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在距離成都市區1小時車程的崇州道明竹藝村,不久之前在鄉郊的田野上出現了一座青瓦木製的建築,內與外、竹與瓦、新與舊,透露出濃濃的人文氣息。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它就是成都新晉的“網紅”建築——竹裡。

竹裡的所在地道明村,是歷史悠久的竹編之鄉,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地。這裡居住著多位竹編非遺的傳承人,竹編是村子賴以生存的手藝,幾乎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擺著竹編制品。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竹裡的建立,本真地還原了周圍環境獨特的文化氣質,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而讓這座過去無人問津的村子煥發生機。

這就是竹裡

有一種建築,讓人見過一眼就難以忘記,竹裡便是如此。它靜靜地坐落於竹林之中,就像一個遠離塵世,清新脫俗的女子,背靠山,若隱若現。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竹裡房櫳一徑深,靜愔愔。

亂紅飛盡綠成陰,有鳴禽。

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

銅爐嫋嫋海南沉,洗塵襟。

陸游是崇州的文化名片,他曾在蜀州(今崇州)做通判時,曾造訪道明的白塔禪院並寫下了詩句。建築師從這首詩中受到了啟發,暗合了道明翠竹閒適的詩意生活。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竹裡”這個名字便是取自詩頭的兩個字,將整首詩的意境凝結於此。“竹”是指環境,自然的場景;“裡”是指文化,內心的歸寧;竹林、房櫳、鳥鳴、古琴、沉香等所營造的意境與場景,是一種遠離紛擾都市生活的安靜與祥和,也是返璞歸真的鄉村本貌。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房前是一塊菜地,立於田畦舉目四望,一派典型的川西田園風光;順著簷下空間望出去,會有不同的自然景觀映入眼簾。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步入室內,兩個院子以傾斜而下的瓦屋面為背景,框定出高聳的樹木,純粹的天空。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望出去,看到的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在簷下環形廊房的桌邊坐下,泡幾杯竹葉青蓋碗,輕呷一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頓覺心曠神怡。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室內餐廳環境幽靜,文雅自然,不提供點菜,只提供配餐,食材新鮮,色香味全,不失為一個享受慢生活的好去處。深邃的意境,盎然的野趣,詮釋著道明竹裡亙古不變的特性,於是一座融合當代建築與自然鄉村的建築,便在竹編之鄉的自然空間裡應運而生。

“網紅”竹裡的建築美學

整個竹裡從設計到建築的速度相當快,它的建築設計師袁烽及其團隊,採用580㎡的道明傳統手工竹編、80%建築預製應用,經過52天高效率施工完成。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他們對川西林間建築有著屬於自己的體驗和感觸, 袁烽說:“我在這裡做這個建築不是要做現在時,而是希望它就像川西林盤的一顆種子,在未來的某天可以抽芽生長。”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他充分運用周圍的環境與景緻,多重功能的組合空間被有機地利用。在不遠處高低的田坎上眺望,“竹裡”像一個睡臥的“8”字,而從天空中鳥瞰,則會看見竹裡的呈現一個無限的(∞)形,這是竹裡的精神內涵與形式外延,成為了建築對時間、空間、環境的回應。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實際上竹裡是由70%輕型預製的鋼木結構撐起的一個內向重疊的雙曲環形屋面,層層青瓦疊羅搭砌,且每一片的放置角度與大小尺寸都經過了參數化建模的精密計算。為了還原陸游詩中的太平意境,他們建造了成都最詩意的竹林,讓建築被竹林簇擁著,與周圍的樹林、青山、田野融為一體。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春風拂過竹林簌簌作響,踏著鋪滿竹葉的宣鬆土路,竹裡房櫳一徑深。被樹包裹著的建築懸與地面之上,秉承著可持續的綠色理念,對自然的尊重與保護藏在每一處細節之中。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屋頂的連續迴環互相咬合行太極陰陽之道,當傳統紋理行走在突破常規的弧線上,當重力與美學的碰撞壓力重疊,竹裡的匠人攻堅匠心慧睿,都融於一片片小青瓦之內,無需過多的裝飾與華彩,獨特的竹模混凝土的牆面,好似每一條紋理都講述著竹裡的故事。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閱讀場地和生活場景,拾取原味鄉村特質成為設計的最初起點。場地跨溪而入,再跨溪登山。林盤地景,竹林叢生。和最初預想的一樣他們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一草一木,並試圖在自然的空間縫隙中建立一個當代建築與自然鄉村的對話。道明竹裡,躍然亮相。

竹裡不只是一個建築

竹裡不只是一個院子,而是一個鄉村新的開始。從一個院子到一個聚落,目前竹藝村正在嘗試一種新的可能,探尋未來鄉村的發展。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竹裡”的建設初衷就是為道明竹編提供一個傳播和交流的平臺,充分發揮“文創”的作用,讓竹編工藝煥發新的生命力,借力鄉村旅遊,讓竹編工藝有更大的市場。目前,他們正在招募新村民,與原來86戶原住民一起自然生長。隨著來的人越多,留下的痕跡便越多。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竹藝村已經集合了竹編博物館、社區中心、餐飲、書院、國學體驗館、民宿等多元業態,目前來去酒館、三徑書院、遵生小院已投入運營。無論是從單純的竹裡來講,還是其背後的竹藝村,人們不僅僅只是被山丘竹林、菜地炊煙所吸引,而是更注重一個鄉村的整體運營,鄉村一切早已有了新的氣象。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竹裡二期精品酒店也在建造之中,未來這裡將是一個集展示、展覽、會議、民宿,以及餐飲、娛樂等為一體的鄉村社區文化中心。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道明竹裡:成都新晉的這座“網紅”建築充滿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