充分的信息透明度。

2016年以來,雖然P2P行業逐步整改,然而整改路徑仍不清晰,深層次問題仍未解決,目前我國P2P行業仍面臨五大矛盾

➤一是徵信系統VS風控能力,徵信體系仍未打通,難以有效提高風控能力。

➤二是擔保體系VS風控能力,在風控能力短期難以顯著提高的背景下,沒有合適的第三方擔保機構,協助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三是銀行存管能力VS行業透明度,P2P存管對銀行資質要求較高,部分銀行難以滿足,從而出現“存而不管”“部分存管”等問題,存管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資金池清理VS存量債權處理方式有限,一方面監管禁止資金池業務,然而另一方面存量業務清理機制不明確,平臺短期難以擺脫資金池模式。

➤五是監管要求VS監管落實,P2P無統一機構管理,部分地區監管力度偏松偏軟、區域差異較大。

P2P行業未來監管路徑展望:短期排風險與控風險並重,長期完善金融基礎設施。

考察英美兩國P2P發展,均對P2P准入設置較高門檻且有法可依,擁有完善的徵信系統,資金存管透明,且重視對投資者的權益保護,在此基礎上平臺風控管理水平較高,有效支持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短期來看,我國P2P爆雷風險較大,亂象繁多,需注意排風險與控風險並重,通過合規檢查、備案,逐步向牌照管理轉變,倒逼平臺提高風控能力,同時防範流動性風險進一步蔓延。長期要繼續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徵信系統、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完善金融市場統計制度,實現常態化監管。

另外,各家銀行和平臺積極推進與互聯網金融協會監管機構的協作,到2018年10月4日,隨著西安銀行、重慶富民銀行通過行業機構的測評,網貸存管銀行已增至30家。

從首批377家平臺對接的存款銀行分佈來看,前三名分別是新網銀行、上饒銀行和海口聯合農商銀行。

“新網銀行”全稱“四川新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2月28日,註冊資本30億人民幣。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佔比30%,排第一家大股東。到9月20日新網銀行已與57家平臺上線對接存管系統。

“上饒銀行”的發起人和大股東是上饒市城市信用社工會、上饒市財政局。目前已有49家平臺與之對接。

“海口聯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27號,註冊資本6億元人民幣,發起人是大興安嶺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4.7%。目前也有49家平臺成功對接該銀行存管系統。

在中國4000多家獨立法人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中,目前有70餘家申請了存管測評,這30家能夠順利闖關、通過測評,實屬難能可貴。(多信金融研究院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