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拼多多產品涉黃被“掃黃打非”辦調查?

孫先生-專屬

如何看待,我就說說我的幾點看法吧!

1、審核問題:這說明拼多多的審核機制有問題,不管是系統自動審核,還是人工審核,都沒有對暴露出的問題進行處理。個人曾試著在拼多多上賣貨,整個流程非常簡單,身份證實名認證下就可以上架賣貨了。和淘寶相比,真是要簡單很多,真是出貨的好渠道。

2、意識問題: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拼多多官方自我監管意識的淡薄,對涉黃涉爆這些違規違法產品可能產生的後果沒有意識,也沒有相關的法律觀念。甚至不排除想利用這些產品給自己帶量導量的嫌疑。一個坐擁2億多用戶的APP應該承擔起自己相應的社會責任來,對這方面要有覺悟。

3、高速成長的負面:或許這些都是高速成長帶來的負面效應,拼多多的快速成長讓很多商家看到了新的商機,又有了新的可以快速出貨的渠道。大量蜂擁而入的商家自然良莠不齊,所以拼多多上假冒貨,偽劣產品多就一點不奇怪。

4、掃黃打非辦:從這件事也看出掃黃打非辦有存在的必要性。網絡的普及,使得人們接觸涉黃涉爆非常容易,需要有專門機構花精力花時間花金錢來降低這些內容對我們的影響。清理網絡低俗內容在國內絕不是1年2年了,每年都有對應的淨網行動(今年是淨網2018),但這方面的問題至今仍舊很嚴重,這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雖然要

杜絕基本不可能,但至少可以將其對人們的影響降到最低。

5、互聯網巨頭的自我監管:各大互聯網公司應該有一定的覺悟,不要再靠這些低俗內容來賺眼球拉流量,應加大自我監管措施。你們靠著用戶給你們的龐大流量,現在做大了,也該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企業賺錢商家牟利天經地義,但同樣承但社會責任也是應盡的義務。



NB下載

其中部分商品文案露骨,比如公然在幼女模樣的成人用品娃娃的圖片上標註“噓 13歲”;黃色遊戲配後期處理過的色情圖片公開售賣等。

微博網友@互聯網俊明說認為這則新聞“對於拼多多來說其實這個再正常不過了,半年前主頁各種推壯陽藥等,這是有多看不起國人身體。剛才搜了下,拼多多和淘寶對比,這就是差距。 ”

此外,還有很多網友也吐槽拼多多“全是假冒偽劣,打著便宜的旗號坑用戶”、“看到就煩”,甚至曬出拼團收到的殘次商品。

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對拼多多的質疑之聲從未停息過,其中既有一個企業從小到大成長引發的問題,也有社交電商遇到的一些障礙。

極速增長,

但還需翻過幾座大山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談及小程序,拼多多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成為小程序開發者反覆研究的對象。今年4月,據36氪報道,拼多多獲得30億美金的新一輪融資,還是騰訊領投。消息一出,也令很多小程序開發者倍感振奮。

在此前分析拼多多崛起的文章中,我們指出了幾點被大眾忽視的因素:

1.黃錚是個連續創業連續成功的商業奇才,而不是剛剛扎入小程序賽道的愣頭青;

2.拼多多此前已經歷過幾年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較為完善的供應鏈;

3.團隊基因中的遊戲化思維,拼多多的購物體驗就有了微妙的優勢;

但此前的相對成功,並不意味著拼多多的一帆風順。相反,就像上文所述,隨著狂飆突進式的發展,拼多多在成長為一家新型社交電商平臺的道路上開始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

不久前,京東創始人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提到,社交電商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傳統電商平臺發展多年來尚未完全解決的假貨問題。相對寬鬆的商家審核流程,平臺上的比拼低價風起,都讓拼多多更容易出現假貨。傳統電商面對的問題,作為社交電商的拼多多也繞不過去。

最近曝光的違法違規產品,也暴露出來拼多多審核上的問題。如果不是平臺為了GMV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只能理解為審核力量的不足和流程的不完善。考慮到黃錚對拼多多未來的設計——商品版的今日頭條,平臺將會根據用戶興趣主動推薦商品,那麼漏網的違法商品一旦被大規模推薦,無疑將是一場災難。

對於越來越多進入社交電商賽道的玩家而言,雖然藉助社交網絡可以解決流量和獲客難題,但是電商的基本功才是考驗能否走遠的根本。


新榜

經測驗,在拼多多上傳一件商品,你就會自動變成商家,不用經過任何資料審核,這對於如今的電商平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不僅意味著平臺商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還意味著出現詐騙、假貨的風險極高。

其實拼多多上違規的商品問題,遠遠不止以幼女為噱頭賣成人娃娃,還有違規販賣開刃刀、摩托車牌、偽信號基站、電棍、黃色電遊等,活像一個小縣城打游擊戰的小攤販。

出現這種問題,根本原因在於拼多多處於野蠻生長期,把擴大商家、商品、用戶規模放在第一位,而把安全、質量、道德問題置於次位,這種做法雖然能換得一時的快速增長,但在品牌建設、違規查處風險、用戶粘性方面是後患無窮的。

平臺商家入駐門檻低、商品質量沒保障,肯定會引來大量的用戶投訴和維權,但拼多多在客服方面也做得很不到位,網上有很多拼多多用戶受到假冒偽劣產品後投訴無門的案例,不管是聯繫商家還是直接打客服熱線,得到的結果都是:請諮詢客服機器人。但意見反饋到客服機器人後,用戶都久久得不到答覆。

這樣的平臺,用戶來得快,走得也很快,拼多多一心求增長,卻沒有把平臺長遠發展問題考慮清楚,在這樣的價值觀驅動下,平臺自然問題百出。

其實淘寶也經歷過野蠻生長的時期,淘寶的假貨問題也曾經飽受爭議,但淘寶從2013年開始,花大力氣對全平臺的商品進行排查,定期整治信譽有問題的商家,一旦遇到有問題的商品,也立馬下架處理。淘寶用了一輪又一輪的打假活動,才慢慢地重新樹立起電商平臺的品牌形象。

電商平臺本來天然給人的就是低信任感,信任感建立起來難,毀掉卻很容易,所以電商平臺最重要的就是商品質量,其次就是客服服務的態度,只有在這兩方面不斷完善,一個電商平臺才有可能長久立足。

而目前拼多多不僅是商品質量有問題,在商品圖片、文案等方面還存在低俗和違規的內容,在這個對內容審查越來越嚴格的時代,拼多多這樣做無異於玩火,分分鐘會被相關部門查處。

總的來說,拼多多還是太年輕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互聯網時代裡,守不住底線,看得不夠遠,太急於求成,也對一些規則把握得不到位。目前很多新崛起的互聯網企業同樣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像頭條系產品、快手等新興企業,由於審查制度不夠規範,員工培訓不到位,時常會出現違規內容,從而導致平臺被約談,並受到懲治。成熟、偉大的企業都需要經過歲月的洗禮,在不斷犯錯中積極調整,不斷成長起來,騰訊是這樣,阿里也是這樣,希望這些新興的企業能夠吃一塹長一智,把正確的價值觀貫徹到位,成為令人尊敬的企業。


我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互聯網問答專家,每天發表關於科技、互聯網的深度觀點,有興趣的趕緊來關注一波~



科技扯談官

號稱3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這次被曝出售賣涉黃涉暴產品,不僅如此,還存在審核把關不嚴的問題。這種問題的出現並不稀奇,曝光也是遲早的事。

在淘寶和京東的夾擊下,拼多多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夾縫賴以生存,最重要的支持它成長的方式就是迅速成長壯大。為實現短期內用戶的暴增,拼多多的發展路線也明顯更野蠻和粗暴,審核,產品質量把關就成為這個過程中被犧牲的方面。

高速增長的用戶,龐大的流量助推,特別是用戶層次的需求,種種因素都直接導致了拼多多對涉黃涉暴產品審核出現疏漏。

對於曝光的問題,拼多多也是火速做出回應,對於審核問題給出的說法是:審核系統24小時自動識別、自動巡查違禁品,並通過人工排查隨時下架違規、違禁品,並及時處理違規商家。

這種機器審核加人工排查的方式看起來雙管齊下,其實漏洞百出,機器審核識別能力有限,人工排查的方式手段以及排查強度等都不得而知,拼多多這個回應看似更像是“甩鍋”給機器。

拼多多也想甩掉“低端”的標籤,所以冠名了“奔跑吧”等火爆綜藝,還拉來了鄭愷等明星為其代言,但品牌塑造的根源離不開產品和質量,背靠綜藝打廣告倒不如省下時間和金錢擴充運營團隊的力量。否則積累的用戶和人氣頂不住“曝光”帶來的壓力,走下坡路誰也攔不住。


AI財經社

不論是拼多多,不斷觸碰監管底線,挑戰公眾接受度,最終傷害的必將是平臺自身。

按照《網絡安全法》第十二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簡單說,不論是普通註冊用戶,還是類似拼多多等網絡平臺,抑或是在平臺上從事銷售商品的商家,不得“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是共同底線。

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禁止任何組織、個人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絡信息等。

因此,類似“拼多多平臺上有商家公然在幼女模樣的成人用品娃娃的圖片上標註:“噓13歲”。”這種不良信息展示或暗示,不論受眾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簡單說,對於拼多多等平臺涉黃,應該給予最嚴厲的處罰,避免這些平臺成為“淫穢色情信息”傳播或變相傳播的平臺。


李俊慧

  • 以幼女為營銷噱頭,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涉黃涉暴


可以說拼多多以幼女為噱頭,不管這一點是否是拼多多主動行為還是某些部門的個人行為,這都已經觸犯了道德的底線,情趣用品本來就管理嚴苛,而以幼女為噱頭,這已經不簡簡單單的是涉及到不符合法規的問題了。

首先不管是任何國家,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國家法律以及輿論傾向都會對此方面的問題進行嚴格管控,孩子是最天真無邪的,任何時候都應該受到保護。他們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未來,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並且孩子無罪,他們不應該被用來消費,或者作為營銷的噱頭。

  • 網絡整治的檔口上拼多多頂風作案

相信的大家都應該清楚,國家最近兩年來對於網絡言論,網絡行為的管控有多麼嚴格,何況是對於涉及到對於青少年保護的問題,那就更加嚴格了。很多企業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某些目的,以孩子為營銷噱頭,侮辱褻瀆烈士英烈等等,一些不好的網上跟風行為等等,這些本質上已經觸碰了道德底線。

而國家剛好在這個檔口對互聯網拼該進行管控,這時候拼多多可以說是頂風作案,自然應該受到相應的調查,不管最終調查結果如何,不管是拼多多還是相關的當時部門,當時個人等等都應該對此負責。

希望以後不管是拼多多也好,還是其他互聯網公司也好,在之後的商業活動中都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要觸碰道德底線去實現所謂的商業價值,或者通過一些噱頭來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


EmacserVimer

剛剛下了拼多多看了,搜索相關的無論是幼女娃娃還是開刃刀以及摩托車車牌等物品都已搜不到相關的東西,既然法制晚報報道了那這個事情就不用討論是不是真的了,沒有猜錯的話拼多多的合規同學們應該是忙了半天去手動把這些店鋪去審核關閉的。

從曝光的新聞來看,拼多多的一些商品不僅是“少兒不宜”還有的直接觸碰了法律法規的紅線,對於一個用戶數達2億多的平臺來說,必須而且一定要對平臺商品負責。

拼多多作為一匹電商領域的黑馬,其增長速度可謂是有目共睹,誰曾想這個之前在家庭或大媽群裡發發拼團的平臺居然發展到了超越京東成為讓淘寶不得不重視的對手。

飛速發展帶來的必然是監管不力!參考當年的淘寶,假貨/違規商品/以及某些不宜的ugc內容,其實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都是一步一步過來的。

商品監控是一個棘手的區域,拼多多還需要深化優化技術方面算法為主的人工智能審核,另一方面也要提升人工審核的效率或者數量。

當然某些地方也並不是網上流傳的一無是處,比如在某些敏感的商品ugc下,拼多多也設置了不允許發圖片的模式,只是還有些許敏感商品未識別到,下方有不宜的ugc內容,比如豐胸。某些風控方面,有朋友在拼多多上面開了店,本想著刷刷單提升銷量結果店就被封了,他同時也開了淘寶和京東但是也沒有這麼嚴格。

實際上一方面對於拼多多的違規或者未成年不宜的商品及信息,我們要求零容忍的態度,但是同時有些東西確實是客觀上無法避免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當年給了淘寶那麼長時間,現在為什麼不能給拼多多一些時間呢?


阿亮Sherlock

拼多多,這是涉嫌黃暴!作為電商平臺,雖然不直接參與消費者和商戶之間的交易,但並不能完全置身事外。

法制晚報報道,拼多多上存在涉黃、涉暴力且涉違法的商品,包括開刃刀、偽基站設備、摩托車車牌及充氣娃娃等。搜索“SSRP”可以搜索到偽基站類商品,還有成人用品店商家以“幼女”為噱頭販賣成人娃娃。有相當一部分娃娃商品直接使用小女孩面孔。

對此,拼多多回應:會緊急排查,關閉涉事店鋪,下架違規商品,並且已經將情節嚴重店鋪列入黑名單。

想讓平臺3億用戶滿意,拼多多還需要真正的將整改落實在平臺的各個環節。法制晚報所揭露的很多問題,仍然細思極恐。

商品發佈存在審核漏洞?

這不是拼多多第一次面對審核不嚴的質疑。此前據新華社報道,拼多多上某款壯陽和補腎虛藥品,實際上是小作坊裡西地那非粉和玉米粉組合的“三無假藥”。最終,這起跨省製售假保健品案件被破獲。那麼問題來了,當初,製售假者是如何讓這款產品成功發佈的?

(新華社報道截圖)

拼多多自稱“在入駐規則中均要求商家網售商品必須合法”“商品審核系統24小時自動識別、自動巡查違禁品”。入駐規則主要靠商家主動自覺遵守,萬一商家沒有認真執行,則需要機器和人工的雙重保障。把商品發佈第一道關把好,才能避免用戶接觸到可能存在的危險。

拼多多到底有沒有盡到監管責任?

拼多多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另闢蹊徑”。比如,精品電商如網易嚴選、米家有品在高品質與高顏值上大作文章時,拼多多依靠人稱“又土又low”的產品俘獲群眾。在阿里等企業忙著打假時,自己平臺的假貨卻被屢屢曝光。

僅在去年,拼多多上就被發現有 1070 萬件問題商品。這可是拼多多發佈的《2017拼多多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中官方蓋過章的。拼多多披露,已經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自動鎖定可疑商品,每秒可掃描甄別全網數千萬個商品。那麼希望,對於商品和商家的監管,能夠真正的落到實處。

畢竟,平臺越大,責任越大。拼多多已經收割了3億用戶,下一步,是不是該好好儘儘責了?


新零售智庫

拼多多,相信在大部分朋友眼中都是劣質品、假貨平臺的帶言詞。筆者之前也因為貪小便宜而被騙。令筆者不解的是,就是這樣一個以賣假貨為生的電商平臺不但沒有受到相關部門的監管,反而越做越大:用戶從2.5億到3億、獲得騰訊融資、廣告打到《非誠勿擾》等多個大流量節目……


拼多多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假貨,在筆者看來全是平臺的鍋。在拼多多平臺上發佈一件商品,就可以直接升級為平臺商家,無需任何身份驗證。連商家身份都不監管,賣出的貨物的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拼多多售賣的非法物品,不止成人娃娃。筆者知道的就有偽基站、假拍照、管制刀具、迷幻劑……雖然拼多多在前天已經這面回應將下架成人娃娃,不過在筆者發文前依舊能在拼多多平臺上搜索到該類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